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39398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卷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分歧(q) 瘫痪(tn hun) 树杈(ch) 熬(o)夜B粼粼(lnln ) 诀别 (je) 姊妹(z) 荫蔽(yn b)C.一霎(ch)时 攲斜(j) 沐(m)浴 脸颊(xi)D.锤(chu)打 菡萏(hn dn) 徘徊(hu) 絮絮(x)叨叨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内疚 歧斜 匿笑 形影不离 B.分岐 憔悴 攥着 不可抗拒C.脸颊 荡漾 祷告 各得其所 D.决别 繁衍 烂漫 自做主张3、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4、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2)看看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A.信服 诀别 事倍功半 B.佩服 诀别 事半功倍 C.信服 永别 事倍功半 D.佩服 永别 事半

3、功倍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衔接紧密的排比句。(3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季的阳光,使贫困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乐曲, 。 7、默写(10分)(1)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

4、比拟大雪纷纷。(2)曹操的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3)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写出了后禅院环境幽静,野鸟怡然自得,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5) ,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8、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5分)(1)与儿女讲论文义 ( ) (2)寒雪日内集(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5)元方入门不顾(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9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5、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意思一样的一组是( )(2分)A寒雪日内集 日中不至 B元方时年七岁 故时有物外之趣C期日中与人期行 D下车引之其邻人之父亦云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1、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4分) (二)送小龟回家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的。街上,_(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儿

6、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_(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_(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小龟的

7、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儿子这才小心翼冀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涟漪 ( ) 依偎 ( )粗犷( ) 妩媚( )2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儿

8、子关心、爱护小龟的句子。4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5散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_关系,流露出对生命的_,强调的是一种_的精神。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思想,有一种_ _之情。(三)体会爱心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

9、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不喝。”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拗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每天早晨天气都

10、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母女俩要回北京了。女儿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

11、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6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干涸( ) 挑剔( ) 晶莹( ) 鄙夷( )7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 8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谈谈。 9本文主要运用 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了小姑娘 的性格特点。10“爱心”的含义是什么? 11通过读上文,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12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四)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磋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