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39062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教育部准备近期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指导意见,要求有关地区完善有关政策,不允许拿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等。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备受诟病,竞争的激烈程度堪比高考,引发家长焦虑和社会担忧。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新举措是否能真正根除痼疾?多年的老政策为何现在重提?原因是部分大城市成择校灾区事实上,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并非新政。此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表示,虽然义务教育法对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早有规定,但执行得并不好,择校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给义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王定华8日说,将出台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

2、的通知,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异明显,催生了年复一年的择校热。为了追逐优质教育资源,不少家长宁可放弃家门口的学校,不惜让孩子长途跋涉去上名校。“就近上学不难,但就近上好学校很难”“就近上学不难,但就近上好学校很难。”南京一位家长蔡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小升初,但学区内的初中不太理想,只能择校。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奥数班,好在学习比较争气,拿到培训机构给出的四星证书。经过几番折腾,女儿终于上了一所全市知名中学,虽然每天上、放学都要1个多小时,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其他的也顾不上了。武汉市民梅先生女儿明年面临

3、小升初问题,最初他只想让孩子上对口的初中,离家也比较近。可看到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考虑上哪所重点初中,而且报名参加了多个补习班,他也心动了。“家长心中早就有一份名单,哪所初中升重点高中的比例高。多少年前就说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但你看看社会上的这些培优机构照样红火。”证书不作敲门砖是否能落实?家长质疑会加剧条子、票子满天飞针对教育部将“不允许拿着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升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的规定,一些学生家长并不买账。一些家长说,如果不靠奥数选拔,而是凭条子和票子,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不是更不公平吗?而在不少家长看来,免试入学并不意味着孩子始于同一起跑线。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公办学校不准以各种证书

4、为报名的参照条件或开展任何形式的摸底考试,但家长始终不放心,让孩子多些证书傍身,不会落后。“名校嘴上说不看奥数,心里却很在乎”“听说班里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初一的英语已经学了很多。我开始也不以为然,但后来孩子回来跟我说上课跟不上,我就有点急了。”上海学生家长黎小斌说,老师一般是按照班里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安排教学进度,零起点孩子的压力会比较大,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武汉市解放中学校长惠新义认为,取消择校,不以证书作考核,关键还是要改变评价机制。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高考指挥棒下,名校有选拔拔尖人才的利益驱动,“嘴上说不看奥数成绩,实际上心里非常在乎。”没教育均衡哪来就近入学?专家认为要做大优

5、质教育资源蛋糕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关键不在就近、免试,而是均衡。只有切实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家长舍近求远的内在驱动力。作为家长心目中的重点中学校长,惠新义十分赞同取消小升初择校。他说,解放中学不允许择校生,但武汉其他一些学校都可以择校,这就造成了生源的不均衡,“义务教育均衡成了一句空话”。他说,可以预见,教育部这一系列做法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取消择校,不以证书作为选拔学生标准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政策文件下来,就能全部取消。毕竟名校优秀师资相对集中,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也形成了好的办学传统和文件,不是其他薄弱学校去两个名师就能扭转局面的。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资源

6、配置差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但我国推行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前提,必须是我国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师资,办学水平、条件学校之间都相差无几。事实上,我国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差距很大,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形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要从根本上遏制择校乱象、实现中小学就近入学,必须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教师校长定期轮岗流动、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等改革,这些举措对促进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教育部门还应下更大决心推进教育均衡改革,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不少专家认为,实际上要解决择校问题,就像经济学上的老观点一样,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分到蛋糕的人很少,只有把蛋糕做大,分到的人才会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