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40139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人记事阅读练习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开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冲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2、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群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展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淘汰 交口

3、称赞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答复。问题: 答复: 4、仔细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6、 写出一个爱国名言。二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

4、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慎重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慎的音序是 ,部首是 ,“慎重的意思是 。3、为什么说“我是幸运的?4、读了

5、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爱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呢?这两种爱有什么作用?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含义最为深刻,找出来画“ 。三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出色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

6、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思念。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3、根据文章答复以下问题。1郑板桥一生出色的成就是 。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

7、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 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时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师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演讲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教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

8、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场讲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完毕演讲的时候,班里又想起了掌声。英子很礼貌的向教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9、。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蜷缩n n 歧视 q 骤然zu u 2在文中找出

10、以下词语的近义词。美丽 突然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个性格( )、 的残疾姑娘。4第二自然段,说说带点词语“早早、“最后一个写出了英子怎样的心理?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抓住人物的 、 、 ,刻画了英子的内心活动。6用直线划出表示英子演讲前后不同变化的句子。7文中为什么把掌声视之为“生命的掌声? 8读了文章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呢? 五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象 像)样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把很锋(fn f)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 颗颗)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

11、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烟消失在天空中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 就)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 把)锋利的斧头。1、划去文中六个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或注音。2、从短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写在括号里。近义词:家家户户一一( ) 反义词: 扩大一一( )3、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适宜的解释,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上画“。

12、(1)应有尽有: a到达极端 b完 c全部 d用力完成(2)雨水奇多: a惊异 b稀罕 c奇怪 d特别、非常4、(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2)“大雨没喘气儿是说大雨。 (3)“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4)小村庄被消灭的教训是。5、短文是按 顺序表达的。6、读了这篇文你有什么想法? 。六生日小时候,总是记不住自己的生日。直到那一天,像往常一样迎着夕阳,一路踢着小石子儿,头上的小辫晃呀晃,远远望见小屋前伫立的母亲那熟悉的身影,飞奔过去,搂住她的脖子。母亲领我到饭厅,桌上已摆好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卧着两个太平蛋。 ,我明白了,我的生日又到了。母亲也坐在桌旁,微笑着看我吃。那神情,仿佛过生日的

13、是她,吃面的也是她。 桌上没有香喷喷的蛋糕,明晃晃的蜡烛, 母亲眼中燃烧着的慈祥不正是那不灭的烛光吗?我的生日年年都要过,母亲却总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偶然母亲也会在撕日历时浅笑着说:“哎,昨天是我的生日!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在吃生日面和太平蛋中长大了一岁岁,而母亲 在充满肥皂泡的洗衣盆边和撕日历时的惊叹声中度过她的一年年。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两鬓出现了细细的银丝,如那热腾腾的卧着太平蛋的细细的生日面。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次也不曾为她自己过过生日。 见母亲撕下那张记着生日的日历,我 在一旁默默地想,等明年这一天,我一定也要为母亲煮一碗寿面,一碗卧着太平蛋的寿面。一次次,我总像忘记自己生日那样忘掉母亲的生日。今年,我终于记住了。在焦急中盼来了母亲的下班。母亲惊讶地望着那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