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43142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生物有机体、信息、价值等在景观要素间的交换与流动过程,是 各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尺度: 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 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 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

2、隔。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空间幅度)、时间上持续的长度(时间幅度)。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或生态系统。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 作用的背景结构。边缘:是指景观要素间的过渡带。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景观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

3、的数量、大小、形状等方面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格局多样性: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各景观要素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与斑块 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关系。景观异质性:是指在景观中对一个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 或在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干扰:是指任何在时间上不连续的,扰乱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的结构,

4、改变资源、底物和 物理环境的事件。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导致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 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嵌镶体的过程景观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多学科、多层次的特点景观结构模型有:(1)斑块廊道基底模型(2)网络结点模型(3)生态安全格局模型斑块的主要来源有:环境资源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自然干扰、人类活动等。斑块类型及特点: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 环境资源斑块(en

5、vironmental patch):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引进斑块(introduced patch):分为: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 。景观斑块格局分为随机分布、规则分布、聚集分布三种形式。斑块数量的表示方法: 在研究某一景观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表示斑块的数量结构: 群落类型或生态系统类型; 景观中各个斑块的起源类型; 各斑块面积的大小等级及相应数量; 景观中各斑块的形状类别。廊道作用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作用:具有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的双重作用。具体表现在:1.运输:如: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2.保护:如:长城、围墙、林带等 3.资

6、源:如: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4.观赏:如: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边缘的类型: 以分为固有边缘和诱导边缘。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为固有边缘,过渡缓慢、连续性强、变化小。如环境资源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过渡缓慢,存在一个逐渐变化的梯度,边缘较宽。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称为诱导边缘,过渡显著,多为短期现象。如干扰斑块或残余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过渡是比较突然,边缘比较窄。 廊道主要类型和特点线状廊道:很窄,主要由边缘种组成。一般有7种:道路、铁路、堤堰、沟渠、输电线、草本或灌丝带、树篱带状廊道:比较宽,其宽度是可以造成一个内部环境,其中心地带有比较丰富的内部种,每个侧面都存

7、在边缘效应。 河流廊道:沿河流分布,与周围本底不同的植被带,可以调节水和物质从周围 土地向河流的运输廊道的典型类型 1、绿色道路廊道(1)城市道路绿化(2)高速公路绿化(3)铁路绿化 2、农田防护廊道3、河流廊道景观基底的结构特征1、 孔隙率(孔隙度)2、 孔隙度的确定3、 孔隙度的生态学意义边界的形状:扩展形、残遗形、稳定形。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 外来物种的引入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 度利用开发 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工业化的农业和林业斑块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等方面特征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地貌的类型:根据地貌形成的

8、作用力是内营力还是外营力,可划分为:原始地貌(内营力)、后继地貌(外营力)、冰川地貌、海浪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根据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降水、风、湿度等。影响景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地貌、气候、土壤、生物以及各种干扰。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常见的类型: 边缘式 廊道式 单核心式 多核心式 散布式 随机式颌状模式有3个优点:(1) 一直维持原来方形的生境斑块,特别是在镶嵌序列的最后阶段;(2)廊道连接性得到加强;(3)明显增加边界长度,为多生境物种 和边缘种提供更多的生境。思考题1、景观生

9、态学的主体来源是什么? 答:它的主体来源于地理学上的景观学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2、什么是景观?景观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相互作用? 答: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景观的基本特征 (1)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是异质 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经济、生态、文化 等多重价值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途径而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3、什么是景观要素?它与景观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

10、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 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景观强调异质性,景观要素强调同一单元均质性。 当尺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地位发生变化。4、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包括哪些主要研究内容? 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2)景观功能: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3)景观动态: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及其机理;(4)景观规划与管理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景观的 开发、管理及规划。5、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科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

11、:(1)从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景观生态学处于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 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系列 中的较高层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从学科地位来看,景观生态学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 科学、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生态学多功能优点,适宜于组织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 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因而在现代生态学分类体系中处于应用生态学的地位。6、景观生态学首先在哪里形成?目前主要有哪些学派?各学派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中欧和东欧形成。(1)欧洲学派 特点:从地理学发展起来;以德国、荷兰、捷克为代表;研究对象:以人类频 繁的景观系

12、统;属于应用学派。 (2)北美学派 特点:从生态学发展起来;以美国为代表;研究对象:自然景观;致力于理 论研究第二章1、 什么是尺度?什么是景观幅度?什么是景观粒度?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有几种表达方式?研究景观时为什么要考虑尺度? 答: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 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 粒度是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时间上持续的长度。 尺度表达方式: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原因是:a.

13、 某一个景观在某一种尺度下可能是十分均质的,但在另一种尺度下可能 是异质性的。 b. 某一景观在某一空间或时间尺度下可能是稳定的,而在另一尺度下则是 不稳定的。 c. 在某一尺度下,某一过程和某些参数可能是十分重要,而在另一尺度下 则是不重要的。2、什么是等级系统?等级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景观生态学中,等级结构理论的根本作用是什么? 答:等级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有秩序的层次所组成的系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主要内容:根据等级理论,复杂系统具有离散性的等级层次; 一般来说,处于等级系统中高层次的行为或动态常表现出大尺度、低频 率、慢速度的特征,而低层次的行为或动态则表现出小尺度、高频率、 快速度的特征。 不同等级层次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即高层次对低层次有制约作 用,而低层则为高层次提出供机制和功能。 等级理论最根本的作用:根据等级理论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可通过简化,以便能够 对它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和预测。3、什么是生态流?各种生态流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