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41066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挖孔桩超深专项施工方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贵州建设有限公司目 录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工程情况22.1工程简介23人员安排33.1 施工人员组织33.2 施工机械安排3为了保证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且结合实际情况,施工期前除配置原有的风镐、空压机、钢筋加工机械、鼓风机、潜水泵与卷扬机外另增加与桩径相符的成品钢板护筒、水磨钻等机械设备。34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中的危害及相应措施3孔桩已全部开挖,部分孔桩已超过16米。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与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危害:3(1)、孔内塌方。孔内塌方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人员未下孔作业前或在孔内作业时塌方。3针对

2、下孔作业前塌方,项目部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应对施工作业孔桩周边进行检查,且对作业人员的弃土进行管理,严禁堆放在孔周边1米范围内。如需作业孔桩周边土层无明显裂缝,项目部管理人员方可允许施工人员下井作业;如发现作业孔桩周边存在明显裂缝,作业人员应对孔桩周边进行检查并排除相应的影响因素等待1天后仍无明显变化,方可允许作业。如发现下孔作业前已存在塌方需组织人员对塌方进行清理。4针对施工作业中出现塌方,施工作业人员在下孔作业时应对孔桩护壁进行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如无裂缝方可继续下孔作业。如在孔桩内作业土方无任何预兆出现的坍塌,孔口上部作业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且立即采取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但在

3、作业人员下孔作业前应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过程中起吊孔内泥土或不完整中风化石灰岩严禁超过吊装设备的起吊重量且不得高于容器设备以防起吊时坠物伤人。4(2)、孔内作业出现大量流沙。作业人员应立即出孔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对流沙进行处理。4项目部将已准备好的钢板护壁筒组织到施工现场,采用卷扬机(附图)起吊至孔内并安装好,安装好后采用有效措施将安装好的钢板筒锤击至流沙部位。45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保障措施76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97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专项安全保证措施107.1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108超深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161 编制依据及原则1.

4、1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107-2007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桩基

5、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14、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资料、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1.2编制原则(1) 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2)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3) 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4) 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

6、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5)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 坚持安全、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争创“六盘水市建筑安全文明工地”。2工程情况2.1工程简介兴文县光明新城中医院综合楼北侧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位于兴文县光明新城。本工程的建设单位为兴文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为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四川元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贵州建设有限公司。本工程

7、北侧紧邻玉屏大道,该道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 ,路基全宽21m ,道路边线距拟建兴文县中医院项目用地红线约8m,拟建建筑物距边坡上部1013m。根据场地工地质条件及边坡高度,可将治理工程范围分为两段。Z1Z6段为岩质边坡,坡高1.506.56m,场地平整后多为基岩出露,局部坡表分布黏土层;Z6Z8段为岩土混合边坡,坡高6.566.98m,场地平整后坡脚基岩出露,上部分布厚度不等的粘土层;Z8Z13段为红粘土土质边坡,坡高(基坑底至坡顶)13m8m,其西、南侧为中医院综合楼地下室车库,基坑深6.400m,土层由向东逐渐变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

8、7号的规定,开挖桩孔深度超过16m的桩属于超深人工挖孔桩基,施工现场已有部分孔桩深度已经超过16米。2.2 地形地貌与施工现状该场地属典型的喀斯特溶蚀槽谷地貌。以三叠下统嘉陵江组(T1j)石灰岩溶蚀槽谷,槽谷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平均宽约400m,槽谷内地势较平坦。场地位于东面山脚下,坡度828,场地内现有地坪标高413395m,最大相对高差18m。兴文县中医院综合楼北侧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目前A型桩、B型桩、C型桩均已开挖但部分桩开挖深度已超过16米,为了保证安全与施工质量特编制针对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专项施工方案。3人员安排根据我项目部人员设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及施

9、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配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 表3-1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一览表 序号姓名担任职务序号姓名担任职务1潘学忠项目经理7刘亚梅安全员2朱大良项目副经理8常 红造价员3王春梅技术负责人9吴 霞材料员4王 涛施工员5谭 勇质检员6张 剑安全员3.1 施工人员组织孔桩主要施工工种有孔桩开挖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以及其它配合工种,在各工种人员组织时,为了保证超深桩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我们全部选择具有丰富的相关施工经验的人员,特别是孔桩开挖施工人员。人工挖孔桩拟安排每24 个人开挖一个孔,其它各工种人员的具体数量根据施工需要统一安排而定。3.2 施工机械安排为了保证超

