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40534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课题组 漓江徒步旅游是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对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漓江旅游乃至整个桂林的旅游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市委和市政府十分关注、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成因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广西旅游的生命线,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从杨堤乡到兴坪镇漓江段的奇山秀水则是这道靓丽风景的精华。如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大河北风光、美国总统之旅渔村、桂林老八景之一浪石等著名景点尽在其中。近年来,由于锦绣风景的魅力诱惑和人们生活

2、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杨堤乡到兴坪镇的漓江徒步游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漓江沿岸进行徒步一日游或多日游。目前,漓江徒步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步行撑竹筏,绝大多数采取这种形式徒步游漓江;二是步行乘游船,只有少数人,如最近深圳组团采取“徒步一小时,亲密接触漓江”方式游漓江。漓江徒步游的路线主要有四种,一是从桂林乘车到杨堤乡,从杨堤乡到兴坪镇,二是从桂林乘车到草坪乡冠岩,从冠岩到兴坪镇,三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冠岩,四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杨堤乡。 自去年夏天以来,徒步游览漓江的游客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估计,节假日每天达到五、六百人,多时甚至达到上千人。今年“

3、非典”期间,漓江徒步游的必经路口和渡口封禁,竟有人偷偷地爬过石山游过漓江去实现目的。“非典”解禁不久,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组团350人来桂林徒步游漓江。近几年,兴坪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8万人次。漓江徒步游为什么越来越火暴。主要原因: (一)旅客的多样化需求。置身山水,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现已成为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一个热点。另有乘游船游过漓江的游客感到漓江美不胜收,但不尽兴,很不自由,于是想投身漓江,亲近漓江,走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画意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交融、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情感。 (二)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促成。据初步预算,开展漓江徒步游,杨堤、兴坪乡镇每年

4、分别可以增加收入约1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约50人。为了加快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沿途两个乡镇都成立了旅游站(至少有两个编制),具体负责旅游工作,如兴坪镇通过出黑板报、张贴标语、印发旅客须知等多种形式给徒步游提供、创造条件。兴坪镇为丰富徒步游内容,还投资1多万元在途中开辟了莲花洞景点。为了提供游客江岸徒步游交通方便,两乡农民在沿江准备了00多条竹排,有的码头如兴坪镇老村头一处就有17条。杨堤乡政府为了方便游客和安全,取缔手摇渡船,成立宏杨船队,渡运客人,并在下龙设有休息站;兴坪镇2艘圩客船都走上了经营正轨。沿途不少农民自发搭建亭篷搞餐饮,改造民房做旅社;村集体集资硬化道路,分工专人清扫;更有头脑灵活

5、的商农从周边岩洞取五彩石制成颇有吸引力的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在路旁叫卖。 (三)媒介大力宣传。如广东深圳特区一家名叫“驴友”的网站、南方周未.新闻周刊等媒介向游客专门介绍了风景如画的漓江和徒步游览漓江的感受,并特别推介从杨堤乡到兴坪镇3多公里长的漓江最为精华的景区,极具感染力地宣传漓江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颗明珠瑰宝,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峭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是世间著名的风景江河。徒步漓江,治性陶情,弃俗绝尘,赏心悦目,令人神往。 (四)旅行社的炒作。如青岛动力巅峰户外俱乐部在网上推出行程7天的“梦幻漓江阳朔徒步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传

6、统的游览漓江方式改变为乘船与徒步相结合,作为一个品牌与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的三个旅行社合作,由于这种新游览方式与深圳游客喜欢亲近自然的心理极为合拍,故能立马成行,一呼百应。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方式,尽管迎合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能给沿江农民群众增加一些经济收入,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严重。安全是任何一种旅游方式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徒步旅游同其他旅游方式一样,要确保游客的各项需求和游览的安全有序,必须具备游览的基本条件,而目前漓江徒步旅游线路(杨堤兴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尚不能满足游客游览的安全要求。具体表现在:一

7、是没有一条象样的徒步游道路,游客走在陡峭狭窄的田间、山间羊肠小道或没有护栏的河堤上,很容易出现摔伤、扭伤、坠河等安全事故;二是没有固定的码头。除兴坪和杨堤渡口有两个简易的固定码头外,沿途两次渡江都没有固定的码头,游客渡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给竹筏或渔船违规载客提供了市场。漓江徒步旅游兴起以来,由于有利可图,到今年4月份,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 杨堤到兴坪段仅公里的漓江上就有持证渔船40多艘,另有大量的无证渔船,还有竹筏10多张。目前每天在江面上违规载客的渔船或竹筏多达100多艘次,已出现过多次翻沉事件,既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又严重影响了漓江游船的正常、安全运行。三是没有机动渡

