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1925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又称之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该原理是判断平衡移动 方向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女口: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溶解平衡等。然而,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用勒夏特列原理却得出错 误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勒夏特列原理,陷入了勒 夏特列原理的误区。现举例说明:1. 改变条件却没有改变平衡例1:某密闭容器,放入一定量的 S02 02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在达到平衡后,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得平衡向右移 动的为(

2、)A.通如N2 B.升温C.减少体积D.加入S03易错选:A错选原因:A选项中通入氮气之后,因为是密闭容器,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右移动。错选分析:在影响平衡的条件中,压强改变平衡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 浓度来改变的,通入氮气后,反应物的浓度并没有改变,所以平衡不 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在平衡移动的成立,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原 理就不适用。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改变条件能导致平衡移动的反 应。正确选项: B 总结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条 件下,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 N2 、稀有气体等,平衡并没有 移动,此时

3、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2. 只有一种反应物例 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 g) N2O4( 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 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A.通入Ne B.通入N02 C通入N2O4 D降低温度易错选: B错选原因:通入N02后,N0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 但是不能消除这种改变,故N02的 体积分数最终还是增大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错误分析:在2NO2(g) N2O4(g)的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即:NO2再通入N02后,相当于压强

4、变大,平衡向右移动,N02的体积分数最终会变小,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总结 :在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之后, 加入其中的一种反应物,重新达到平衡后,可以使得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而本身 的转化率降低, 本身的体积分数变大。 但是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平衡要 区别对待。正确选项: A3. 发生其他反应例3 :浅绿色 Fe(N03 )2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Fe(OH)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则溶液的颜色(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反思“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它是化学平衡中一个重 要

5、规律,教师和学生在对它的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就是本课 题小组通过研究和实验所得到的理解和体会,供同行们参考。1、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条件勒夏特列原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它对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包括物理 平衡)都是适用的,但必须注意,它只能应用在已经达到平衡的体系, 对于未达到平衡的体系是不能应用的。2、勒夏特列原理对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改变才是有效的,若 改变的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无效。例如:对于化学平衡 co ( g ) +h2o ( g )co2(g)+h2(g) ,你改变系统的 总压,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因为总压不是维持这一平衡状态的因素。 同样,你若改变催化剂的用量或组成

6、,也不会引起平衡移动,因为催 化剂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的因素。3、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 如: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正反 应为放热反应 ) 。如果既增大压强,又升高温度,我们就不能用勒夏 特列原理判断平衡向哪个反应方向移动了。 3、因为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又会使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我们无法判断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4、“减弱”并不等于抵消和消除。 如何理解原理中“减弱”二字呢? 我们先回忆一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我们知道, 增大一种反应物 浓度化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对于反应 a(g)+b(g)c ,增

7、大 a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此时我们都知道 a、 b 浓度减小, c 浓度增大,达到新平衡时,要使平衡常数不变, a 浓度会不会降低到 等于或小于原平衡浓度呢?根据 k平=可知,新平衡中 a 浓度应大于原平衡浓度,由此可见,平衡移动的结果,仅仅 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5、勒夏特列原理除指导化学工业的发展外还深刻地揭示着大自然纷 繁复杂的物质变化规律,勒夏特列原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化学的魅 力,同时在生物学、 物理学,人的成长、 思想认识、教育教学过程中, 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每次应用它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感 受。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自由发展,和家长

8、、教师们的约束, 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家长、老师们给孩子施加的种种压力和约束, 在孩子心目中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家长和老 师们却往往认为这是个错误,因而十分生气,甚至放弃管理,这是不 对的。据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孩子的抵触是为了建立新的平衡,大人 们的想法肯定会给孩子心里产生影响, 从而使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 越来越接近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本来对与错也是对立统一的, 孩子做 对与做错的机会是均等的, 要给孩子们犯错误的空间, 更重要是犯了 错误后如何去认识和去改造。 所以只要和学发生矛盾, 就想到勒夏特 列原理,然后仔细地分析, 你就会发现无论学生做了什么事,只要存 在就

9、是合理的, 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了调节, 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 良好认识和改造自我的机会。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类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 一度不 顾一切地盲目垦荒,砍伐原始森林,破坏植被,大量开采自然资源, 无限制地使用, 将难降解的物质及温室气体排放于自然界中等, 最终 遭到大自然的抵抗。 如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冰川和雪山为了减弱这 种改变,就会吸收逐渐增加的能量, 从而使自己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或 气态,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水土也流失了,洪水 也泛滥了,疾病也流行了, 癌症也增多了。生物中生物的“抗药性” 问题,物理学上的椤次定律, 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可用勒夏特列 原理

10、解释。(1) 除去CO 2中的少量S02通过盛有饱和N aHCO3溶液的洗气瓶NaHCO3+SO2二NaHS03+CSO2不过量)用饱和的NaHC0溶液,增加反应物浓度,促进平衡向右移动。(2) 长时间敞口存放的溴水 , 会变为无色透明橙色表示有 Br2, “无色”表示 Br2 不存在; “橙色消失”应理解为橙色褪成无色。这里有2种可能性:(1)Br2挥发了,外逸了 ;(2)Br2 像 C12会与水反应。Br2与H20反应会生成了无色的 HBr和HBrO甚至 是 Br03-) 。鉴于是存放溴水 , 而且是长期存放 , 当然就应当以有正确的、 科学的存 放方法为前提。比如要绝对密封存放在阴凉避光具有磨砂口的棕色玻 璃瓶中 ; 不能用橡皮塞和木塞密封试剂瓶口。(3) 雪碧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当打开瓶盖时 , 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逸出。打开瓶盖, 则瓶内的压强变小, 此时碳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溶解度 变小,会从水中逸出。(7)K2Cr2O7 的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平衡向右移动,生成CrO42-,溶液显黄色Cr2O72- +OH- 2CrO42- +H+橙色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