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43120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第11章 概述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从西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以来,在开发建立工程的准备期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已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在我国推行了二十几年,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生了从法定制度到法律制度的质量飞跃,回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有了深入的开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开展

2、的平台上与国际环境评价制度接轨,深入探索、研究区域或跨区域、国家或跨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从广度上,扩大环境评价工作面,从深度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使之在国家经济开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使之在工农业开发建立工程的监视管理中起到污染防治与制导作用。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知识储藏,是承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在经济开展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建立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有些是能够事后修补的,有些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事后很难挽救,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先预防环境损害的途径。环境影

3、响评价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脱颖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概括地说:就是用于建立工程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种学科组成的协调技术体系,既属于软科学的理论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技术内涵,它包括了工程污染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经济分析和污染防治对策等相关技术内容。狭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特定建立工程在开工兴建以前,即在工程进展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等全部过程进展工程污染分析,找出环境污染因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根底上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展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工程周边的人们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环境质量

4、。广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在进展*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立、城市规划、方案决策、经济开展、政策制定、环境立法等之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项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立工程在开发、建立和生产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途径;也要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传播、渗透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物物种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有效率的防治策略,把环境影响损害限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水平,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开展的总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标准性特点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既表达了环境科学的综合技术,又

5、表现出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性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既是有价值的环境科学技术报告,又是待批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报告性质决定了它的标准性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从头至尾地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展编制。有学者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标准性技术报告是非常正确的,它包括法律标准性、格式标准性、政策标准性、技术标准性、语言标准性、文件标准性、审评标准性等。必须强调指出,不严格遵照国家公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的评价报告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因为它违背了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标准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它包括总则、大气环境、声环境、

6、非污染生态影响、火电厂建立工程、辐射环境和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等一系列导则。 时限性特点通常的科学研究工程需要的时间少则12年,多则34年,甚至要花费研究人员一生的精力,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研究却不允许消耗如此长的时间。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完成报告表所消耗的时间,少则12周,多则34周,要求完成报告书所消耗的时间,少则12个月,多则34个月,跨国性建立工程少则56个月,多则712个月,时间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质上是建立工程的环境可行性研究,就这一点上看,它与建立工程的一般可行性研究一样都存在着时间限制,即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完成工程研究的时间限制。因为工程建立者在委托评价单位进展

7、环境评价之前多数已经完成了工程建立的可行性研究,所以在限定的时期内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决策是否开发该工程,只要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结论是可行的,建立者为了早日获得经济利益会果断决策开发该工程,并希望利用该研究报告尽快完成环保审评手续和后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复、允许企业成立的批复和企业工商注册等一系列相关手续。 依据性特点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不同于论文写作,所有引用处勿需加注角标。报告中引用文献的目的是寻求论证的依据,必须直接挑明论证的依据。一是要在总则中详细地将编制依据罗列清楚,二是在文中要先提出依据,然后说明结果和论点。如下例:评价工作的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

8、91997中的评价工作分级要求,结合金刚石矿开采的工程特点和工程所在区域的生物群落、区域环境等特征,还有该工程采矿期的工程影响范围未超出20KM2,为此,该环境评价工作的等级定为三级。总而言之,环境评价报告各个局部的结果和论点都必须有根有据。例如,报告编制要以环境法律、政府批文、技术咨询合同等作为依据;评价标准要以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作为依据;工程污染分析要以建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依据等等。 综合性特点综合性特点主要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我们具备与建立工程有关的各种知识,并能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知识融会贯穿到这些知识中去,形成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知识。要求评价者能运用这些综合知识

9、进展工程污染调查、物料平衡分析、污染预测与影响研究,针对建立工程的生产作业性质和特点,提出正确的污染控制方法和环境可行性结论。例如,金刚石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你除了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知识外,还得弄懂金刚石开采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包括,采矿区的地质构造、采、选矿规模、采、选矿设备及其生产用途、采选矿工艺流程及其生产布局、能源和原燃材料消耗、爆破与振动、矿山运输等知识;还得掌握环境地理、经济地理、气候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学、生态学等许多相关知识。否则,你是无力承当该项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开发建立活动的规模和种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独立开发

10、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联合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国家应该从可持续开展角度制定宏观经济开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应该组织专家进展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应的省、市环境保护局也应该组织专家根据省、市宏观经济开展规划进展省、市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各级环境保护局应该在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指导下逐步开展相应的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该评价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展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联合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独立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为

11、单个建立工程的优化选址和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效劳的。完成这种评价一般都稍稍滞后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有些情况也有通过信息传递同步完成的。这类评价是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其根本任务是根据*一建立工程的性质、特点和规模,调查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分析周边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预测环境影响域、污染程度和规律,在此根底上提出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经济策略、环境管理对策和建议。这一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其根本特点是严密结合工程的具体内容和污染实质,抓住重点、难点进展评价,评价工作具有针对性,评价内容具有实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行性。 联合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联合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12、是指在同一区域内进展两个以上建立工程或工业、农业联合体的整体评价。其根本任务与评价方法均与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一样,只是把多个建立工程或联合体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去进展环境调查、污染分析与影响预测。所得到的预测结果是叠加值,它能比拟确切地反映出多个建立工程或联合体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它的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具有区域性、整体性、社会性价值,这种评价对于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更有实际意义。 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很重要,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有这种情况,从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看,总体布局是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但是从一个区域开发的全

13、局看却是不合理的或不可行的。这就说明,仅仅局限在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往往是很不够的。有些情况下,还需要从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条件出发,将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开来,去进展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是该区域内所有开发商的建立行为。评价的重点是论证区域内拟建工程的总体布局,产业构造、社会开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功能是否合理,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开展战略出发,提出技术上可行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的整体优化方案。从而促使区域内早日形成社会文明、经济适速开展、公民适度消费、自然环境优雅的可持续开展模式。区域开发建立工

14、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宏观上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如果在通过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区进展独立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以在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下进展,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效率的进展环境污染防治,因为区域环境污染控制设施可以共同使用,发挥总体优势,同时可以防止重复建立和不必要的浪费。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以上提到的独立、联合开发建立工程与区域开发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从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和规模来看,根本上属于点源评价或微观评价。如果把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从工业工程建立工程

15、,区域开发建立工程扩大到对人类环境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宏观经济开展活动,如国家的经济方案、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社会变革议案等开展战略,也就意味着,环境评价中的预测从点源扩大到了面源,评价从微观扩大到了宏观,这就是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这种评价已成为一些工业兴旺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开展趋势。如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明确规定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议案、立法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向政府提供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国于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2003年9月正式实施,该法第二章规定了规划的环境

16、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立、开发利用规划。虽然这部法律还没有到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那样严格,但是,如果回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孕育和演化过程,我们足以看到,这种规划评价就是在向战略规划评价迈进,是我国实施战略评价的雏形、前期准备和有意义的尝试。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我国从建国以来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和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的势头无法控制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都是由于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无序造成的,有序的环境评价管理应该是,在国家、省、市制定国民经济开展方案、产业构造调整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对外经济贸易等政策时,要全面进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下,去进展战术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战术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点在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着眼点放在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市,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