8、船。游客从杨堤徒步到兴坪,必须四次渡江才能完成整个行程,目前使用的渡江工具绝大部分是陈旧、破烂的非机动船只或竹筏,游客渡江既不方便更不安全;四是无安全救护设施。漓江徒步游线路长、行程复杂、游览随意性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鲜的刺激或满足探险的心理需要,在开展诸如登山、攀岩、游泳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溺水、抽筋、摔伤、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护,其后果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管理严重滞后。由于漓江徒步旅游正处于自发兴起的阶段,目前既无专门机构也无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分散、随意的无管理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徒步旅游的方式、前

9、景、影响等尚未进行论证,给予明确的定性,有关职能部门因为既无法律依据又无政策依据而无法介入管理。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交通、旅游、环保、林业、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及相关县乡政府密切配合,协作管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性机构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对徒步旅游进行综合管理。三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致使各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对待徒步旅游问题上各自为政,旅游部门和相关县乡对徒步旅游持支持态度,近期还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徒步旅游活动,但对如何加强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县乡政府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交通部门

10、由于所承担的责任比较直接,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受职能权限的制约,许多问题想管而管不了;林业、环保、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对徒步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基本上没有介入管理。如果继续开展徒步旅游,而这种无管理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带来安全、环保、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隐患,甚至对漓江旅游将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水是漓江的灵魂,那么生态环境就是漓江旅游的生命线,因此,开展任何一项与漓江有关的旅游活动,都必须以保护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以来,由于游客的不断增多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严重滞后,

11、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植被遭到破坏。由于徒步旅游线路的不确定性,游客游览随意而分散,致使沿岸植被被践踏、树木被折伐、花草被采撷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漓江生态雪上加霜;二是垃圾污染严重。由于徒步旅游的特殊性,大部分游客自带食品、饮料,而沿途没有设立垃圾投放点,致使游客随处乱丢垃圾,江面上、草丛中、沿途路面到处散落游客丢弃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纸、饮料瓶、胶卷盒等废弃物;三是存在火灾隐患。据林业部门介绍,漓江两岸属石山区,植被水份少,树木生长缓慢,一些徒步游客经常在河滩、沿岸上搞烧烤,一旦发生火灾,灾后植被恢复将需要100年以上。 三、几点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是在漓江风景区内发

12、生的旅游行为,必须把其可行性放在漓江风景区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也就是说,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必须符合漓江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必须有利于漓江风景区建设与保护,有利于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必须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更是如此。漓江是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漓江的资源优势更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和不懈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目前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格局,这对于漓江旅游甚至

13、整个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然而,长期以来,也有一些部门、一些县乡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出发,认为漓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个别学者认为利用率还未到30。正是在这种观点和局部利益激发了一些主体对漓江资源的开发冲动,而徒步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冲动的产物。从表面上看,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确能够给沿江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农民群众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实惠。但从深层次看,漓江徒步旅游实质上没有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支持开展徒步旅游的有关部门和县乡,应该说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是局部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注重的是些微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

14、效益,只重开发而轻保护。因此,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低层次、粗放型的资源开发。首先,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徒步旅游是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不存在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也一般自带消费品,因而游客在沿途乡村的消费十分有限,据统计,目前人均消费尚不足1元,即使双休日游客人数达到1000人次,其总收入也不会超过100元,这个数字就当地群众而言,是比较可观的,而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对县乡财政而言,其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对景观的破坏性较大。徒步旅游一旦开展起来,必然会出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有个别村民在岸边自

15、行搭建了一些摊篷,这些摊篷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不仅未给周围景观景上添花,反而破坏了周围景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了漓江风景区的整体形象。由于漓江风景区是一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近期我市正在努力争取将漓江风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任何有损于漓江风景区整体形象的资源开发,都将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内一些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区如四川省的九寨沟、湖南省的张家界等,由于盲目开发影响了整体形象而受到了“黄牌警告”,我们决不能为了丁点的蝇头小利而重蹈他们的覆辙。 (二)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游览的统一管理。目前漓江游览所实行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是经过近3年

16、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漓江游览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确保了漓江游览的安全有序,提升了漓江游览管理的水平,维护了漓江旅游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较好地整合了漓江的旅游资源,规范了漓江资源的开发行为,确保了漓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漓江航线先后被评为区级、国家级文明航线,并通过了iso900、iso101、oha18001三项认证。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这一目前最好的管理模式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对漓江游览统得过死,游览方式过于单调,不利于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不利于充分发挥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因而极力主张变革现行漓江游览管理模式,放开漓江游览管理,开辟分段游、徒步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漓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