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41786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金山中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一、积累应用(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2)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3)苏幕遮中用拟人手法营造天朗气清的愉快氛围的诗句是“_,_”。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

2、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3下列诗句蕴含的理趣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接近的一项是()(2分)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 8题。(15分)用设计去改变生活冯骥才在哥本哈根,几次听丹麦人说这么一句话:“生活的一切都是设计出来的。”这句话细琢磨很有道理,只要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哪样没有设计?然而,为什么以前没听过这种说法?这不是一般的话,里边包含着一种新观念,就是要自觉和主动地用

3、设计去改变生活。由此,我注意到在丹麦大大小小的城市,包括机场都可以看到一种新颖独特的商店,叫做新设计品商店。走进商店,眼前一亮,一方面所有商品都是我们日常身边的生活用品,家具、餐具、灯具、厨具、洁具、玩具,还有居室的、园艺的、电器的等等无所不包;但另一方面,它不是一般的百货商场或家居超市,这里一切物品一概是新颖的、没见过的、创新的。无论是颜色、造型、理念、使用方法,全都充满了设计师独特的创意,更漂亮更现代更便捷,有的还有新的科技含量。比如刚刚摆到店中的一把雨伞,形状很怪,前尖后圆这种伞的奇妙之处是在很大的风雨中都不会翻过去。柜台前有一台小电视,播放着这种雨伞“风雨不怕”的神奇效果。我忽想到,这

4、数千种全新并不断更新的产品,需要多么巨大的设计创意与能力来支持?不只是丹麦,整个北欧都看重现代生活离不开的至关重要的两个字设计。哥本哈根有一座新设计博物馆,展示了人类生活一些方面设计的历史,以及设计与发明、材料、科技及文化的关系;其中几座世界上最现代的音乐厅与歌剧院的设计所体现出的新科技、新理念、新思想、新的审美精神以及超前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这座博物馆骄傲地展示着设计创新与生活进步的关系。前两年我访问瑞典和挪威归来,写过一文从简朴到简约。我说,北欧四国与中欧和南欧不同,在历史上北欧没有处于欧洲文化中心,没有太多的“人文包袱”;他们的本土文化一直单纯简朴,也就比较容易从固有的“简朴”走进现

5、代文化所需要的“简约”。但是这绝不是听其自然的转化,而是一种自觉的进取。他们首先是明明白白认清自己特有的传统,进而去创造属于北欧的现代文化形态。在这中间,设计被摆到最关键位置,设计师成了时代文化的主角之一。通过数十年乃至几代设计师的努力,不仅形成了北欧特有的现代文化精神与审美语言,还有力地影响了整个世界。设计不仅改变了生活,也创造了独特的生活精神与情感。设计被作为一种创意的代名词,设计师被视作最有创新思维的艺术家,为世人所尊重。如今设计在北欧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时尚;当然,不是低层次的娱乐时尚,而是高端的文化时尚。从经济角度看,设计还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在丹麦有一家享誉全球的积木玩具公司乐高,上世

6、纪三四十年代由一位名叫克里斯第森的人所创。它是一种带有“连接颗粒”、可以自由拼砌的五色(红、黄、蓝、白、黑)塑料积木,能够听凭人们的想象自由地堆砌出各种事物来。在乐高所在地比隆小镇,有一座闻名全球的主题公园,使用了4200万块塑料积木,拼砌成世界各地名胜、历史名人、码头车站、油轮汽车、童话世界、花鸟鱼虫、未来世界等,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如今世界上已有三亿人手里有乐高积木。它真正的意义是,不只是设计给你的,而是要由你来设计。乐高已被列入世界十大玩具。它的特点是可以开启孩子的智慧,发挥孩子们的想象。任何孩子都能从中享受到想象、设计和动手完成的快乐,这真是酷爱设计的丹麦人的一大发明。反观自己,我们的

7、现代设计成气候了吗?我们有自己鲜明的中国人的现代审美了吗?不论是当代艺术的精英审美,还是大众的生活审美?我们的古代审美十分清晰,我们甚至可以自诩:我们唐代以来就有了乐高似的“七巧板”!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审美模糊又杂乱。也许由于我们历史太久,人文积累既深厚也僵化,也许我们的设计仍处于模仿阶段抄袭性“设计”可算不上设计;我们的生活审美不应总陷在这种混沌中,需要设计来引领。可是新的设计需要的新的理念,从哪儿来呢?4第自然段首画线的“此”指代的内容是。(2分)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它们具有“宜家”的特点设计不仅体现在上边说的日常应用的一切比如服装、汽

8、车、住宅到公共建筑还有生活的一切A. B .6对第段“自觉的进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觉进取指要能从固有的“简朴”自由发展,走进“简约”。B.自觉进取要能认清文化传统,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现代文化形态。C.自觉进取的关键在设计,设计师要成为时代文化的主角之一。D.这种自觉进取会形成特有的现代文化精神与审美语言,有力地影响世界。7品读结尾句,联系全文内容概括新的设计理念的由来。(3分)8联系全文,简析结尾段多次运用疑问句的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5分)一平方英寸的寂静陆春祥1855年,美国西雅图酋长,为印第安土地部落的购买案,写信给富兰克林皮尔斯总统,信里有

