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43510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齐白石人物介绍齐白石(18641957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 原名齐纯芝,号渭清,他的老师为他取名齐璜,号濒生,别 号白石。 20 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北京 国立艺专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北京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 年被 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 956年获世界和平理 事会“ 1955 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 1963 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 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因他从小身体不适合干农活,就改向叔父学木匠活儿,后转 学雕花木工,乡里人都叫他“芝木匠” 。齐白石做了十多年 的木工

2、,同时也自学了十多年书画。起初只是反复临摹偶然 偶然得来的芥子园画谱 , 27 岁结识胡沁园、陈少蕃等当 地有名的文人,拜师后,在诗文画理上得到指点,并有机会 看到一些古代作品。 他在学习作诗、 刻章的同时, 兼做画工, 为乡里人“描容” (绘衣冠像) ,另外也作花鸟草虫,以卖画 维持生活。在19021909年,齐白石受人之邀曾五次远离家乡,到西 安、北京、上海、南昌、桂林、广州任家庭画师,同时游历 了华山、 泰山、 庐山以及长江三峡、 珠江、洞庭等名胜锦绣, 开阔了眼界胸襟, 积累了很多画稿。 1910 年回到家乡经过整 理后,成功地创作了 借山图 卷 52幅和石门二十四景 。 在大自然中直

3、接感受到的气象万千使齐白石摆脱了临摹成 法的羁绊,所以他这两套山水图卷,和当时还在流行的“四 王”派山水风格迥然不同。 在“五出五归”之后,齐白石在家乡买房置地,过着富裕而 纯朴的田园生活,使他在艺术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但军阀混 战的动荡时局迫使他在 1917 年进京避难,最终在 1919 年定 居下来,并在具有革新思想的陈师曾的具体帮助下,激励起 他新的独创精神。“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在陈师曾的劝 告下,他以“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 勿怜”的决心发奋钻研,终于造就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 有诗曰“扫除风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 掷,功夫深浅心自明

4、” ,即是对这段经历的记述。齐白石在师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的基础上,又吸收赵之 谦、吴昌硕、陈师曾等的长处而自立门户。他的自立门户, 首先可从他对题材的选取上见到。他明确地说过,画花鸟草 虫之类的景物画时, “未曾见过,不能大胆敢为也” ,由此足 见他所画的,必是自己见过的东西。这说明以真情实感为依 据进行艺术创造是使他的作品有自己特色的第一步。再就是 他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以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为“万 虫写照,白鸟传神”的笔墨技巧,成功地实践了他所坚持的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信条,如群虾图 。从体现他的 创作意图来说, 他笔下花鸟虫鱼的 “形”的描绘可谓极 “似”, 然而与真的来比,

5、则仍然有如此如彼的 “不似”。而这个 “不 似”,不但无碍于“形”的肖似,且更有利于“神”的肖似 以及形象美的追求。同时,他把自己对诗的涵养化为画的情 趣,从而勾画出具有诗的魅力的艺术形象,比如蝌蚪追逐水 面上的荷花倒影,小鱼情愿自己上钩,小鸡拔河似地争啄一 条蚯蚓以及小老鼠在打灯油的主意等等,足以引起联想的描 绘。此外,他把对于客观景物的描写,与自己作为劳动者出 身的情感结合起来,把旧文人笔下常有的羸弱伤感一变而为 爽健盎然。如此种种,都使其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 赏析齐白石画“虾”群虾图,齐白石,1927年,134 X 34厘米,纸本水墨。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

6、 征。他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 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 63 岁时他 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 ,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 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他的虾也成为 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 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 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 熟。齐白石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 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 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 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

7、多端。硬 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 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齐老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 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 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 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 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取舍:对水中的虾,为 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老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 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 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齐白石的山水画与人物画齐白石也擅长山水画与人物画。他在“五出五归”后“自画 所游之境”的借山图卷,“与众不同、画格很高”(陈师 曾

8、)是其山水画的代表作。他的山水画同样是根据自己的 真实感受而作,画风简括雄健,是在传统写意山水与民间艺 术基础上的发展,如莲池书院。他的人物画也有相似的特色:简练粗犷,内容诙谐深邃,发人深思。 莲池书院的略考莲池书院齐白石,1932年,65.2 X 48厘米,纸本设色, 现为香港杨敬德先生藏。莲池书院是齐白石先生为吴北江所绘,吴北江通过其弟 子张次溪转求白石先生而得,该图绘于 1933年(癸酋年) 春农历二月。莲池书院现为香港杨敬德先生所收藏,该 图在 1996 年拍卖价格为 198 万港币。吴北江(1877 1950),讳闿生、字辟疆,号北江,世人尊 称北江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大文学家、莲

