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2036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测试卷中图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酶都是蛋白质 有的酶是蛋白质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A. B. D.【答案】 2.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淀粉酶在时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A.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淀粉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解析】 造成同样条件下淀粉酶在35 时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的原因,

2、不是pH、反应底物淀粉、-淀粉酶的浓度等因素,而是温度,故可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答案】A3(2年广州高一检测)如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若图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图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答案】 C.如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的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

3、酶的最适温度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部分相似.9.0时,曲线代表的酶丧失活性,而曲线代表的酶活性最高.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答案】 D5.根据如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专一性高效性 催化特性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A. .C. D.【解析】 从图中曲线可知: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的分解,都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说明催化剂都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特性;从对曲线的分析可知,加入过氧化氢酶后,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比加入Fe+后到达平衡的时间要短,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HO2的效率比F3+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必须要有比较对象才能说明问题,酶的催化作用

4、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也要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条件相比较才能说明问题,但题干和图中均没有这些条件,所以这两项在本题中不能成立。【答案】B如下图,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解析】酶可以有效降低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活化能没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答案】 B7.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 试管 试管某酶mL2 2 H8温度6040 反应物2mL2 mLmL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B该酶比较适合在4 的环境下起作用.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

5、化效率比碱性环境中高D.该酶在作用3 mi后便失去活性【答案】 B8.如右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b、)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的不同.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的不同.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解析】 由图可知,三条曲线的差异是相同时间生成物的量不同,即反应速率不同,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即表示反应结束)的时间不同,而生成物的量最后都相同,说明三个处理中反应物的量相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可能是酶的量或反应的温度。【答案】 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类活

6、细胞所含的酶( )A.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答案】 B10.(22X年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测试)如右图所示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答案】 C1.(02年青岛一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B活的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

7、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一定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解析】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量的酶是RNA,蛋白质类酶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低温没有破坏酶的结构,只是使酶的活性暂时降低;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同,大部分酶在pH=7的情况下活性最高,而胃蛋白酶在时活性最高。【答案】D12.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淀粉酶在35 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淀粉对-淀粉酶活性的影

8、响-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解析】“同样条件下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则说明影响-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因素不是pH、反应底物淀粉、淀粉酶的浓度等,而应是温度。故可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试管ACD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1L1 mL1 m1 mL1玉米种子提取液1m mLL1mL mL mL温度()20440001反应时间(mn)101010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 in2min各试管内的变化结果(1)六支试管中液体颜

9、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2)请解释上述试管变成砖红色的原因_。()上述试管中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无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是_,无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4)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蓝色最深的试管是_。(5)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种子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写出设计思路即可)【答案】(1)A、B、C、D()玉米种子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3)、D 淀粉酶在4 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

10、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F高温导致酶失活(4)剩余的淀粉遇碘液变蓝 (5)在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4.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在4 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由2逐渐升高到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原因是_。(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

11、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解析】此题考查酶的特性。()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底物。第(1)小题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催化特性,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结果,故第(3)小题画坐标曲线,反应速率加快,时间缩短,最终生成物量不变。()受H影响,酶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会使其分子结构改变而变性失活,所以第(4)小题反应速率不变,在H为2时酶己变性失活。(4)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影响酶活性,但不变性失活,其活性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超过最适温度,其活性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第()小题侧重于考查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7 。另外第(2)小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常识,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反应底物的耗尽,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答案】 (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耗尽(3)见下图(4)不变在pH为2时酶已失活 ()C1.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块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mi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12030405060809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1)由表可见,温度为7 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