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40146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02班暑假学俱乐部阅读内容1.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 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 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天气也格外冷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我早早 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 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 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 这样冷的天, 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 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

2、腰跑去。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 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 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 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张老师。他吃惊地抬起头 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我 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做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 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张 老师窗口的灯光却

3、无论风霜雨雪, 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他是在用青春和 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喜欢()前进()寒冷()急忙()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分外()吃惊()明亮()往常()3、给文章第3自然段前部分加上标点。3分4、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序号上打J)2分(1)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为张老师送柴,说明我尊敬关心老师(2)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说明张老师忠诚于党的 教育事业。5、摘录文中具体描写张老师冬夜冒着严寒为学生批改作业的一句话。圈出文中反映张老师冷得厉害的词语。2分6、理解句子的含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

4、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难受是因为()a、张老师冷得厉害。b、张老师工作到深夜,实在太辛苦了。c、张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那么恶劣,工作却那么辛苦,会把身体搞垮的(2)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文章写这一句是为了说明()A、我毕业离校已有多年。B、张老师教出了许多学生。C、张老师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D、在漫长的岁月中,张老师培养了一批批学生。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本世纪初, 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世界上到处引种,成为栽培面积扩大的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

5、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 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在一百天 以上的地区,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 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 青、褐、黑和双色五种。子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只有四、五克,大 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花多在上午 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1、 “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应选括号中的字。2、 “大豆的花多在上午 8-9点钟开放。”中的多是不能改成都的,因为3、 对“大豆

6、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一句,有 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8-9点钟”最多只有一个小时,怎么能说开放“一个多小时”呢?B8-9点钟”是指花初开的时间,“一个多小时”是指一朵花开放的全部时间。4、明明说大豆的花“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又说“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 半个月” ?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5、文中在说明大豆“子粒大小差别很大”时,用了 和 种说明方法。(2分)3、一声尖响“咔嚓一一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 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 幸好没伤人。一阵忙乱之后,就听

7、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 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 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 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 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 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一一”,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 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 “唷一一”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

8、,笑得弯了眉毛。“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雨停了。大汉回答。“那就好。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 ”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 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选自小

9、小说伞)1 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2.本文以 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的事。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姑娘却朝“大汉” “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 4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答: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一个部分。6. 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 4、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 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

10、, 那里开满着 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 (y 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 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 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 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

11、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 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 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 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 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 有 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 望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 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 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 衣裙,在学

12、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 梦是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 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 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妈妈站在 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 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 “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 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 并写 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

13、n引)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 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蓝天下, 一群群孩子, 明亮的双眸, 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 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轻(y ing)娇(n en)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答:3 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4 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 关。妈

14、妈这样做的用意是:。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答:7 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答:5、小院吟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 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 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 ”说得大伙直乐。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 像一只刚出壳

15、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 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 也使我稚 嫩的心成熟起来。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 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 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 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 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 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 今忘不了。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 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