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41283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摘 要:随着学界对南宋所编古文选本的重视,对楼及其?崇古文诀?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文章对楼的生平、?崇古文诀?的版本、评点符号、选评特色等研究进展梳理,提出大胆设想,以期方便今后研究。关键词:?崇古文诀? 古文选本 评点之所以对楼及其?崇古文诀?的研究进展梳理,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政策的不断开放,学界对于散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研究散文理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旨在构建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详细的研究上,对南宋的诗文选本,尤其是古文选本研究日益兴盛,人们对南宋四大古文选本?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轨范?文章正宗?的研究日

2、益深化。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文学评点之先声,为以后的评点选本提供了体例、符号上的示范。楼的?崇古文诀?继承其师而踵事增华,四库馆臣谓:“此书篇目较备,繁简得中,尤有裨于学者,盖受业于吕祖谦,故因其师说,推阐加密;正未可以文皆习见,而忽之矣。?在“评上更加深化细致,“点上更加全面完备,有继往开来之功。近年来学界对楼及其?崇古文诀?的研究日益深化。本文旨在对前辈们的研究进展梳理,从而探究今后的研究方向。一、楼生平研究现状楼,字叔,号迂斋,生卒年不详,南宋庆元府鄞县人。楼为光宗绍熙四年1193陈亮榜进士,历官镇江通判、宗正寺主簿、知兴化军等,一生仕途不显,卒追谥直龙图阁。楼氏为宁波望族,楼少时,曾

3、师从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吕祖谦11371181,是南宋时期浙东学派的重要人物。楼也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门生众多,其学生郑清之、应、王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理宗朝郑清之为相,为祀其师而专立甬东书院,传播楼思想,使其学影响甚广。因?宋史?中并未给楼立传,历史上对楼的记录只能在地方志中寻求。?浙江通志?和?延佑四明志?中对楼的记载都侧重于对楼文的评价,“其文汪洋浩博,宜于论议。援引叙说,小能使之大,而统宗据要。风止水静,泊然不能以窥其,故从其学者,凡数百人。?这些记载只是一个突出楼文佳的概括描绘。近年来,对楼人惹事迹考述比拟详尽的主是慈波的?文话开展史略?。在此篇文章中,作者专立一节,称为“楼考

4、,对楼的履历进展了详尽的考察和表达,将其学习、中榜、为官、传学等经历都详尽地做出了交代。此外,童笑笑的?楼研究?也对楼的一生进展了比拟明晰的梳理,不过她的研究更侧重于楼所处的大时代及浙东的地域文化。据目前可考的资料,不能确定楼的生卒年,期待新资料的出现。楼的著作涉及历史、文学、文献等各方面。除?崇古文诀?外,还有?东汉诏令?宋十朝纲目?绍兴正论小传?过庭录?以及编纂?宗忠简集?。史学方面流传下来的仅?东汉诏令?一书。文学批评方面,只有?崇古文诀?和?过庭录?的一局部。楼擅长为文,遗憾却未有文集留世。如今?全宋文?中仅辑录有其文六篇,分别是?宗忠简公文集序?东汉诏令后序?阴符经讲义序?童蒙训跋?

5、僧师瑞铭叙?符氏义田碑阴记?。?二、?崇古文诀?研究现状?崇古文诀?在古文选本中的地位,?四库全书总目崇古文诀提要?曾有云及:“宋人多讲古文,而当时选本存于今者,不过三四家。世所传诵,唯吕祖谦?古文关键?,谢枋得?文章轨范?及此书。?可见此书的价值。然?崇古文诀?的版本众多,要对其进展研究,首先要梳理版本,以便确定研究对象。据资料载,?崇古文诀?在宋代就有四个版本流行于世,分别是五卷本、十卷本、二十卷本和三十五卷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五卷本,后?文献通考?亦同。刘克庄?迂斋标注古文序?:“迂斋标注者一百八十有八篇既刊标注十首卷。?此外,每个版本所收录的文章篇目从一百六十篇到二百多篇不等。

6、四库馆臣认为:“是集指?崇古文诀?乃所选古文凡二百余首唯?书录解题?作五卷,?文献通考?亦同。篇轶多寡迥异,疑传写者误脱三十二字也。?四库馆臣认为,?崇古文诀?本是三十五卷本,出现五卷本的是因为传抄脱字,针对现实传抄中的各种可能,对出现不同版本的原因进展逆测,但对所收篇目不同并没有做出解释。所以传抄脱字仍是臆断。而且,当时不同书商将同一文本分割成不同卷数,再印刷出版,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四库馆臣脱字之说不可信。2001年,张智华博士发表了?楼崇古文诀三种版本系统??。是文归纳介绍了?崇古文诀?的三种版本系统,即五卷本、二十卷本和三十五卷本。文章认为三个版本皆为楼所编,且五卷本成书早于二十卷本,

7、二十卷本成书早于三十五卷本。二十卷本所收篇目多于五卷本,三十五卷本所收篇目多于二十卷本。对?崇古文诀?在不同时代的刊本及刊本的体例、流传、现收录情况作了全面的总结,不过,张智华博士做的主要是文献整理工作,并没有对版本的流变、真伪进展考证,也没有解决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及各版本中收录篇目不同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修辞学和文学评点的角度对?崇古文诀?进展研究。作为评点本,?崇古文诀?中的“评固然重要,但是“点也不容无视。张秋娥2022年发表了?楼评点中的圈点符号及其修辞指向??。就是研究?崇古文诀?中的“点的修辞指向。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切入,概括分析了楼在评点中所使用的五

