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42309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狭水道及运河航行01. 过浅滩时最小富裕水深由下列哪些因素确定?、吃水;、潮汐预报精度;、航道变迁;、快速尾下座;、横倾增加吃水;、海淡水差;、半波高。A. 上述全部因素 B. 除外各因素C. 除、外各因素 D. 不必考虑上述因素,定为0.7米02. 在弯度大的水道中,一般主流线的分布是:A. 在凹岸一侧与水道平行 B. 沿航道的轴线方向C. 在凸岸一侧与水道平行 D. 与水道横交03. 在直而短的狭水道中,一般主流线的分布是:A. 在凹岸一侧与水道平行 B. 沿水道的轴线方向C. 在凸岸一侧与水道平行 D. 与水道横交04. 下列关于在江河航行时,水流变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 在

2、弯曲的航道中,凸岸流速较小,凹岸流速较大B. 流向一般与航道中央线平行C. 沿岸可能形成回流,流向与主航道流向相反D. 以上都对05. 过浅滩时的最小安全水深由下列哪些因素确定?、吃水;、潮汐预报精度;、航道变迁;、咸淡水差;、快速尾下座;、横倾增加吃水;、半波高;、保留水深;、油水消耗减少吃水。A. 上述全部因素 B. 除、外各因素C. 除、外各因素 D. 除、外各因素06. 在利用浮标导航时,辨认浮标的方法是观测浮标的:A. 颜色、编号、形状、顶标和射程 B. 颜色、编号、形状、顶标和灯质C. 颜色、编号、顶标、灯质和射程 D. 颜色、编号、形状和射程07. 浮标导航时,下一个浮标预计应看

3、到而未见到,这时应:A. 立即停车,弄清情况 B. 继续按计划航线航行C. 抛锚并通知有关方面 D. 立即采取措施,谨慎驾驶08. 浮标导航时应:A. 按浮标标示的航道航行 B. 按浮标标示的航道右侧航行C. 按本船的计划航线航行 D. 按浮标标示的航槽航行09. 进出港时,顺流航行,利用浮标转向应:A. 到达预定转向点时转向 B. 适当提前转向C. 适当推迟转向 D. 到达浮标正横时转向10. 进出港时,逆流航行,利用浮标转向应:A. 适当提前转向 B. 到达预定转向点时转向C. 到达浮标正横时转向 D. 适当推迟转向11. 在利用浮标导航时,判断船位是否偏离航线可用:A. 查看前后灯浮方位

4、 B. 四点方位法C. 舷角航程法 D. 以上三者都是12. 在利用浮标导航时,确定浮标正横距离的方法有:A. 雷达测距 B. 四点方位法 C. 舷角航程法 D. B、C都是13. 在利用浮标导航时,两浮标间距为5海里,当船与第一浮标正横0.4海里时,测得下一个浮标的舷角为5o,则过下一个浮标的正横距离为:A. 0.43 n mile B. 0.53 n mile C. 0.60 n mile D. 0.37 n mile14. 在利用叠标导航驶离港口时,发现后标在前标的右面,你轮应:A. 向左转舵 B. 向右转舵 C. 先向左后向右 D. 航向不变15. 在利用叠标导航驶进港口时,发现前标在

5、后标的左面,你轮应:A. 向左转向 B. 向右转向 C. 先向左后向右 D. 航向不变16. 选用方位叠标进行方位导航时,应使:A. 前后标志间距d越大越好 B. 船离前标距离D越小越好C. D3d D. D3d17. 方位叠标灵敏度是指:A. 前后标志间的距离d B. 船离前标的距离DC. dD D. 叠标错开时船离叠标线的最小距离18. 利用设置在航道右侧的前后两个浮标导航,如航行中发现本船位于两标连线的右侧,表明本船:A. 行驶在航道内,应保向航行B. 已进入航道左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右转向C. 已进入航道右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右转向D. 已进入航道右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左转向19. 利

6、用设置在航道左侧的前后两个浮标导航,如航行中发现本船位于两标连线的右侧,表明本船:A. 行驶在航道内,应保向航行B. 已进入航道左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右转向C. 已进入航道右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右转向D. 已进入航道右侧的浅水区,应立即向左转向20. 浮标导航,连续观测前方某浮标舷角,如航行中发现该浮标舷角不变且距离变小,则表明:A. 船舶在通过该浮标前一定行驶在该浮标安全一侧B. 船舶正逐渐被压向该浮标,并将与之发生碰撞C. 船舶将偏离航道,进入航道一侧的浅水区D. 以上都有可能21. 浮标导航,连续观测前方某浮标舷角,如航行中发现该浮标舷角逐渐变小,则表明:A. 船舶在通过该浮标前一定行驶

