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409100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藻类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藻类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一、引言我国是个多湖泊国家,大于lkm2的天然湖泊有 2300余个,湖泊总面积为70988km2,总贮水量为 708亿m3,其中淡水贮水量为225亿 m3,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具有水利防洪、通水供水及气候调节等多种功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因此,湖泊水资源与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但自 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加之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将湖泊用作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受纳场所和农业灌溉退水的归宿,最终导致了许多湖泊水体污染及富营

2、养化。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4年监测的 27个重点湖库中,满足II 类水质的湖库 2个,占75;类水质的湖库 5个,占1 85;类水质的湖库 4个,占 148;V类水质湖库 6个,占 222:劣 V类水质湖库 lO个,占 37 0。其中“三湖” ( 太湖、巢湖、滇池 ) 水质均为劣 V类,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大型湖泊如太湖、巢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因富营养化和水污染严重,导致一些水域已经失去其资源价值,无法利用,且情况仍在恶化,因此湖泊的治理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的污水处理工艺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相关的工艺。这些在工艺上各具特色的处理系统有一个共同

3、的特征,即都需要比较繁杂的设备,较高的日常运行费用,复杂的管理维护操作,并且对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十分敏感。因此,研究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成为必然。而此时藻类便得到了科学家、学者们的亲睐。一、藻类的介绍藻类泛指具同化色素而能进行独立营养生活的水生低等植物的总称。是一类( 有些也为,如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一些藻类与其他真核生物一样有,有具膜的液泡和( 如线粒体 ) ,大多数藻类於生活过程中需要。用各种分子( 如叶绿素、等 ) 进行光

4、合作用。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由藻类进行,据信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上藻类在创造富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有3万种左右。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不仅能生长在江河、溪流、湖泊和海洋,而且也能生长在短暂积水或潮湿的地方。从热带到两极,从积雪的高山到温热的泉水,从潮湿的地面到不很深的土壤内, 几乎到处都有藻类分布。 大多数藻类都是水生的, 有产于海洋的;也有生于陆水中的淡水藻。在水生的藻类中,有躯体表面积扩大(如单细胞、群体、扁平、具角或刺等),体内贮藏比重较小的物质,或生有鞭毛以适应浮游生

5、活的浮游藻类;有体外被有胶质,基部生有固着器或,生长在水底基质上的底栖藻类;也有生长在冰川雪地上的冰雪藻类;还有在水温高达 80以上温泉里生活的温泉藻类。藻体不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藻类也很多,其中有些是藻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的气生藻类;也有些是生长在土壤表面或土表以下的土壤藻类。就藻类与其它生物生长的关系来说,有附着在动、植物体表生活的附生藻类;也有生长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内生藻类;还有的和其它生物营共生生活的共生藻类。总之,藻类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几乎到处都有藻类的存在。因此,将藻类应用到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环境净化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与研究空间。二、藻类

6、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1. 蓝藻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1)吸收重金属1996年美国的 Erbe等将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与报告基因ca t 融合后转入聚球藻中,提高了对重金属 Cd2+ 的抗性 ;小鼠金属硫蛋白和人肝脏金属硫蛋白已经分别被转进鱼腥藻 PCC 7120和集胞藻 PCC 6803中并成功表达 , 可用于改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域并回收贵重金属离子。研究发现蓝藻基因组中的植物螯合肽合酶基因编码的植物螯合肽在对重金属解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将此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可以有效保护大肠杆菌对抗高温、重金属、高盐、杀虫剂和紫外线等的伤害。目前已有一批重金属抗性基因在

7、细菌中表达成功, 如汞操纵子基因、镍转运蛋白基因、汞转运蛋白基因等。这些基因工程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明显增强,其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吸附能力也有显着的提高。2) 降解农药鱼腥藻 PCC7120可以降解卤代化合物林丹( 六氯环己烷,六六六 ),转有来源于pseudomona spaucimobilis 的linA 基因 ( 控制林丹降解的第一步 ) 的鱼腥藻 PCC 7120降解林丹速度加快 , 并且降解受 nir 启动子的调控。另外 , 表达 42氯苯羟化酶的鱼腥藻 PCC7120 能降解 42氯苯和 42碘苯 28 。有机磷杀虫剂也可以被蓝藻降解 , 甲基对硫磷在有氧、光合条件下可以被鱼腥藻PCC

