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3988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骨折术后病历模板范文一、病历资料、1.现病史患者,女性,69岁,因“压缩性骨折成形术后1天”康复早期介入治疗。患者4天前不慎跌坐地上,伤及腰背部,自觉疼痛,无法站立,遂至医院急诊,X线片提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于次日在局麻下性腰椎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神清,腰部疼痛,表情痛苦,饮食及二便正常。目前腰部酸痛,活动度下降,康复早期介入治疗。2.既往史骨质疏松病史8年,未予治疗。否认肿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3. 体格检查(含康复评定)查体:T36.5C,P70次/分,R,14次/分,BP120mmhg/80mmhg。神清,精神可,

2、表情痛苦,心肺腹检查(),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俯卧位腰椎两侧椎旁肌紧张,查体不合作。Barthel指数=进食10+洗澡0+修饰5+穿衣5+控制大便10+控制小便10+如厕0+转移10+行走10+上下楼梯5=65分。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6分。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内容略二、诊治经过1. 初步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L2椎体),骨质疏松症,腰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2.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此人性L2椎体形成术,术后卧床。患者腰痛明显,康复早期介入后,告知患者良姿位摆放,予以软组织松动术等减轻肌肉痉挛及疼痛;肌力训练:核心肌群等长收缩;翻

3、身训练;踝泵训练:建议每小时20-30组,促进血液循环;呼吸训练;体位转移;步行训练。目前状况:治疗3天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VAS评分1分,生活基本能自理,Bathel指数90分。三、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1)患者,老年女性,素有骨质疏松症病史。(2)本次无明显暴力即出现腰部疼痛,不能站立。(3)X线片提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4)次日行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腰痛明显,康复早期介入。2. 诊断与诊断依据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L2椎体),骨质疏松症,腰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1)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L2椎体):患者4天前不慎跌倒,伤及腰背部,自觉疼痛,无法站立,遂至本院急诊,查

4、:腰部轻微后凸畸形,局部压痛,叩击痛。术前X线片提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X线片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改变,椎体高度部分恢复,并经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证实,诊断明确。(2)骨质疏松症:患者有骨质疏松症病史;本次无明显暴力即致腰2椎体骨折,诊断明确。(3)腰部功能障碍:患者目前腰部疼痛,腰部前屈、后伸、左旋、右旋、侧屈困难,活动时疼痛明显。体格检查:俯卧位腰椎两侧椎旁肌紧张,查体不合作。故诊断明确。(4)日常生活活动障碍:Barthel指数65分,明确诊断。3. 鉴别诊断(1)急性腰扭伤:常见于中青年,有明显外伤史,可见与本例患者相似的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但本例患者有骨质疏松病史,X线片提示L

5、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与之鉴别。(2)腰椎结核:可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本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此次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无午后低热等症状,X线片提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与之鉴别。(3)腰肌劳损:常见腰背疼痛,活动时加剧,腰部明显压痛点,一般无肢体放射痛,患者X线片提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与之鉴别。康复目标计划(1)近期目标:消肿止痛,改善功能。(2)远期目标: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3)康复计划:腰椎成形术后患者早期应当以缓解疼痛为主,可以配合消炎止痛。可以应用手法,并配合物理因子,如中频、低频等,缓解局部的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的消退。疼痛大部分缓解后的治疗主要是恢复功能。对患者进行体位转移训练,步行

6、和平衡训练。教会患者日常生活的正常体位,逐渐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四、处理方案与依据1药物治疗非甾体药物消炎止痛。西乐葆200mg,口服,每日1次。2康复治疗总体原则:告知患者良姿位摆放,软组织松动术,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减轻疼痛,增强肌力促进功能恢复。具体方案:(1) 术后13天:肌力训练以等长收缩为主,具体体位及训练方法:核心肌群等长收缩。翻身训练。踝泵训练:议每小时20-30组,促进血液循环。呼吸训练。体位转移只要疼痛能够耐受即在腰围保护下开始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尽早开始,减少卧床时间。引流管去除后:除上述动作外开始增强腰背肌锻炼。主动桥式:10次/组,23组/天。燕飞法

7、:10次/组,23组/天。术后一月:佩戴腰围情况下进行体位转移,下床活动,步行训练等。腰围佩戴时间一般为46周,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2) 出院后:可正常卧、躺、站,并能自主拖鞋,但应注意核心肌群及软组织保护。五、要点与讨论脊柱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尤以胸腰段最常见。常无明显致伤暴力,病情的轻重因椎体、脊髓、神经根损伤程度及数目而不同。轻者局部疼痛及活动不便,重者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甚至脊髓损伤,大小便及肢体功能障碍等。椎体成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手术简单,费时较短,患者恢复快,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后早期患者常出现手术部位疼痛不适症状,再加上需要长期卧床的传统观念,患者常不敢下地活动,害怕下床,影响了康复进程。康复治疗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应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本例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干预,以消肿止痛、改善功能为目的。早期予以软组织松动术等减轻肿胀及疼痛。肌力训练以等长收缩为主,为转移、步行训练准备。同时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而引起疼痛、肿胀而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