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43776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1一、气体车间在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气瓶进展检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事先进展妥善处理,否那么严禁充装气体:、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合规定,漆色或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平安附件不齐、损坏或不符合规定;、未判明装进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余压;、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超过检验期;、瓶体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平安使用;、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的瓶体或瓶嘴沾有油脂。二、气瓶在充装压缩气体时,充装终了时的压力不得超过气瓶的设计压力。三、气瓶应尽量专用,假设需将气瓶改装其他气体时,必须获得充气单位的同意。这种气瓶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改装后的

2、气体规定使用气瓶的设计压力。同时,充气单位对这种气瓶在充气以前,必须进展专门清洗,换装相应的附件和更改漆色。四、运输气瓶时应遵守以下规定:、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汽车装运气瓶一般应横向放置,头部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车上制止烟火。运输可燃、有毒气体气瓶时,车上应备有灭火器材或防毒用具。在运输途中,车上不得带人;、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同车运输;、所装介质互相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21、各类车辆驾驶人员和其他职工都要严格遵守国家

3、各级政府指定公布的交通规那么和法规;各类车辆的技术状况都应符合平安运输的要求,严禁“病”车上路。2、严禁在公路堆放物件。3、职工进出厂区道路要遵守交通规那么,不准在公路中心行走、玩耍、打闹。严禁拦车、爬车、追车。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或路边,横跨公路要注意左右来往车辆和听清各种车辆发出的信号。4、行人和机动车辆通过公路平交道口、穿插路口时要对各种车辆进展确认,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和“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严禁钻杆抢过。5、职工在汽车未停稳时,不得抢上抢下,更不准钻车、爬车、跳车。严禁在车辆底下休息乘凉。非随车工作人员不准搭乘作业机车、车辆和汽车吊车。6、载人车辆要按“准载”限额载人;载货车辆除

4、允许的装卸人员外,不得人货混装。载货不得超宽、超长、超重。载运特殊设备、工件长、宽、高超过规定时,应在明显处插红旗标志夜间挂红灯,装载物不平安时驾驶员不得动车;行车过程中一旦发现货物有滑动、滚动等情况必须立即停车进展加固处理,确保行车平安。7、各种交通车辆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准”,做到平安行车。1严格执行交通平安规那么,不准开快车;2不准病车上路3不准酒后开车和疲劳驾车;4不准违章超车和占道;5不准自流供油与脱档滑行;6不准无证驾车;7不准超员超载行车;8不准将车交非驾驶员开车;9厂内机动车辆不准到厂外公路上行驶;10运载各种物件不准超高超宽,必须将物件捆绑结实。8、在厂区行驶的各种车

5、辆都要遵守公司和主管部门有关“限速”的规定。厂区行驶速度不超过15公里/小时,检修现场、检修通道路段行驶速度不超过5公里/小时。9、汽车进入厂房的管理规定9.1驾驶员必须按照用车单位带车人员简称带车人指定地点停靠车辆。9.2装卸货物时,驾驶员必须下车到带车人指定地点待命;待命地点属消费现场的,驾驶员必须戴好平安帽。9.3带车人要在确定装卸作业完毕,而且有关作业人员撤离汽车前方可通知驾驶员动车;驾驶员二次确认无误前方可上车,鸣笛启动汽车。9.4用汽车拖拉物品时,由带车人负责物品运输途中的平安,确保被拖物品不伤行人。10、万能机、内燃翻斗车、电瓶车等消费工具车不准开出本厂区外从事作业,特殊情况必须

6、经领导同意。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31液化石油气的汽车运输应配固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专业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熟悉下述平安技术知识:应执行国家颁发的液化石油气槽车平安管理规定及市关于化学危险物品平安运输的规定。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槽车及盛装液化石油气容器的技术技能,装卸作业平安操作规程,防火灭火知识,以及发惹事故的处理方法。城市和公路运输平安知识。能纯熟使用车上的灭火器材和紧急迫断装置。2驾驶员在行驶时除必须遵守交通规那么,听从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槽车应持有由市劳动局颁发的槽车使用证,并应平安设施齐全,印有色带和严禁烟火标志及