8、 7120还原转化。因此利用转基因蓝藻解决农药污染成为有希望的途径。1996 年日本的 Suzuki 等把真养产碱菌 (Alca ligenes eurtrophus)的羧丁酸聚合酶基因转入聚球藻 PCC 7942中表达后 , 催化合成的聚羟丁酸( PHB)是制造可降解塑料的原料。近年来 ,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上海师范大学和有机化学所合作, 把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 Calvin 循环中三个酶 : 果糖 1, 6 二磷酸酶、果糖 1, 6 二磷酸酯醛缩酶 (ALD ) 和丙糖磷酸酯异构酶 (TPI) 的基因转入鱼腥藻 PCC7120中表达后 , 明显的提高了吸收和同化 CO2 的能力 , 希望以后

9、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中发挥作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 因此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传统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 生物燃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燃料包括用生物体生产氢气、甲烷、乙醇、生物柴油等 , 其中氢气由于燃烧产物是水而成为最清洁的生物燃料。目前为了应对能源危机 , 一些科学家正在寻找产氢的生物来制造清洁能源氢气 , 蓝藻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应用蓝藻产氢还处于研究阶段 , 一方面是继续筛选产氢率高的突变株 , 另一方面就是有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产氢相关酶基因进行改造 , 从而改进生物产氢系统 , 使蓝藻提供大量的清洁、高效的理想能源。2.A /O

10、 + 硅藻强化新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1) A /O + 硅藻土水处理新工艺介绍A /O + 硅藻精土强化新工艺是利用硅藻土处理技术对传统A /O 工艺的改进。用硅藻土处理池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 首先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 降低了占地和投资 ; 其次 , 不仅发挥了硅藻土物化处理的作用, 还充分发挥了微生物载体的作用, 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 再次 , 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可通过硅藻精土处理池的自动排泥系统排出。与传统的 A/O工艺相比 , 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低、占地面积省等优点。风机硅 藻混合液回粗集细沉厌好中硅消排污藻格水格砂氧氧间毒放污 泥回土栅渣栅 渣 外砂剩 余污污污污砂

11、 外水泥泥泥分脱栅 渣外图1典型的 A /O + 硅藻精土强化新工艺流程框图传统的 A /O 工艺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划分为厌氧区和好氧区 , 只设一个终沉池 , 碳源物质由污水提供 , 既节省了外加药剂 , 又利用了反硝化过程去除了一部分污水中的有机物 , 节省了能耗。虽然 A /O工艺在去除有机物的时候能一定程度上去除磷氮 , 但很难同时取得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 而且反应池容积较大 , 投资费用较高。而当 A /O 工艺与硅藻精土结合成一个组合工艺 , 就弥补了双方的不足。2)A /O + 硅藻精土强化新工艺的作用原理A /O + 硅藻精土强化新工艺通过硅藻精土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利用硅藻精

12、土处理系统具有的絮凝、吸附和过滤等功能,提高了对 CODcr ,BOD5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及脱氮效果;硅藻土回流至生化池后, 由于硅藻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多孔生物载体, 多种微生物大量富集和挂膜在硅藻土上, 进一步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 硅藻精土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 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附着生长的空间;采用硅藻土处理池取代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 表面负荷提高近一倍 , 并提高了泥水分离的处理。目前 A /O + 硅藻强化新工艺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在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领域中备受关注。3)取得的成果随着 A /O + 硅藻土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不

13、断成熟, 考虑到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普遍现象以及缺水地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水回用的迫切需求 , 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和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永城市污水处理中心环保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论证 , 于 2007 年提出了在该工艺中用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悬浮填料取代原有的悬挂纤维填料 , 就是生物浮动床 (MBBR工艺 ) + 硅藻精土强化工艺 , 它是 A /O + 硅藻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延伸。目前生物浮动床 (MBBR工艺 ) + 硅藻精土强化工艺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本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处理效果稳定、 效率高 ;(2) 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强 ;(3) 占地面积小 ,

14、投资省 ;(4) 能耗低 , 运行费用低 ;(5) 自控水平高 , 管理要求低 , 维护简便 ;(6) 该工艺生化部分可采用全地埋式布置 , 故冬季低温对处理系统影响程度小 , 加上硅藻精土的作用不受温度的影响。 因此处理系统可以确保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处理效果。(7) 出水水质好 , 经过滤、 消毒后可以作为中水回用于工厂生产用水、 道路冲洗、农田灌溉和绿化。(8) 可根据进水水质浓度的高低和水量的大小调整运行方式, 降低运行费用。3、川蔓藻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3】大量的生态学研究已经表明以川蔓藻种群为建群种的海草床对于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川蔓藻具有较好的净化水体的功能。它通过与浮游藻类争夺水体营养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