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4370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案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考核目的为了建立以综合管理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全过程的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依据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本考核方案。二、考核原则1

2、.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第一 考核中坚持以关键能力为核心在考核的内容上要以课程的技能为核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是考核的总目标、总标准。第二 各种考核形式对能力考核各有侧重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实践教学完成质量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第三 注意对拓展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范围方面,突破教师讲授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方式,

3、可以出现少量的教师没有讲授但是学生应该具备或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方面的试题,包括学习能力本身的考核,以考核学生的课外自学能力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管理素质。2.开放式考核原则在考试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开放:第一 考核范围开放考核范围既包括教师课堂讲授过的以及实训操作过的,也包括教师课堂没讲、但是要求学生自学或者教师指定参考资料中包含的内容,还包括应该和必须具备的相关常识。第二 考核方式开放在考核过程中坚持多种考核方式,在日常考核中有课堂考核、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实践活动完成质量考核等。 第三 考试标准开放对于一些主观性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考核,在标准方面不拘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第四

4、 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程开放即对于考核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向学生全程开放,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了解到哪些部分内容是考核的范围,以引导学生掌握课程重点。3.平时考核原则即在考核过程中避免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每一阶段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4.遵循考核规律原则在坚持上述三点突破性原则基础上还要坚持考核的一般规律原则。第一 全面覆盖原则在考核过程中既要在考核内容上全面覆盖整门课程知识要点,又要在考核形式上全面覆盖各种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方式。第二 突出重点原则

5、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突出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重点内容要重点考核,并且在考核成绩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第三 难易度均衡原则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要保证均衡,既能使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反映出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体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成绩有真实的区分度,反映出个体学生的能力差异。三、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1、成绩组成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考勤(40分)作业(30分)课堂表现(30分)论文 2、评分细则(1)平时成绩课堂考勤(40分),采用累计扣分办法评定。扣分参考标准如下:A、旷课1学时扣5分;B、迟到或早退1次扣2分(以上课

6、后或下课前5分钟为限)C、缺课达总课时1/3及以上者,或课堂考勤得分为0分者,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课程总评成绩记0分。作业成绩(30分), 评定内容及方式作业共3次,每次作业满分10分,合计分值30分,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相应得分。整学期缺交作业达2次及以上者或作业成绩为0分者,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课程总评成绩记0分。课堂表现(30分)评定内容及方式学生课堂表现成绩满分30分,具体包括课堂活动参与一次加12分,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大声喧哗或做与上课无关的其他事情等1次扣5分。(2) 期末考核为论文形式 二、论文要求 1内容要求论文必须观点明确,主旨清晰。讨论的核心问题应该与中外建筑相关,可以针对课程介绍的相关中外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历史发展、相关建筑特点等进行讨论与探索,也可围绕某一经典中外建筑作品进行分析点评,亦可对中外建筑发展规律进行综述。无论持什么观点,必须言之有物、有论有据。全文篇幅不低于3000字。本课程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对于已有文献的引用与参考必须在正文相应地方注明。对于涉嫌抄袭的文章,一律以0分处理。2结构要求论文必须结构完整,大致要求由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根据情况而定)等4个基本要素构成。3格式要求文章论文手写或电子文本均可,电子版具体格式要求包括:标题小4号加粗,正文宋体4号,行距25磅。 2013年10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