7、在该浮标安全一侧B. 船舶正逐渐被压向该浮标,并将与之发生碰撞C. 船舶将偏离航道,进入航道一侧的浅水区D. 以上都有可能22. 浮标导航,连续观测前方某浮标舷角,如航行中发现该浮标舷角逐渐增大,则表明:A. 船舶在通过该浮标前一定行驶在该浮标安全一侧B. 船舶正逐渐被压向该浮标,并将与之发生碰撞C. 船舶将偏离航道,进入航道一侧的浅水区D. 以上都有可能23. 连续观测前方航道一侧某浮标的舷角导航,如船舶行驶在该浮标所标示的航道安全一侧,则该浮标舷角将: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 D. 以上都有可能24. 连续观测航行前方航道一侧某浮标的舷角导航,如发现该浮标舷角逐渐增大

8、,则表明:A. 船舶行驶在计划航线上B. 船舶行驶在该浮标所标示的航道安全一侧C. 船舶可能将偏离航道,进入航道另一侧的浅水区D. 以上都有可能25. 下列浮标导航方法中,只适用于无风流情况下的是:A. 查看前后浮标法 B. 前标舷角变化法C. 舷角航程法 D. 以上都是26. 出港航行,利用船尾的方位叠标导航,如发现前标偏在后标的左面,表明船舶偏在叠标线的 (测者自海上观测叠标时的左右),应及时 调整航向。A. 左面、向左 B. 左面、向右 C. 右面、向右 D. 右面、向左27. 出港航行,利用船尾的方位叠标导航,如发现前标偏在后标的右面,表明船舶偏在叠标线的 (测者自海上观测叠标时的左右

9、),应及时 调整航向。A. 左面、向左 B. 左面、向右 C. 右面、向右 D. 右面、向左28. 出港航行,利用船尾的方位叠标导航,如发现后标偏在前标的左面,表明船舶偏在叠标线的 (测者自海上观测叠标时的左右),应及时 调整航向。A. 左面、向左 B. 左面、向右 C. 右面、向右 D. 右面、向左29. 出港航行,利用船尾的方位叠标导航,如发现后标偏在前标的右面,表明船舶偏在叠标线的 (测者自海上观测叠标时的左右),应及时 调整航向。A. 左面、向左 B. 左面、向右 C. 右面、向右 D. 右面、向左30. 选择自然叠标时,要求前后标志尽可能 ,且两标志间的间距应尽可能:A. 粗大、远

10、B. 粗大、近 C. 细长、远 D. 细长、近31. 设前后两方位叠标标志间的间距为d,船与前标的距离为D,则下列关于方位叠标灵敏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d越大灵敏度越高 B. D越小灵敏度越高C. D3d即可满足一般的导航要求 D. 以上都是32. 设前后两方位叠标标志间的间距为d,船与前标的距离为D,选择自然方位叠标标志时,为提高导航灵敏度,要求:A. 前后标志越细长越好 B. 标志标身和背景亮度应易于识别C. D3d D. 以上都对33. 方位叠标的灵敏度是指船舶偏离叠标线时,船舶:A. 离开叠标线的最近距离 B. 离开叠标线的最远距离C. 与前标之间的距离 D. 与后标之间的距离3

11、4. 通常,方位叠标在航海上可用于:( 避险 导航 确定转向时机 测定罗经差 定位 判断船位精度 )A. B. C. D. 35. 利用雷达距离叠标导航,保持雷达活动距标圈始终和前方较近的导标回波相切,此时如发现右侧标志的回波呈现在距标圈外,则表明船舶:A. 偏左,应向右转向 B. 偏右,应向左转向C. 偏左,应向左转向 D. 偏右,应向右转向36. 利用雷达距离叠标导航,保持雷达活动距标圈始终和前方较近的导标回波相切,此时如发现左侧标志的回波呈现在距标圈外,则表明船舶:A. 偏左,应向右转向 B. 偏右,应向左转向C. 偏左,应向左转向 D. 偏右,应向右转向37. 下列关于雷达距离叠标灵敏

12、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标志间的间距越大,叠标越灵敏B. 船离两标志的连线的距离越大,灵敏度越差C. 船舶位于两标志的连线上时,灵敏度最高D. 以上都对38. 狭水道航行,常用的保持船舶航行在计划航线上的导航方法有:A. 叠标导航法 B. 导标方位导航法C. 平行方位线导航法 D. 以上都是39. 利用航线前方的导标方位导航,如实测方位大于导标方位,表明船舶 偏离计划航线,此时应 调整航向。A. 向左、向左 B. 向左、向右 C. 向右、向右 D. 向右、向左40. 利用航线前方的导标方位导航,如实测方位小于导标方位,表明船舶 偏离计划航线,此时应 调整航向。A. 向左、向左 B. 向左、向右 C. 向右、向右 D. 向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