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41798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一)机械装置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

2、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 (粗准焦螺旋)和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两种。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

3、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6.转换器:又称旋转盘,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旋转它就可以转换物镜。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7. 载物台:也称镜台,是位于镜臂下面的平台,用以承放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光线可以通过它由下向上反射。8.压片夹:两片装有弹簧的金属片,用于固定玻片标本。(二)光学系统A. 反光镜:是装在镜台下面、镜柱前方的一面可转动的圆镜,它有平凹两面。平面镜聚

4、光力弱,适合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聚光力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转动反光镜,可将光源反射到聚光镜上,再经镜台中央圆孔照明标本。B. 遮光器:是在聚光镜底部的一个圆环状结构。其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光圈。可以旋转以调节通光孔的进光量。C. 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上一般刻有放大倍数(如5,10)。目镜内常装有一指示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某一部分 。D. 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一般分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三种。低倍镜镜体较短,放大倍数小;高倍镜镜体较长,放大倍数较大;油镜镜体最长,放大倍数最大(在镜体上刻有数字,低倍镜一般有4、10,高倍镜一般有40、45,油镜一般是90、100,表示放大倍数)。显微镜放

5、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对实物的放大倍数。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低倍镜的使用1. 把显微镜放在桌面的左侧,镜臂对向胸前,坐下进行操作。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较短的物镜)对准镜台中央圆孔(当转动到听见“咔”声响,或同时亦感到有阻力时立即停止转动,说明物镜已与镜筒成一直线)。2. 对光:旋转载物台下方的遮光器,调到最大光圈。用左眼(两个眼睛都要睁开)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手调整反光镜,对好光源。要求视野达到完全均匀明亮。3. 放置玻片标本:取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夹住,然后移动玻片,使玻片上要

6、观察的标本对准载物台中央圆孔(通光孔)。4. 调节焦距(也称对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低倍镜距玻片标本0.5mm左右。(注意:必须从显微镜侧面观察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观察的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以防镜头碰撞玻片造成损坏。)用左眼从目镜上观察,用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下降镜台,当视野中出现物像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为止。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可稍微移动玻片位置(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观察物像移动的方向恰好是相反的)。 反复练习上述各操作步骤,做到迅速熟练地找到标本,以及取光合适(即较熟练的应用反光镜、光栏和聚光镜)。(二)高倍镜的使用1. 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物像后

7、,并把要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同时调节到最清晰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2.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镜 (较长的物镜) 转到镜台中央圆孔处。转换高倍镜时速度要慢,要细心,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碰撞玻片)。如果高倍镜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物距没有调节好,应重新转换到低倍镜下操作。3. 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这时物像往往不清楚、或者要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当中,可用细准焦螺旋慢慢向上或向下转动即能清楚看到物像(注意:此时物镜离玻片非常近,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以免物镜与玻片想撞受损)。一般只需转动半圈或一圈就能达到要求。在高倍镜下,视野相对较暗,可适当调节反光镜及遮光器

8、,使通光量增加,提高视野亮度。三、使用显微镜注意事项1. 持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绝不能一把提起显微镜便走,以防目镜从镜筒滑出或反光镜脱落。2. 轻拿轻放,不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防止碰翻落地。3. 显微镜光学系统部件要用清洁的擦镜纸轻轻揩擦,切勿口吹、手抹或用粗布揩擦。4. 使用时先用低倍镜调整光线。观察活体标本或染色较浅的标本时,要适当关小光圈(遮光器)使视野变暗,方能看得清楚。5. 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镜台孔正中央,并且盖玻片朝上,如标本玻片反放时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并容易压坏玻片或物镜。6. 观察时要双目睁开,切勿闭上一只眼睛。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低倍镜用粗准焦

9、螺旋调节物距,高倍镜要用细准焦螺旋,粗、细准焦螺旋都不能单方向过度地旋转。过度调节粗准焦螺旋易压碎镜片和损坏物镜。8. 使用完毕后,取下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台下降,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离开聚光孔。然后以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轻放人镜箱中。9. 每次使用显微镜之前,先逐项检查显微镜各部分有无损坏。如发现损坏,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使用之后,认真检查显微镜各部分有无损坏并放回镜箱中。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同步练习1.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 ( )A.纸巾 B.布 C.棉花 D.擦镜纸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 ) 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3.在使用显微镜

10、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B. C. D.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应保持粗准焦螺旋不动,再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平面反光镜5.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11、 D像的长度或宽度6.当显微镜的物镜为10X,把物镜换为40X时,则视野内的物像放大倍数为 A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倍 B面积放大了4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了4倍 D标本体积放大了4倍7.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 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100个细胞。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4个 B.5个 C.10个 D.20个8.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9.当低

12、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10.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 ( )A.5、10 B.10、40 C.15、10 D.20、4011.下表格中的数据表示ABCD四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析回答问题: 目镜 物镜A 10X 10X B 5X 40X C 16X 20X D 16X 40X1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内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2如果观察同一标本的同一区域,视野最亮的是( )3物镜距离标本最近的是( ) 4物镜头最长的是( )甲(1)甲(2)12.、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源 转动转换器 移动玻片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