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42460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赏析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赏析:考察化学与生活。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的增白;葡萄糖酸钙可以补钙;聚乙烯袋无毒,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选择A。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赏析:考察物质分类。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氯化铁溶

2、液不是胶体;C项,四氯化碳不是电解质。D项,均为溶液,正确;选择D。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通入水中:Cl2 + H2O = 2H + Cl + ClO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 + 2H + 2I = I2 + 2H2O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 + 2H2O 2Cu + O2+ 4H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 + 4H = SO42 + 3S+ 2H2O 赏析:考察离子方程式正误。A项,次氯酸是弱酸,要保留化学式;B正确;C项,Cu作电极,阳极表示参加反应;D项,生成二氧化硫、S和水。选择B。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

3、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WY2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是21 赏析:考察元素周期律。经过推断,W是C,X是Al,Z是Cl,Y可能是Si、P、S。A项,电负性:ClSCPSi;B项,原子半径:SiPSClC;C项,SiCl4是正四面体;D项,CS2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1:1。选择C。10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

4、/(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c(HA)c(KOH)0.10.19x0.2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 c(A) c(OH) c(H+)B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c(A) =C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A) + c(HA) 0.1mol/L D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c(OH) = c(H+)赏析:考察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A项,实验反应生成KA,是强碱弱酸盐,说明HA是弱酸,离子浓度c(K+) c(A) c(OH) c(H+),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HA)C(H),B错误;C项,实验反应后的溶液呈中

5、性,要形成HA与K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原理,C(K)=C(A)=0.1 mol/L c(K+) = c(A) c(OH) = c(H+),所以,c(A) + c(HA) 0.1mol/L;D也正确。选择B。1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Y(g) 2Z(g) H 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赏析:考察化学平衡知识。A项,v(Z) =1.010-3mol/(Lmin);B项,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新平衡前v(逆) 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

6、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请回答下了问题:(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 。(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 。(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赏析:考察元素推断。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C,其水溶液pH 7,X是N;G是NH3,Y是S,R的外

7、围电子排布式是3d64s2,是Fe,Z是Cl,Q是Na2S,J是NaCl,L是AgCl,M是NH4Cl。NH4Cl是离子晶体,S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NH3的N杂化轨道是sp3杂化,AgClAg2S的原因是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FeO42-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 + 2OH- = 4Fe3+ + 3O2+ 10H2O。参考答案:(1)离子晶体(2分)(2) 1s22s22p63s23p4(2分) sp3杂化(2分) (3)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2分)(4)4FeO42- + 2OH- = 4Fe3+ + 3O2+ 10H2O(3

8、分)27(15分)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验证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1)请完成下表: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振荡 存在Fe2+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AgNO3的热稳定性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

9、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2)装置B的作用是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Ag和Ag2O。【试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试验编号操作现象a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b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试验编号)。【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 。赏析:以探究AgNO3的

10、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为实验目的考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实验知识。属于假设探究型实验题。存在Fe3,加入KSCN溶液,变血红色;存在Fe2,加入K2Fe(CN)6溶液,有深蓝色沉淀生成;A装置用于硝酸银的分解,B装置防倒吸,C装置用于吸收二氧化氮,D装置用于收集氧气,验证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O2。a实验,加入足量氨水,固体不溶解,说明固体不是氧化银,因为Ag2O2NH3H2O=Ag(NH3)2OHH2O;b实验,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溶解有气体产生,说明存在Ag,不能说明不存在氧化银。参考答案:(1)溶液呈红色(2分) K2Fe(CN)6溶液(2分) 产生蓝

11、色沉淀(2分)(2)防倒吸(2分)(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O2(2分)(4) b(2分) Ag、NO2、O2(3分)28(17分)有机化合物G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G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分子式是 ;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2)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B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4)第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5)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只含一种官能团;链状结构且无OO;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3)2C=CH2与HBr反应是加成反应,生成A(CH3)2CHCH2Br,水解反应,生成B(CH3)2CHCH2OH,是氧化反应,生成(CH3)2CHCHO,HOOCCHOH(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