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399505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多元文化地球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文化地球村、单项选择题1世界各国之间,一国不同地区之间,有些习俗不大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伸小指, 在我国表示微不足道,拙劣;日本是表示女人、女孩子;在印度、缅甸则表示想去厕所;美 国、尼日利亚等国用这个手势打赌;泰国用来表示友好。这说明( )A.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B. 世界各国没有相同的文化习俗C. 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并取其精华D. 文化习俗的不同也体现了各国文化有其优劣之分2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东西,如日本的和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 等,下面属于我国代表性的东西是()万里长城 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凯旋门A. B.

2、C.D.3. 2011 年 7 月 4 日,第六届中部博览会文艺晚会组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晚会将力争办出山西特色,达到国家水准。晚会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四个融合,即山西文化与中部文化相融合; 经典精粹与创新作品相融合; 中华传统与世界文化相融合; 体育馆内与会场外部相融合。 其 中中华传统与世界文化相融合说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世界文化是相互贯通、 相互融合的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 相互促进, 呈现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太 陈旧,需要外来文化的支撑A. B。C .D.眼下,在可收视的近百个频道中,央视音乐频道是唯一的专业音乐频道,担负着展现全中国音乐风貌的

3、重任,也是介绍外国音乐的窗口。 开播五六年来,民歌中国风华国乐 等栏目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据此回答 45 题4、对央视音乐频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 )音乐频道为广大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新舞台音乐频道在高雅艺术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新桥梁音乐频道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音乐频道有利于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我们,让我们通过音乐走向世界A. E. C. D.5、音乐频道展现全中国音乐风貌,介绍外国音乐,启示我们对待丰富多彩的文化应该()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吸取精华,弃其糟粕要有开放的胸怀,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珍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4、,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全部学习和借鉴A . E. C. D.6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青少年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下面不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做法是()A.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学习和主动地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E. 积极学习现代文化和外国文化,摈弃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C. 通过课外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对中国文化典籍进行研读D. 与传统艺术和古迹民俗接触,以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和体悟民族文化的精粹。7.对下面漫画中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 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值得推崇B. 这会使中国文化脱离世界文化,变得孤立C. 这一做法过于偏激,是一种极右的表

5、现D. 这会使青少年受到的教育片面,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2011年6月11日是第六个 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我国规定“文化遗产日” ()有利于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是因为其他国家有文化遗产日 有利于加强世界文化交流与沟通A. B. C .D .9. 近年来,中国先后与许多欧美国家合作,举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法文化年, 阿姆斯特丹中国文化节、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节、塞万提斯艺术节、中俄国家年等等。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各国家和

6、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B.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显示出勃勃生机C. 中国文化比较落后,必须不断学习外国文化来充实自己D. 世界各国文化互通往来,相互学习和融合2011年7月4日环球网讯:鹿儿岛市仙岩园 (岛津别府 )每年三月三日都会举办 “曲水宴” , 这最早起源于中国, 是秦朝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曾写下千古名篇 兰 亭序以记录曲水宴的盛况。 如今这个早已在中国失落的传统文化却被日本奉为日本最宝贵 的文化财产。据此回答 10 11 题10. 早已在中国失落的传统文化却被日本奉为日本最宝贵的文化财产。这说明()A. 世界各国的文化没有区别B. 中国传统文化

7、的魅力,也说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融合C. 日本文化落后,只能沿用中国的传统文化D. 外国文化皆源于中国文化11. 这一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避免遗失 我们要守住我国的传统文化, 别 让任何国家学习 我们在发展现代文化的同时, 不应遗忘民族的、 传统的文化 传统文 化是陈旧的文化,我们只要发展现代的文化即可A.B .C.D .12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 不断发展而又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 神 应该勇于抛开中国

8、传统文化, 融人其他国家、 民族的文化中去 应该只尊重本民族 的文化A. B .C. D .二、非选择题13你认为漫画“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 ”说明了哪些问题?14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我国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以及在这个节日的特色节日文化或习俗?(至少写三个)15英语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著名的古诗一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同学们把它译成英文。一名同学将其译成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 ,please go upstairs ”。老师笑着说:“把你的句子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

9、”名诗变成这种味道,教室笑声一片。同学们试着用各种方法翻译,总感到有什么东西不到位。老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汉字、古诗等是无法用其他语言替代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记住,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根。”(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3分)(2)你能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3分)(3) 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16.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羊城晚报讯:日本和欧洲的瓷器、古董钟、玻璃器皿、金属装饰品以及美国的油画,这些由国外华人鉴藏家的藏品组成的 20世纪外国工艺美术品展, 本月28日起 在广州岭南工艺美术馆举行。 此次展出的120多件展品,富于浓

10、郁的异域风情色彩。 尤其是 欧洲的瓷器,彰显着西洋传统手工艺的精妙巧至与艺术魅力。材料二:中新社雅加达2011年7月5日电: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鼓点5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首度雅加达敲响了“感知中国印尼行”活动的序幕。开幕式的演出汇集了中国朝鲜族、蒙古族、 藏族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和乐曲,呈现了中国兼容并包、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传统。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我们在感受绚丽多彩的外国文化时,应具备开放的胸怀。你认为面对不同 的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 承和弘扬提出你合理化的建议。(3)综

11、上,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 D 3.B 4.A 5.A 6.B 7.A 8.B 9.C 10.B 11.C 12.C二、非选择题13. 说明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对西方文化青少年不应全盘吸收,要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青少年要学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要学会吸收古代文化和西方文 化的精华,展望未来,把我们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14. 春节:贴春联、守岁、吃饺子、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等 元宵节:挂灯笼、放烟花、吃元宵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15. (1) 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也

12、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3分)(2)如过去的:乒乓球、巧克力、吉普车、咖啡。今天的:酷、伊妹儿等。(3 分)(3)同意,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 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 责任。16(1) 对待文化差异, 我们不能采取排斥的态度,不能过份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蔑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也不应该过份夸大其他文化的价值, 而漠视本民族文化教育 的价值;而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 同时与开放的心态,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各 种文化之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在学习外来文化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批评地吸收。 (2) 要让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要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 不断完善传统文化; 要做到与时俱进, 让传统文化注入新 血液;在我国各层教育体系中贯穿传统教育,让人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等(3) 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 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中国人了解世界,让中国人品味世界文化的多 样与精彩等,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吏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