7、具有良好静电导除装置。排气管上有火星熄灭装置。按当地公安、交通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道路和车速行驶。车上应有押运人员。不准拖挂其他车辆,不得携带其他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制止其别人员搭乘。车上严禁吸烟。通过涵洞、立交桥时,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当罐内液化气温度达40时,应采取防止继续升温升压措施,把槽车开到阴凉处或喷水降温。3槽车的停放必须遵守以下要求:槽车应停放在指定的专用停车场和车库内。重车只能停在停车场,不准停放在车库。不准将槽车停放在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车站、码头和人员稠密的公共场所及有明火地方。雷雨时,槽车运输不准装卸,不准停放在大树下。途中确需停放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

8、得同时远离槽车,必须留有一人监护,车辆停靠应注意行人,不要靠近或停留,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停放位置应通风良好,十米以内不得有明火和建筑物,夏季应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途中发生故障检修时,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准明火作业。途中停放超过六小时,应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络,并按指定地点停放。重车不随意停放过夜,假设确需停放过夜,须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在公安部门指定地点存放,同时派人看管。4运输途中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的处置措施:关阀堵漏,切断气。如阀门失灵,要采取倒罐、降压或用木塞、橡皮软圈紧固等措施,以制止继续泄漏。熄灭火,防止爆炸。发现泄漏时不准起动车辆,迅速熄灭下风方向和周围的一切火,设立戒备区,断

9、绝交通,防止其他机动车辆及带火种的人员盲目进入泄漏区。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及本单位领导汇报,同时设置戒备线,采取防火灭火措施,并组织泄漏区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5运输途中因液化气大量泄漏而起火时的处置措施:立即停车,迅速切断气。对着火罐或未着火罐进展冷却降温,控制压力,利用车上灭火器格进展灭火,防止爆炸,同时应及时先向单位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搞好疏散,防止蔓延。对贮运液化石油气的槽车、钢瓶,凡有可能的,要迅速转移到平安地带。并设立戒备线,严禁火种入内。减压灭火,关阀堵漏。应采取倒罐、排空、降压,同时注意防止产生负压,减少气体供应量,并在减缓燃烧强度的根底上,关阀堵漏,采用各种灭火措施,迅速

10、灭火。在未扑灭火焰之前,不得盲目关阀,防止残留气体形成回火,引起爆燃。运输平安消费管理制度4第一条为实在加强和标准危险化学品运输平安监视管理,预防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因燃烧、泄漏、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根据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以及四川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武侯区危化品运输平安实际,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七不上路”的内容一车况不好不上路;二驾驶员、押运员的手续不齐、身体不适不上路;三缺员缺押运员不上路;四天气状况恶劣不上路;五危化品容器或包装存在问题不上路;六驾驶员、押运员对所运危化品货物性质不清、情况不明不上路;七对承运的危化品无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不上

11、路。第三条“七不上路”制度的执行一“七不上路”制度由危化品运输企业催促驾驶员、押运员共同负责落实;二危化品运输企业安排专人通过GPS监控车辆的运行动态,并记录车辆的运行线路,车速等情况,适时提示驾驶员、押运员平安行车。第四条危化品运输企业“七不上路”平安管理职责一危化品运输企业是危化品运输平安的责任主体,承当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二企业应成立平安消费领导小组,设立平安管理科,有专职平安员和专门的平安工作经费、车辆等设施设备。三对承运的不同种类的危化品分别有专项应急救援处置预案,有人员稳定的应急救援队伍。四企业每年应组织驾驶员、押运员脱产培训3-5天,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驾驶员、押运员签到参加的平

12、安学习会,广泛开展“平安优质效劳明星驾驶员押运员”竞赛活动,教育驾驶员、押运员依法运输,做到无正规消费厂家的危化品不运、无合法经销手续的危化品不运、不知道其化学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危化品不运。五按照“七不上路”的要求合理调度车辆和驾驶员、押运员,由企业平安管理干部对其进展趟次平安教育。六对严重违法违章,私拉乱承运危化品,或通过GPS监控到驾驶员、押运员有违背平安操作规程的行为,企业要严肃处理。第五条监视管理一运政执法重点监管危化品运输,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亲密配合,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和权限,依法查处危化品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和违法行为。二道理运输管理机构要严格危化品运输企业,及其驾驶员、押运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加强对危化品运输企业的行业监管。第六条本制度由成都市武侯区交通局负责修订和解释,从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