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短文两篇导学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42150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短文两篇导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7短文两篇导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7短文两篇导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7短文两篇导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短文两篇导学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边三中 红柳沟中学 姬塬学校共同体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执笔人: 司广慧 审核: 学生姓名 班级 27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答 谢 中 中 书温故知新一、预习、导学1找资料,了解作者。2把“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3初读文章,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4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2、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导学释疑二、学习、研讨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五色交辉( )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勇与其奇者()2对照课下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重点翻译下列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未复能有与其奇者夕日欲颓,沉鳞尽跃巩固提升三、深入探究1陶弘景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

3、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示例:我从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一句中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换成“齐”“共”等等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作者的感叹总括前文,表达了作

4、者怎样的感情?检测反馈四、积累迁移1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什么?2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什么?3能概括全文主题的句子是什么?4文中用简洁的语句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什么?【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记 承 天 寺 夜 游温故知新一、作者、写作背景简介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1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相与() 藻() 荇() 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温馨提示: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

5、知文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 遂: 至:相与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导学释疑 三、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巩固提升四、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检测反馈六、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1学生齐背两

6、篇短文。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教(学)后反思答案: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

7、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三2、“乱”巧妙地体现了猿和鸟叫声的此起彼伏,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沉鳞”指潜游在水中的鱼,运用了借代(“竞”生动地描绘了鱼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景象,这两个字使文章生气盎然,富有情趣)3、表现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四1、山川之美,古

8、来共谈。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