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0303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南翼半岩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寿区凤城镇复元黄山煤矿掘进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编号:黄山煤矿【2011】掘第01号工作面名称:+21m南翼半岩运输巷(21半岩-1)编 制 人: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矿(井)长: 批准日期: 2011年3月10日执行日期: 2011年3月25日会 审 意 见会审人职务会审人姓名签字年月日矿 长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科科长掘进队长掘进班长运输班长计划与供应科科长同意本规程内容,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在施工过程中,各级提升暗斜井“一坡三档”必须完善可靠。二、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特别是放炮后,进入掘进工作面开始工作前,必须先行排矸;加强

2、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防止发生顶板事故。三、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和监控系统管理,确保不发生瓦斯窒息事故。四、斜井提升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在确保无人员上下时方能提、放车辆。五、贯彻本规程时要将与工作有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内容一并传达执行。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一、巷道名称+21m南翼半岩运输巷,简称21半岩-1。“21”代表+21m水平阶段,“1”代表南翼。二、巷道的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按照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的要求及本矿的采掘布置,所掘巷道属矿井技术改造井巷工程中+21m水平的准备巷道(为+50m+21m回采作准备)。21半岩-

3、1其主要用途是: 承担起+21m水平南翼运输、进风、排水、避灾线路、敷设管线等任务。同时作为下一水平0m生产的回风巷。巷道设计长度为305m(至南翼井田边界保安煤柱),设计坡度3,沿煤层半岩掘进,支护方式为料石发碹。铺设单轨,轨型15kg/m,600mm轨距,木轨枕。每间隔100m一双轨道汇车场,作为轻重车辆调车线。服务年限为矿井整个开采期间服务。按照本矿的采掘布置,所掘巷道于2011年3月动工,预计在2012年6月结束掘进巷道的施工。三、巷道布置平面图21半岩-1位于矿区南(S)翼,开口于+21m 南翼运输巷510m处,向南掘进至矿井井田边界。巷道开口标高为+21m,以3的正坡度、方位角N2

4、30E 的方向向南堀井。开口点的坐标为:X=3296563.644,Y=36415408.663,Z=+21m。所掘巷道布置平面图详见图1-1-2。 图1-1-2 设计21半岩-1布置平面图 1:2000第二节编写依据一、设计及审批资料(1)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复元黄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2)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复元黄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批复。二、地质资料(1)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复元黄山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报告;(2)矿井建矿以来开采揭露的地质资料。三、矿压观测资料根据矿井开采以来的矿山压力观测结果,矿井煤岩层无底鼓和冲击地压显现。四、其他技术规定(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2)煤矿防治

5、水规定;(3)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5)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8)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9)关于发布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10)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安监总煤装200849号);(11)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安监总煤装201117号);(12)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

6、、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5号令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14)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小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1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县小煤矿和市属国有煤矿开展瓦斯集中整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两个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552号)。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巷道对应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巷道对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详见表2-1-1。表2-1-1巷道相对位置及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

7、影响水平+21m水平巷道标高底板起点:+21m底板终点:+22.5m地面标高最低:+175m;最高:+310m井下标高+21m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掘进工作面(起掘点)标高为+21m ,与地面相对映位置标高为+310m;工作面终点标高为+22.5m,对映地面位置标高为+175m,分别相差289m、152.5m,对地面影响微弱,不会造成地面塌陷。对应区域内老窑及其他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该矿南邻长江水体,长江距井口位置距离2000多米,从80年代建矿以来,未发现长江水对该矿的任何威胁。矿井南翼相邻原铁厂村幸福煤矿,幸福煤矿的最低采高为+185m,多年来,未发现有浸水,透水现象。对应区域中没有建、

8、构筑物,对工程没有影响。二、巷道毗邻关系、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21半岩-1开口点与+50m南翼回风巷平行,垂直距离29m,水平距离101m,对工程施工没有影响; 21半岩-1掘进区域无采空区,不存在采空区对巷道施工的影响。三、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掘进施工区域不穿过采空区,且巷道距采空区的距离较大,最小垂直距离29m,水平距离101m,不存在采空区水、火、瓦斯对施工的影响。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赋存特征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见图2-3),现由

9、新到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零星分布于斜坡中下部地形较缓地带,厚度02m。(2)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区内出露厚度约240m,主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3)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与上覆统珍珠冲组呈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在矿区内出露不完整,仅在黄草峡背斜轴部出露上部地层,地层厚度约226m。根据黄草峡背斜西翼普查地质报告、长寿县东山煤矿延深地质报告,须家河组分为上、下两个亚组,下亚组(T3xj1)也称为“下煤组”,相当于邻区划分的一、二、三段;上亚组(T3xj2)也称为“上煤组”,相当于邻区划分的四、五、六段。上亚组(T3xj2