8、种圈点符号字旁月牙形点、字旁直线、字旁斜点、字旁小圆圈、字上大圆圈以及他们的分工和修辞指向。文章认为字旁月牙形点是楼最常使用的,此符号虽有时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标示,但更多的时候是标示有修辞特色的句子。字旁小圆圈是楼较多用的又一种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是标示有修辞特色的字,有时也标示好句子。字旁直线使用也较多,分短直线和长直线两种,长直线大多是从语言角度标示有修辞特色的句子、词语。短直线是标示描写形象,用语新颖的句子,或表达有力的句子。字旁斜点主要作用是标示描写生动、比喻形象的词语和句子。字上大圆圈是标出文章中具有修辞作用的关键字。从上述可知,张秋娥女士对于各个符号的分工并不明确,有很多是穿插的,修

9、辞指向自然就不明确。从符号中看修辞指向,视角新颖。不过,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当时的评点符号是否已经具有了系统性和修辞指向性?这还有待考证。在评点文学的初期,这些符号似乎更像是古人读书习惯的保存。 ?崇古文诀?在南宋评点史上以致于中国评点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孙琴安的?中国评点文学史?指出:“楼评文用极轻松自然、通俗粗浅的文字来表达,在他之前的诗文评点中,尚未见到过,与殷、高仲武、吕祖谦等人的评点文字比拟起来,显然有庄严和诙谐之分、雅正与通俗之别。后来,楼的这种评点风格,又为明代人所接过,在小说、戏剧的评点中大加发挥,愈演愈神。实际上,楼的评语,已肇其先,有着开风气的劳绩。?孙先生单从其评点风格说明

10、了?崇古文诀?的转折性地位。实际上,?崇古文诀?在选文、评点符号、评语的精辟和开拓性上,有具有典范意义。2022年,李建军发表了?宋人古文选评之典范崇古文诀选评特色及价值考述?。作者认为?崇古文诀?是南宋时期颇有文学目光的评点类古文选本,具有典范意义。在文中,首先,肯定了?崇古文诀?选文时注重文法的示范性,注意文本的文学性;其次,总结了?崇古文诀?的文章评点体例及文章评点特色;最后,总结评文中所表达的文学批评因素,得出“?崇古文诀?的评点,很多时候已经越过文章评点的藩篱,跨入文学批评的园囿?的结论。给予?崇古文诀?很高的认可:既写出了?崇古文诀?作为古文选本的特色,又将?崇古文诀?这种古文选本

11、作为文学批评的一局部来研究,对建立我们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非常有利。另有邓建?影响的抑制与超越论宋代选本崇古文诀的选评特色?,其观点与该文大致一样。此外对于?崇古文诀?的研究主要是放在南宋古文选本整体中进展的。罗书华?中国散文评点“三宗论??、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孙武军?南宋文章选评思想研究以五部选评本为例?等。可以从?崇古文诀?与其他选本的横向比拟中,理解到此选本的真正意义。童笑笑的?楼研究?中也是采用比照?崇古文诀?与?古文关键?的异同,说明了?崇古文诀?对?古文关键?的继承和开展,强调了?崇古文诀?在选文及评点上的超越

12、与标准性。三、对楼及?崇古文诀?研究的反思及对今后研究的设想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对?崇古文诀?的研究已经从版本、圈点、概括地在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的视野下研究,逐渐详细化、细致化。开场对?崇古文诀?本身的思想和价值进展研究。这是一个由粗到精、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深化过程。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不断深化对?崇古文诀?及其他南宋古文选本的详细探究。宁俊红在?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一文中曾说:“文学批评目的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而从文体研究的角度还应突出其特性。在这个意义上,古代散文的批评大致可以分为审美特征批评和文化批评两个大的范式。?推而演之,我们在研究古代文论的时候也

13、可以分成这样两大类:从审美特征的角度进展研究;从文化的角度进展研究。以?崇古文诀?为例,我们除了之前的版本、评点特征、价值等的考述,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点本出现,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审美兴趣、学术气氛进展更深层次的索本探源。也可以从文章学的角度入手,总结出?崇古文诀?中的句法、章法、字法,更全面地理解?崇古文诀?的选评及创作思想。笔者受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成书过程的启发,在此作一大胆设想:对南宋各个评点本甚至是对金、元、明、清时期的评点本所提倡的为文之法进展分别探究和总结,或答应以构建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散文创作和鉴赏理论体系。? 袁桷:?延佑四明志?卷5?人物志楼?

1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15416页。?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6772,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宋刘克庄:?迂斋标注古文序?,?全宋文?卷329,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第125页。? 张智华:?楼崇古文诀三种版本系统?,?文献?季刊2001年第3期。? 张秋娥:?楼评点中的圈点符号及其修辞指向?,?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5页。? 李建军:?宋人古文选评之典范崇古文诀选评特色及价值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

15、2年第1期。? 罗书华:?中国散文评点“三宗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张智华:?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宁俊红:?20 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22年第11卷第6期。参考文献:【1】 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2】 童庆炳主编.文化与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22.【3】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22.【4】 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文学评论,19996.【5】 张智华.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6】 宁俊红.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22,116.【7】 祝尚书.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224. 宁俊红.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研究与理论的考虑.文学遗产,2022 3. 王水照,慈波.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复旦学报,202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