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407656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十四》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十四(P64P66)编写意图(1)练习十四共安排了15道习题,用以协助学生巩固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竖式及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2)第1题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给面包装袋为素材,利用平均分中的“包含”的情况,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开放性,学生能够自选一种装法圈一圈并列出算式。同时,这道题也将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表征形式放在一起,利于学生的理解,并进一步感受商和余数的名数的不同。(3)第2题借助有趣的3个小刺猬分山楂的情境,利用平均分中的“等分”,深化学生对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到商和余数的名数的相同。(4)第3题重在巩固学生

2、对除法竖式的掌握和理解。教材同样是借助分棒棒糖的操作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为突出对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巩固,也为了分散练习的难点,教材将商写了出来,使学生的注重重点放在对竖式中各个数的含义的理解上。教学建议(1)进一步通过几种表征的转换促动学生理解。第13题都是根据文字的意思先实行操作,然后把操作的结果填在括号中,最后完成有余数除法的横式或竖式的书写,包括了多种表征方式的转换。练习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个点,如能够让学生边圈(或分)边说边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操作、文字、横式或竖式所表达意思的统一,理解本质。(2)在交流中获得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的深入理解。练习时,能够先让学生自己做一做,然后在小

3、组里说一说,最后再实行全班交流。这样能够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增加理解的时间。(3)注意把握教学的深度。至此为止,学生对于结果的得出都是通过平均分物操作得到的,如果需要补充练习,也应注意到这个点。抽象的计算练习是后面的学习内容。编写意图(1)第4题是针对试商的准备性练习。以“卡片上最大能填几?”的形式表现,要填出卡片上最大的数。这就需要学生想乘法口诀找出:哪一个数与给出的数相乘的积最接近(“”或 “”)另一侧的数,如657,就想得数和57最接近,但又比57小的6的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符合题目要求,就填9。而这样的思路和想商的思路一致的,所以是求商的准备性练习。(2)第5题和

4、第6题是针对试商的巩固性练习。题中并没有留出写完竖式的空白,意在专门突出对试商方法的巩固。其中,第5题以“某数里面最多有()个另一个数。”并辅以竖式的形式表现,需要学生利用除法竖式试商;第6题则直接以除法竖式的形式表现,让学生实行试商的练习,只不过里面还混合了表内除法的计算,需加以注意。(3)第7题是辨析题,让学生判断找到的商是否合适,并加以改正。这种题目是在学生对试商的方法初步掌握之后出现的,既巩固试商的方法,要求学生会熟练地使用,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辨别水平。教学建议(1)增强常规性训练,为试商作好铺垫。为突破教学难点,能够每天抽出510分钟,实行类似于第4题的训练。因为这

5、里是首次出现这样的题型,所以应先让学生看懂题意,如657,能够让学生先想一想卡片上能填几,再判断卡片上最大能填几。(2)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练习的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搜集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困难点,并实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医疗诊所”我是快乐的小医生”啄木鸟吃虫子”等戏,让学生实行思考、辨析,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3)明确计算要求。计算时应要求学生认真、准确,不对速度提出过多要求,不要强调又对又快。编写意图(1)第9题以有趣的形式实行除法计算的混合练习,既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又包括表内除法。重在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逐步形成计算水平

6、。(2)第10题以题组形式表现,除巩固计算之外,重在让学生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和下面乘加算式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渗透了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检验方法。(3)第11题重在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继续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检验方法。尤其是第(2)小题。(4)第12、13题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但都给出了算式,只让学生填写商和余数,重点还是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练习,同时继续巩固其他相关知识。(5)第14题让学生根据除数确定最大的余数,巩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答案唯一,是7。(6)第15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这是一个开放题,有多个答案。解题时需要综合使用有余数除法的

7、相关知识,并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教学建议(1)重视渗透检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的题目。如第10题,可先让学生计算,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的得数即是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感受检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再将此方法使用到第11题中。(2)重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和意识。完成第15题,需要把握住两个关键:一是利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确定除数;二是利用第10题发现的“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当余数是1时,除数可以分别是2、3、4、5、6、7、8、9,进而再确定被除数,从而解答出整个题目。答案如下:当除数是2时,被除数为26113;当除数是3时,被除数为36119;当除数是4时,被除数为46125;当除数是5时,被除数为56131;当除数是6时,被除数为66137;当除数是7时,被除数为76143;当除数是8时,被除数为86149;当除数是9时,被除数为96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