9、池书院院长吴 汝纶之子,“桐城派”末代代表人物,中国近现代著名国学 大师、古文学家、作家、诗人、教育家。曾入总统府任秘书 监,后留学日本。 北洋政府时期任教育部次长、 国务院参议 曾主持保定莲池书院。当北江托学生次溪向白石老人索画 时,白石老人想到北江夫子的尊人挚甫(汝纶 )太夫子清末掌教保定莲池书院,所以画了莲池书院 ,把莲池景物画得 恰到好处。白石老人在画上题记云: “吾曾游保阳,至莲花 池观莲花,池上有院宇,闻为挚甫老先生曾掌教、大开北方 文气之书院也。去年秋,北江先生赠吾以文,吾故画此图报 之,以补挚甫老先生当时未有也。 ”北江夫子得了此图,非 常欣幸,回信给他说: “先君主讲莲池十有

10、余年,北方文化, 由此而开。闿生髯龄随侍,钓游于此,至今一草一木咸萦梦 寐,恨不通绘事,莫能图写,以寄吾思。何意屈劳椽笔,成 此名篇,不独莲花藤蔓,千古常新,而先君教泽,俨然犹可 想见,且得海内第一流大师润色扌苗摹,良是永垂不朽。闿生 尤当什袭藏示子孙,永为法矩,敬志先生之嘉惠于不忘也。 不尽之情统由张生次溪代达。”此图此函,可说是一段文字 佳话。齐白石的弟子众多,其中著名的有国画大师李苦禅、 李可染、 王雪涛、许麟庐、娄师白、张德文、王漱石等,戏剧大师梅 兰芳、评剧名家新凤霞也是齐白石的弟子,其中李苦禅、李 可染、王雪涛均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将他们的绘画经验传 授给下一代的学院弟子,为学院原

11、创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 的贡献,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齐白石对自己的评价是“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 字第四”,这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诗、印尚不为人所知的有感 而发。实际上,他是在绘画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同时,又表现 出在书法、篆刻与诗作上具有的卓越才能。齐白石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正直艺术家,早年曾帮助传递 过革命党的秘密文件, 抗战时期,面对山河破碎的悲惨现实, 他痛心疾首地题诗曰:“对君思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 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建国后,他受到党和 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尊重和关怀,被拥戴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 席,并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荣誉奖状和国际 和平奖

12、金,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齐白石的画与情 艺 术特色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 徐渭、朱耷、 石涛、 吴昌硕等, 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 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 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 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 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齐白石 80 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 昌硕之长。他专长画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 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 蝶、鱼、鸟、

13、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 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 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 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经常注意花、 鸟、虫、 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 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 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 “他日相呼” 。一幅棉 花图题曰: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 官袍楚楚通身黑。 ” 其篆刻, 初学丁敬、 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 、天 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 嬗变期代表人物。 其书法,广临碑帖,

14、历宗何绍基、李北 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据齐白石的孙子齐可来回忆,当年为了画出紫藤的神韵,爷 爷齐白石曾多次到紫藤公园写生。 有一次, 爷爷问他的学生: “你们跟我学画虾这么久了,你们知道虾应该在第几节开始 打弯吗?”见没有人回答,爷爷接着说: “应该在第三节开 始打弯。”正是齐白石细心观察和孜孜不倦的钻研,创立了 笔墨简练、高度概括的齐派艺术风格。 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 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 他不画。 第二大特色就是崇尚自然, 入他画的大都是自然界中极普通,但对平民百姓贡献最大的东西。齐白石画虾,画萝卜,虽然受到当时所谓正统画家 的嘲笑

15、,但深得平民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 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 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表现形 式,展示出个人艺术魅力。世纪十大画家 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 20 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齐白石 (1864 一 1957) 湖南湘潭生人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北京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编辑 /雨浓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 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老尚风 流齐白石画与

16、情白石老人 83岁生孩子, 85岁要续弦, 92 岁仍喜欢看漂亮美 眉,95 岁吵着要结婚, 难怪曾为白石老人修年谱的胡适之要 惊叹老人精力的旺盛。白石老人不是好色之徒,生理上天赋 异秉以及多情爱美的艺术家本质,加以生活环境的巨大变 动,以至晚年才会有一些风雨传说出现。 83 岁前,白石老人 的性爱生活非常单纯,一生结过两次婚。其实,白石老人在他 83 岁,胡宝珠夫人难产去世前,他的 性爱生活非常单纯,而且和他的婚姻生活是一致的。齐白石 一生只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 12 岁时经过“拜堂”仪式而 娶进一位童养媳, 19 岁时“圆房” ,这是他的元配夫人陈春 君,后来,白石 57 岁的时候,为了艺事发展,离家迁寓北京,陈春君留守湖南老家, 不能随待, 遂为他物色到 “副室” 胡宝珠,服侍他在京生活;如此过了23 年,白石 80 岁的时候,元配夫人陈春君去世,次年,白石决定“立胡宝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