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案设计和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42406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鲸》教案设计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鲸》教案设计和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鲸的教学设计 乌市76小学 马小红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是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

2、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二、过程方法: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借鉴写法,展开想象,将读、想、写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

3、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2、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有关鲸的课件、图像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教师讲故事:一天,东海龙王突然心血来潮,想搞个鱼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种鱼最大,哪一种鱼最重。得到名次的,龙王将给与重奖。到了比赛那一天,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鱼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蟹将军的查验进入了赛场。鲸得到了这个消息,它也想乘机溜进去拿个大奖。当他正想混进赛场时,被蟹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蟹将军发生了争吵,蟹将军说出不准他参加比赛的理由,鲸只好灰溜溜的游回去了。(板书课题)(这样设

4、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作铺垫,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看到题目你们想问什么? 2、学生提问。 生:鲸有多大?有多重?什么样子? 鲸吃什么?有几种?睡觉吗? 3、自由读课文 1)认准本课生字、生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2)自由朗读寻找问题的答案,找到答案上用笔勾画下来。 4、1)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的写法。 2)认识生词: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指名读、齐读)。 3)指名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5、 小结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

5、、种类和生活习性。(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第一段探究说明方法。 、师:课文第一段写了鲸非常大,那么哪些句子具体说明鲸非常大?请你快速默读第一段,划出描写鲸很大的有关句子,然后完成如下的填空练习: (1)投影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 )万公斤,最小的也有( )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 )公斤重的鲸,有( )米长,舌头就有( )头大肥猪重。( )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2)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 多媒体出示相关

6、图片让学生体会出:“列举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比较说明”,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形体之大。“举例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四、精读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思考: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小组讨论、交流鲸的进化过程 3、

7、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4、课件展示鲸的进化过程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1、想想老师刚才讲的故事,说说你认为蟹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 2、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学习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说明等多种方法,对鲸这种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六、小练笔 试着

8、写一段话,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上学过的一种说明方法。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体形:种类大 进化:陆地浅海海洋 9.鲸 种类 生活习性课后反思:教完鲸这一课,回忆起同学们那生动有趣的课堂表现,我也深有所感触。 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自学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潜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样是这一课,几年前我也上过,用的是逐段讲解的方法,不仅耗时,而且低效。另外,本文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对小学生来说,显得较为陌生。由于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初步认识。希望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把对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理解画成简笔画,画出了鲸的呼吸和睡觉可见他们对鲸兴趣浓厚,课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对鲸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样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也在反思,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学法,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怎样更好地抓住“读写结合”这个主题,让孩子学以致用,是值得我在今后语文教学中继续研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