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305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一管理1.什么是管理 从功能上分析,管理是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不外是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管理的现代意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二、管理者做些什么1、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的角色观 (三大类 ,十种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

2、制定角色:创业者、 混乱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管理的技能观概念性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 技术性技能高层 概念性技能为主中层 人际关系技能为主基层 技术性技能为主4、管理的活动观一般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传统的管理 最多沟通 2 2 最多 人力资源管理 2社交 最多 结论( conclusion ): 从管理的功能观、角色观、技能观、和活动观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了解被管理对象的兴趣、需要、行为特点及规律,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而激励人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目标。OB HRM 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 管理实务与理论运用

3、更为组织层面导向 更为人员层面导向个体 群体 选任 培训领导 组织 绩效 薪酬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一。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组织就是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运用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之中,并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二、关于行为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剌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间接推测

4、而知内隐的心理活动。可见广义的行为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特点: 具有适应性 具有多样性 具有动态性 具有可控性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定义 简明讲:OB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5、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层次分析个体群体组织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知觉 群体决策 组织结构 工作绩效个性 团队管理 组织设计 缺勤率能力 沟通 组织文化 流动率性格 冲突 组织变革 工作态度气质 领导态度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边 缘 性、综合性 多 学 科 相 交 叉 性 (见图) 多 层 次 相 交 切 性 两 重 性 多学科性。 “人”本身的两重

6、性 实 用 性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工业化初期的管理思想 从19世纪初期开始,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工厂制度的管理先驱。他们提出的管理思想的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最初雏形,对于此后的管理理论具有直接影响。 1、罗伯特欧文 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文主张社会变革,以寻求新的协调社会方式。他认为工人劳动是有别于“无生机器”的“有生机器”。 如果管理者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台“有生机器”也得到很好的“维护”,那么获利至少可以超过“投资”的50% (1828年)。 由于他强调工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注意发挥人的

7、积极性,后来的一些管理学家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2、查斯巴贝奇 3、安德鲁尤尔与夏尔迪谱英国的安德鲁尤尔和法国的夏尔迪谱是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他们的贡献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管理人员或者说职业经理人。所以他们是早期MBA教育的先驱。(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倡导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泰勒(F.W.Taylor,1956-1915)法国的法约尔(H.Fayol,1841-1925)德国的韦伯(M.Weber,1864-1920)美国的古克英国的厄威克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铁块实验、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割实验。这些实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

8、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此后他先后出版了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著作,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1)对劳资对抗与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是来自工人 二是来自管理 三是来自劳动方法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2)科学管理的目标 泰勒认为所谓“科学管理”,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劳资对抗和效率低下的现实。 与上述核心目标相关的另一目标就是所谓“劳资两利”。(3)科学管理的原则 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9、。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和经久的合作由于泰勒在管理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科学基础。后人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他本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法国的享利法约尔是与泰勒并驾齐驱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组织的六大职能、管理的五大要素和14条法则(1)企业组织的职能 技术职能:包括生产、制造以及加工等活动; 商业职能:包括购买、销售以及加工等活动; 财务职能:包括资本的筹积、核算和合理地利用; 安全与保养职能:包括设备的维修、财产与人的维护与保养; 会计职能:包括财产清点,资产负责表、成本、统计等活动;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

10、、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2)管理的要素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就是他提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法约尔认为了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和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3、韦伯的组织理论二、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一)霍桑实验 1、基本情况 2、实验内容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分组实验 谈话实验 3、霍桑实验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物质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

11、休息时间、工作日、工作周的长短以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都不是影响生产的第一要素; (3)正式组织内部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不是非正式组织的一员,没有得到认同。二。人群关系理论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亦称人际关系学说)。 1、人是“社会人”,企业管理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3、企业组织内部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们对职工行为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4、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有关

12、职工需要、动机与激励问题的研究 2、关于管理者“人性观”问题的研究 3、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4、关于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三 现代管理理论第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管理学思想进入现代水平,其特色是把系统科学的观点应用于管理,以适应于生产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之应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把经验性的管理提高到科学化、数量化的水平。如运筹学、数学模型在管理中的应用、决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等等。此阶段的理论众多,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这种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或者是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即否认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原则。 权变理论注意重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寻求事物的基本关系,主张因人、因时、因事、因环境、因目标需要、因国情而对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第二章 人性假设第一节 中国关于人性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需要层次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一、中国传统思想中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