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42467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信客?第二课时导学案1学习目标:1. 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能够理解“信客这种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形象。3、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 ,培养奉献精神。学习重点:1、品味佳句 ,体会语言风格。2、研读人物形象归纳人物品格 ,把握课文内容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和思路 ,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内容及流程:一、【课前自主学习】独立预习 ,课前完成 1、反复认真熟读课文 ,完成下面习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十年信客生涯 , 奔 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 , ,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 , ,恪尽职守 ,诚信无私 ,宽容厚道。执教小学 ,为人师表 ,工作出色

2、 , 。四乡敬重 ,( ),立此墓碑 ,永志纪念。二、【课堂合作探究】细读课文 ,小组学习 一小组合作 ,细读课文 ,合作探究以下细节问题 ,并将讨论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 1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2年轻信客的结局怎样?为什么要求死后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3请用一句话或一 段话概括年轻信客的一生。 4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 ,为信客树碑立传? 二美 句赏析 1信客沉稳的点点头 ,他看得太多 ,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 ,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2这些眼神 ,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 神 ,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做

3、信客的 ,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 ,来回奔忙。思乡的外出谋生者 ,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 ,堆在他的肩上。学生小组研读品析以上语句后 ,试小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 极思考 ,认真完成 阅读下文 ,完成14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 ,堆在他的肩上。 1分析以下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 ,赔了许多罪 ,才满脸倒霉地走出死者的家。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 ,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3 回到乡间 ,他就夹上一把 黑伞 ,伞柄朝前 ,朝死者家里走去。 2为什么老信客说“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用原话答复。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

4、新拓展视野 1、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 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 ,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2、文化积累:从四大名著中 ,分别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 , 写出其性格特征及相关情节 ,并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名 著人 物性格特征故事情节评 价?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3、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 ,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 ,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3有时候 ,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 ,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你说道: 五【我的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