10、):区内厚度平均54m。根据岩性和含煤性,分为两个岩性段。上段:上部为浅灰、灰白色,风化后呈黄色的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下部含菱铁矿结核及煤屑,厚度一般为40米左右。 下段: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炭质泥岩和薄煤层,厚度13.05.5m,含薄煤层37层。正连煤层位于其底部,煤层厚度一般为0.180.35m,平均厚约0.30m,为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中连(二连)煤层位于中部,下距正连煤层4.60m,煤层厚度一般为00.15m,不可采;上连煤层位于本段顶部,煤层厚度一般为0.100.40m,平均约0.25m,局部可采。矿井占用和开采正连、上连煤层。下亚组(T3xj1):

11、平均厚度172m。矿区内出露不完整,仅有少部分出露。岩性为灰白、浅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呈中厚层状,间夹有透镜状砂质泥岩。底部有厚约5m的黄灰、灰黑色页岩,含煤线02层,煤厚00.15m,不可采。根据岩性分为两个岩性段:上段:厚度约169.0m。灰白、灰绿、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少许透镜状薄层浅灰色砂质泥岩,偶含菱铁矿结核。下段:厚度约3.0m。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含薄煤层或煤线02层,煤厚0.100.20m,当地俗称“烧炭”,无开采利用价值。详见黄山煤矿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插图2-3)。(4)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上部为黄灰色泥质灰岩,下部为青灰色灰岩、泥质灰岩。雷

12、口坡组和须家河组之间呈假整合接触。但矿区内未出露。二、煤层及煤质1、煤层矿区内可采煤层均位于三叠系须家河组上亚组(上煤组),含有上连、中连、正连共3层煤层,均属于极薄煤层。在本矿开采范围内仅正连煤层可采,上连煤层局部可采,中连煤层一般不可采。矿井占用和开采+3040m标高之间须家河组内的正连和上连煤层,煤层赋存层位较为稳定,总体来讲厚度变化不大。现将煤层特征简要叙述如下: 上连煤层: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上亚组下段顶部。上部直接与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顶板接触,下距正连煤层约9m。上连煤层为局部可采的极薄煤层,煤层厚度一般为0.100.40m。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可采区域主要位于井筒附近的浅

13、部和南翼,煤层厚度0.100.40m,平均厚度约0.25m。顶板: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质地坚硬,厚度大于30m。底板:灰黑色泥质砂岩,顶部夹煤线。厚度4.0m左右。在矿井北翼(主要为C-C剖面以南的区域),经矿井揭露煤层厚度变薄至0.10m左右,大面积薄化不可采(也为原占用储量报告圈定的不可采区域)。正连煤层:正连煤层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上亚组(T3xj2)底部,上距上连煤层约9m。正连煤层为矿井主采煤层,煤层厚度0.180.35m,平均厚约0.30m。煤层厚度较稳定,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直接顶:灰黑色泥岩,厚0.250.7m,工程稳定性较好,易于管理。局部地段变薄为0.1m

14、左右厚的炭质泥岩伪顶,随煤层的开采而垮落。老顶:深灰色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细砂岩,厚2.254.7m,较坚固、稳定。底板:直接底为灰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夹煤线厚0.130.05m。老底为深灰色细砂岩及泥质砂岩,质地坚硬稳定。矿井开采范围内正连煤层基本全区可采,但局部仍存在薄化不可采区域。 2、煤质正连、上连煤层均呈黑色,玻璃光泽与油脂光泽,断口呈参差状,条痕为黑色,硬度1-3,性脆。具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煤层中有少量的黄铁矿结核及黄铁矿晶粒,偶见有方解石细脉穿插其间。煤岩类型为亮暗煤型。呈灰黑色,变质程度高,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条带状构造。正连煤为中灰中硫中热值煤,上连煤为高灰中高硫中热值煤。煤种:正连煤为肥焦煤或焦煤,上连煤为肥煤。但由于煤质较差,一般仅作动力用煤使用。矿井主要煤质指标见表3-1。 主要煤质指标表 指标种类水分Wad(%)灰分Ad(%)挥发份Vd(%)全硫St.d(%)固定碳(FCd;%)胶质层厚度Y(mm)发热量Qgr.v.d(MJ/kg)正连煤层1.2826.422.891.2452.631824.481539.5上连煤层0.732.962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