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陋室铭》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43387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陋室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3年《陋室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3年《陋室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3年《陋室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3年《陋室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陋室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陋室铭》教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的1、学问:驾驭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4、看法: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设计理念:张扬师生特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探讨、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教学重点:目标1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假如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发言)唐朝的刘禹锡他和部分同学一 样喜爱简陋的居室,今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原委怎样?(板书:陋室铭刘禹锡)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老师适当补充)

2、1、陋室:简陋的居室,是刘禹锡的室名。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表、说、记、序。/押韵-刨根问底:马上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3、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闻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三、初读课文,熟识课文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留意停顿,读正确、流利)。2、指名读(订正错误读音,留意句读)。3、范读(听课文录音)。4、齐读。四、二读课文,疏通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遇到疑难,同桌探讨)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鸿、白丁、馨等)3、指名翻译。五、三读课文,理解课

3、文齐读课文,出示思索题,四人小组探讨。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从文中找出体现“陋”的语句)探讨并归纳:“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芜、冷落,极为简陋。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理由?探讨并归纳: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吴德馨)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安静)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3、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知我们陋室的状况吗?探讨并归纳: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强调本文写法:托物言志)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六、课外拓展1、看材料,思索问题。

4、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思索:()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的?()那么应当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2、之前已请同学设计过自己的家了,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习刘禹锡,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七、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看法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学生自由探讨,自由发言)1、称颂:人品高尚。2、指责:躲避世俗,缺少为国为名的奉献精神。八、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善而

5、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九、布置作业陋室铭教案2总体分析:陋室铭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显明、构思奇妙、韵味深长而喜闻乐见。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复习目标:(1)学问目标:背诵并理解性默写课文,驾驭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与中考题目作无缝链接,正确完成相关题目;(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举一反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驾驭相关文言实词,及在不同文段中的不同含义。(2)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教学过程:一,出示

6、复习目标:1.娴熟背诵,精确默写课文。2.积累文言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手法。4.反复练习,提升实力。二,总体分析:(1)作者回顾:刘禹锡,唐代散文家、诗人(2)文体复习: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背诵默写出示全文,让全班同学默念一次,然后联系初中学过的刘禹锡的其他两首诗歌,作默写拓展训练。(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

7、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四,词语复习(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灵:灵验(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只是,德馨:品德高尚(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学识渊博的人。白丁:没有学问的人(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弹奏。 金经: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低俗吵闹的音乐声,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中考链接:(1),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A:推断词是这。

8、 B:助词,的到。C:就。 D:可以以为(2).下而哪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相同?(B)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B: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谁与归C:苔痕上阶绿/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A:一为“出名”一为“取名” B:“斯”都是“这”C:“上”一为“映入”一为“上等” D:“素”一为“不加装饰”一为“平常”五,重点句译注(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宝贵的佛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六,中心分析:(1)开头以两个类比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化静为动,生动传神;“绿”“青”二字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爽、优雅(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交往之雅,衬托出主子才学高,品德高尚,也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日常生活。从正反两面写主子的情趣之雅,表明“惟吾德馨”,从侧面写“陋室”不“陋”。(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以古代贤人自况,表明“陋室”主子和古贤人有相同的志趣和理想。练习:中考默写训练: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明主子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表明白主子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用来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七,全文中心小结: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八,中考真题分析:(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0xx,湖南郴州)A.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来

11、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类的君子。B.作者从环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C.“铭”是用于述功或劝勉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明显是为了表述自己对那些沉迷官场者的劝勉。D.“何陋之有”奇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不将孔子原话全部引用,显得含蓄无穷,引人深思。提示:“铭”是用于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子德高而显名。B.“调

12、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示意自得其乐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冲突。C.本文以两个知名历史人物的名室来类比陋室,说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子品德高尚,日后也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安静和室内主子生活情趣之高雅。文章没有抒发作者“日后也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希望。(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作者用“山有仙为名山,水有龙成胜水”的观点,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B.本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简要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看法和高洁

13、傲岸的道德情操。C.本文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体现了一种整齐与错综相结合的和谐美。D.全文争论起笔,推出“陋室”一语统摄全篇;次写安静气氛、往来人物、平常生活:无一“德”字,却到处言“德”。(20xx,湖北随州市)应是“德馨”一语统摄全篇。九:作业:课后作业:完成南方新中考P80-81页相关文段十:结尾寄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陋室铭教案3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与评价。教学重点1、 了解与相识作者情操2、 文言词语的积累3、 语言美丽、音调铿锵的铭体文特色教学过程一、

14、导入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与教室或自己的书房、卧房日日相处,它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起。二、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留意字音。三、生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与自己的前后桌同学探讨。四、几个问题引起学生思索,进而了解文章内容,同时辅之以朗读、诵读。1、 在读完以后,你对全文的印象如何?学生在这里可能有三种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假如答“陋”则以下设计2、3短暂不讲,如答“不陋”与“陋而不陋”可顺次绽开。2、 为什么(陋而)不陋?这里哪两个字是最为关键的?3、 作者的德馨体现在何处?假如学生一下不易答出,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提示:与他交往的人多吗?都是哪些人?为什么要写这些人?这里顺便交代,刘禹锡曾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并有大量诗文传世,如我们特别熟识的。4、 由此可见,室主子的志趣如何?5、 作者为何又写了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作用何在?6、 由此可见,室主子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