10、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且结合实际情况,施工期前除配置原有的风镐、空压机、钢筋加工机械、鼓风机、潜水泵与卷扬机外另增加与桩径相符的成品钢板护筒、水磨钻等机械设备。 4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中的危害及相应措施孔桩已全部开挖,部分孔桩已超过16米。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与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危害:(1)、孔内塌方。孔内塌方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人员未下孔作业前或在孔内作业时塌方。针对下孔作业前塌方,项目部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应对施工作业孔桩周边进行检查,且对作业人员的弃土进行管理,严禁堆放在孔周边1米范围内。如需作业孔桩周边土层无明显裂缝,项目部管理人员方可允许施工人员下井作业;如发现作业孔桩

11、周边存在明显裂缝,作业人员应对孔桩周边进行检查并排除相应的影响因素等待1天后仍无明显变化,方可允许作业。如发现下孔作业前已存在塌方需组织人员对塌方进行清理。针对施工作业中出现塌方,施工作业人员在下孔作业时应对孔桩护壁进行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如无裂缝方可继续下孔作业。如在孔桩内作业土方无任何预兆出现的坍塌,孔口上部作业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且立即采取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但在作业人员下孔作业前应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过程中起吊孔内泥土或不完整中风化石灰岩严禁超过吊装设备的起吊重量且不得高于容器设备以防起吊时坠物伤人。(2)、孔内作业出现大量流沙。作业人员应立即出孔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

12、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对流沙进行处理。项目部将已准备好的钢板护壁筒组织到施工现场,采用卷扬机(附图)起吊至孔内并安装好,安装好后采用有效措施将安装好的钢板筒锤击至流沙部位。如钢板护壁筒仍不能有效阻止流沙将采用有减水剂的C30混凝土进行浇筑填充。待混凝土凝固后2天再采取水钻对已凝固的混凝土进行水钻取出且将取出的混凝土进行吊装出孔并严禁超负荷或超载作业。在吊装转运混凝土前应设置防护板(详见附图)以防物伤人。(3)孔内作业高处坠物的安全措施孔桩作业区采取带警戒色钢管双护栏防护措施隔离,并设安全标识。地面孔口必须设护栏,高度不低于1200mm,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孔口机械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进入施工

13、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鞋,井口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和系保险钩,孔桩洞口应设置应急悬挂软爬梯,并随孔桩深度放长,供人员上下孔桩使用电动吊篮或吊笼等设施应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坠落安全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级上下,作业人员上下井时必须乘坐专用安全吊笼,不得随意攀爬护壁和乘坐吊桶(或土筐)、吊绳等方式上下井,上下孔桩必须有可靠的联络信号。挖孔桩作业人员下班休息前,必须掩盖好孔口,采用模板将孔口封闭围挡,模板必须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能力,确保人员不坠入孔桩内,发生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4)孔口与孔内机械伤害安全措施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施

14、工中,现场的作业人员都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机的轱辘轴、支架、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或土篮)、刹车制动等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防护措施是否安全到位和正确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向机电人员报告,并在修复及设备试运行正常完好后方准许正式使用。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钢丝绳卡是否设置三个,钢丝绳直径是否满足规范、标准要求,钢丝绳磨损是否超标,严禁提升机带病作业,严禁钢丝绳滑脱。严禁采用钢管,木头等作支架,砂袋等做配重而发生倾覆事故。 (5)孔内物体打击安全措施混凝土护壁浇筑前,应注意高出井沿(厚度与护壁相同),保护井口和防止物体滑落井内伤人。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堆放在离井

15、口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在井口周边1米范围内不堆放杂物,保持作业场所整洁,砼护壁不得放置与施工无关的工具和站人。孔桩口应该严格管理,每个孔桩口应设置高于地面30厘米的护板,防止地面石头或其他杂物等被踢入桩孔内。作业井口保证有人配合作业,不得随意变换。孔桩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绝缘胶鞋、孔桩口与下部作业人员应有可靠的联络设施。当井下有工作人员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状况,并做到井下人员轮换作业,地面孔口作业人员需待井下作业人员上返回地面后方可离岗。利用提料桶运土时必须保证钢丝绳与提料桶之间三个绳卡正确固定,并采用保险钩,防止提料捅滑脱,严禁使用开口销。提料桶采用电动绞架提放时,上下对准桩孔中心,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提升设备超载运行,上下班前对提升架及轨道进行检查,工作时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找出原因,认真检修,不准带病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