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20541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言21. PLC及其应用41.1 PLC的概念41.2 PLC的组成41.3 PLC的各组成元素的构成及功能51.4 PLC工作原理及其特点61.5 PLC的应用72. 硬件选择72.1对PLC的选取72.2 PLC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103. 设计内容103.1 机械结构和控制要求103.2装配流水线控制图113.3系统的整体设计分析113.4 硬件设计113.4.1输入/输出点地址分配113.4.2 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外部硬件连线图123.5 软件设计123.5.1 PLC的编程语言123.5.2工作流程图133.5.3梯形图程序(附录)134. 基于组态王的流水线监控系统

2、设计134.1 准备工作144.2 组态王与PLC的通信设置144.3 数据构造154.4 动画制作164.5 动画连接165. 系统调试和运行165.1在软件STEP 7上的程序状态监控调试165.2在组态王上的监控调试176. 设计总结177. 参考文献198. 附录208.1PLC梯形图20前言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化工等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专用机床是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的有效的办法;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机械是有效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办法。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机械手被实

3、现为一种产品后,对它的开发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最典型的发展是生产者将此产品大量应用于卫生行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而实现了卫生检验中急需短时间、大量样品数据的要求,但在卫生领域的机械手因采用样品品单一酶试剂显色法,且采用滤光片结构设计,造成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产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手的设计已经实破了单一试剂、加热及滤光片的束缚。比如美国 OI 公司的产品,可针对单一项目,次序加 4 种试剂,加热温度也提高到 50 ,检测器则采用二极管陈列技术,这些进步为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有专家估计未来10 年,全自动流动分析仪的市场份额中,将有 50 被全自动化学分析机械手取代。 通

4、过了解上述两类产品的技术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机械手具有微升级试剂消耗,不受模板束缚,分析中不同检测项目可穿插完成,可完成研发性波长扫描优化检测条件,用户可自行设计新的检测项目,体积小,甚至可做现场快速分析等特点。 由此也不难看出,以前流动分析中不适合的用户群,如样品检测单一种类少而样品量多的情况,为机械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对卫生行业的快速分析中,也因新型机械手的设计特点而使取代昂贵的试剂,降低分析成本成为可能。机械手不能完全取代流动分析产品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一些特殊样品处理技术不能在线实现,如萃取、高温蒸馏,需要离线进行,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技术也会提高。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讲的“没有最

5、好,只有更好” 。且现代化的注塑机常常配置有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注塑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注塑机械手是为注塑生产自动化专门配备的机械,它可以在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提高注塑成型机的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气动技术自身的一些优点,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行业。近20年来,它们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

6、与气动技术相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微电子技术的引入,促进了电气比例伺服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使气动技术从开关控制进入闭环比例伺服控制,控制精度不断提高;由于气动脉宽调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发研究。 从各国的行业统计资料来看,近30多年来,气动行业发展很快。我国的气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动元件产值的年递增率达20%以上,高于中国机械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率。随着微电子技术、PLC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

7、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气动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1. PLC及其应用1.1 PLC的概念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

8、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1.2 PLC的组成PLC的构成: PLC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

9、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LC的硬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 PLC的硬件系统结构1.3 PLC的各组成元素的构成及功能l CPU的构成及功能-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

10、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l I/O模块- 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I/O种类有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l 内存-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不同机型的PLC期内存大小也不尽相同,除主机单元的已有的内存区外,大部分机型还可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加以扩展。l 电源模块-PLC电源用于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

11、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24V的工作电源。电源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AC)。 l 底板或机架-大多数模块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l PLC系统的其它设备-i) 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写程序、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某些PLC也配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ii

12、) 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也非常普及。iii)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l PLC的通信联网-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说法。 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 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

13、LC具有RS-232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协议的接口。对于一个自动化工程(特别是中大规模控制系统)来讲,选择网络非常重要的。首先,网络必须是开放的,以方便不同设备的集成及未来系统规模的扩展;其次,针对不同网络层次的传输性能要求,选择网络的形式,这必须在较深入地了解该网络标准的协议和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再次,综合考虑系统成本、设备兼容性、现场环境适用性等具体问题,确定不同层次所使用的网络标准。1.4 PLC工作原理及其特点PLC的工作原理: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

14、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PLC的特点:l 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l 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l 编程方便,易于使用。l 功能强大,成本低。l 设计、施工、调试的周期短。l 维护方便。1.5 PLC的应用 初期的PLC主要在以开关量居多的电气顺序控制系统中使用,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PLC也被广泛地在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使用,一直到现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5、PLC更是其中的主角,起应用面越来越广.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厂家生产300多品种PLC产品,应用在汽车、粮食加工、化学/制药、金属/矿山、纸浆/造纸等行业。PLC的主要应用范围通常可分成以下几种: l 中小型电气控制系统。l 制造业自动化。l 运动控制。 l 流程工业自动化。2. 硬件选择2.1对PLC的选取由于市场的需求和西门子PLC的广泛应用所以我选取的是S7-200.我们对其进行简要说明:S7-200系列是一类可编程逻辑控制器(Micro PLC)。这一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控制需要,下图展示一台S7-200 Micro PLC的 CPU226系列PLC的CPU外型图,具有紧凑的设计、良好的扩展性、低廉的价格以及强大的指令,使得S7-200可以近乎完美地满足小规模的控制要求。此外,丰富的CPU类型和电压等级使其在解决用户的工业自动化问题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S7-200 CPU模块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