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中的“弱势群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40879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中的“弱势群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中的“弱势群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中的“弱势群体”(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中的“弱势群体”今日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引发我的好奇心,我迅速点开链接,查看了这条以“官员逃离 官场”为标题的短新闻.当几近所有的人都在用仇恨的眼神怒视官员干部、蔑视官场腐败时,那些处在“鲜为人知” 的位置上的普通公务员不禁黯然神伤,心中为自己打抱不平,无奈现实压力大,不得不以跳 出官场,远离是非之地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仅有的自尊心和羞耻心。这难免会引发舆论质疑, 为何诱人的“金饭碗”“铁饭碗”,如今却成了 “烫手的臭饽饽” ?公务员“忍痛割爱”,逃 离官场,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最近,半月谈记者针对“逃离”官场的官员进行了访谈,控出其中的“事实真相”:一些人 是官场竞争失利后无奈

2、退出,一些人是对官场潜规则难以容忍主动撤离,一些是现实主义者 的功利比较,还有则是理想主义者内心的选择。当然,这其中不乏有几者兼顾之人。这官场上“黑白”对比分明的现实,不禁引发我们思考:官员是否就应该被“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地蒙上“贪官污吏”的丑名?普通公务员真实版“窦娥冤”,究竟该谁为其主张 正义?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对待“官员”“官场”的问题上,极应保持理性的头脑,切不可犯 激进或“一竿子打死一批人”的错误。诚然,中国现今的官场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官员腐 败、素质下降的状况仍然“根深蒂固”,但是我们也应冷静地去“关照”社会大趋势下的那 个小群体一一普通公务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社

3、会的一个“暗角”,真正“贪官污 吏”所表现出来的“仗势欺人”“急功近利”使得社会大探灯遗漏了角落里上演的痛苦与挣 扎。正是由于“势力范围小”,受关注程度低,他们才沦为被社会所不耻的“弱势群体”。让好人变坏最快的途径就是把他纳入坏人的行列。对于“权势有限,财力不足”的普通公务 员来说,当自己一心只想为民服务的愿望,廉洁自爱的品质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苦苦经 营的“名声”无人问津时,也不免催生仕途不顺、逃离官场之意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徒”,普通公务员也是人,也得为生计奔波,如果他们的工作不能得到百姓认可,那么 心中仅存的道德信念被击垮之后,贪念的滋生肆掠、道德的沦陷也就成了必经之路。就像后汉书中所言: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其臭,亦与之化矣。“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唯有入百姓之“香室”,方可亘古长香, 此时物质的诱惑则是万万无法与精神认可相提并论的。若普通公务员“廉洁奉公”的想法被 百姓无情批入“贪官污吏”一派,人们提及公务员或干部,最直接的评价就是“贪”,那就 不能怪“久居鲍鱼之肆”的公务员走“歪路”了。所以,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是急需要“正能量”的,尽管一件件黑暗的官案被频频揭露, 但也不该“牵一发而动全身”,埋没“清官”的“金字招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