9、这样两句话:如果在夜晚,听不到三声夜鹰优美的叫声,或者青蛙在池畔的争吵,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现在,我的窗外,是机器间歇的轰鸣声,铁钻机钻钢筋水泥,滋、滋、滋,节奏达达达,强劲有力,要将硬水泥地钻通,仿佛要将你的心脏一起钻碎。这种建筑的声音,装修的声音,在城市的随便哪个角落,随时都能听见。几乎所有的人都烦噪声,但又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噪声。用科技的手段来对抗噪声,虽然小有成就,但力度,并没有像人类对待治理癌症那样重视。于是,我们都很向往一种环境,一种安静的环境。这纯属奢侈,要在当下的社会,找到一块安静的地方,很难,今日,宁静就像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一样。尽管安静是奢侈品,但我们很多人,还是在不断寻找自然

10、的宁静点,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也在找,他几十年都致力于寻找寂静的声音,寻找那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我将汉普顿的这种行为,当作一种实验。200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一天,他独自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霍河雨林,在距离游客中心大约三英里的地方,将印第安部落长老送给他的一块小红石,放到一根圆木上,并将那里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他设下这个标记,希望对这个偏远荒地的自然声境有助于保持和管理。他会定期到那里,监测可能入侵的各种噪音,记录下噪声发生的时间,还尝试确认噪音的来源,再用电子邮件通知对方,向他们解释保存仅余的自然寂静声音的重要性,请他们自我约束,他还会随信附上一张有声CD,上面有

11、噪音入侵的实况。汉普顿录制声音,已经超过二十五年,他的声音图书馆里,藏有三千GB的声音,包括蝴蝶鼓动翅膀的声音,如雷瀑布的轰鸣声,一片漂浮的叶子细微的声响,草原幼狼低柔的咕咕声,传授花粉的昆虫拍扑翅膀时带起的柔和声,等等,可以说是库纳万籁。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在大部分不理解的人看来,这就是矫情,或者是小题大做,或者是愚蠢。汉普顿却认为,如果能保存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就能减少一千平方英里内的噪音污染!也就是说,大自然的寂静,是能够支配许多平方英里所在的。他的体验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人的感觉全部打开,万物也会生动起来。汉普顿的记录告诉我们,在美国要找到连续十五分钟以上的寂静,极度

12、困难,在欧洲,这种寂静,更是早已绝迹,现在大部分地方,已经完全没有安静的氛围,反而是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存在着一种以上的噪音来源。我们来看看,这个声音生态学家的敏捷听觉。这是一次平常的记录,在他的一平方英寸目标点五十英尺外,传来西方鹪鹩的叫声,四十加权分贝。三十英尺外,传来红胸币鸟和栗背山雀的叫声,四十五加权分贝。下午一点四十五分,一架直升机,沿霍河河谷的北脊飞过,五十加权分贝。大叶枫林里,强风从河谷吹来,每片叶子从六英尺高掉落到蕨叶上,平均会发出三十加权分贝的声响。单只熊蜂嗡嗡飞过,音量可能在三十四至四十四加权分贝。整个早上,他都在静静观察周遭的自然奇景,三十英尺外有一只树蛙,五十五加权分贝,它

13、的声音几乎跟人类平常的聊天一样大,听得很清楚,缓慢,从容,清晰,类似干橡皮绞动的声音。在一般人眼里,做这些事情,且持续数十年,是不是有点枯燥无味呢?呵,这得看怎么理解了。汉普顿眼中的寂静,是一块神圣的地方,他记录并极力保妒那一平方英寸,是因为他比我们常人,对寂静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理解的寂静,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内在寂静,是尊重生命的感觉。我们可以带着这种感觉,去任何地方,神圣的寂静,会提醒我们是非对错,即便在城市嘈杂的街道上,仍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内在寂静,属于灵魂层次。外在寂静,是我们置身于安静的自然环境,它邀请我们敞开感官,与周围万物产生链接,无论我们望向何方,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链接。外在寂静,

14、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内在的寂静,让心灵充满感恩和耐心。这也许就是汉普顿和别的一些科学家不一样的地方了,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卓识远见,他在用心实验,他的实验是科学和诗意的交融,他试图找出人类烦躁的病症,他似乎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良好的践行者,天人要合一,道法存在于自然中。2016年4月30日夜十点,窗外仍然喧闹,我读完汉普顿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满胸起伏,在扉页上草草记着以下几句:应当觉醒,拯救寂静,是因为寂静变得稀有,差不多快灭绝了;寂静,是另一种独特的声音,其实也是万物俱在,空气是翅膀留下的音乐,万物都在音乐中舞动和谱曲;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无论植物或动物,都在同一现场,相互依赖,任何生物都无法

15、单独生存;保护寂静,聆听大地的声音。 (有刪节)9.第段引用西雅图酋长信中的话语有何作用。(3分)10.文章节列举大量数字,有何效果。(4分)1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意义。(4分)12.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而,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5题。(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13“春蚕食叶”喻指。(1分)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凉”字暗示廓之应试前的紧张心情。B.“鹏北海,凤朝阳”描摹出廓之的满怀豪情。C.词作多处用典,体现了辛词“掉书袋”的特点。D.送别词作往往情感感伤,本词格调豪迈昂扬。15赏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9分)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