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38284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近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调研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 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其不但应学 习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特别在构建 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更应争当道德模范。而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贴近生活 实际的。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 准则。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 随大学生们每一天的生活。因此,有必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作调查了解和 分析。由于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 社会公德主要

2、体现为举止文明、 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 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因而从文明礼貌、助人 为乐、遵纪守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的表现上可反映大学生的 社会公德状况。据调查显示,总体情况而言,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 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 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

3、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 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较好,对基本 的公德行为和范畴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 有待提高,而且这种 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一、大学生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 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有54.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合 会将手机调成振动,其余被调查者均表示忘记或没有人有提醒自 己不会这么做。同样有5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如果在公共场合中看到有人不符合文明礼貌行为是会选择视而不见,

4、仅有2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强行阻止,另有 4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说自己会口语提醒。走在校园里,经常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的同学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也会零星地发现若干垃圾;有的同学满口脏话,开口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像一个大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有的同学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还 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昵,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另外,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 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

5、追求社会上所谓的 潮 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服饰怪异等等。文明礼貌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 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 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据另 一项调查84.54%的大学生表示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 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 二者之和占了 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

6、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二、大学生助人为乐方面的表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 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 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 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大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调查当中,对于社会

7、公益活动有 57.75%的人选择 经常参 加”,有37.97%的人选择 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 另外 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 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 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受访大学生回答每个问 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被问到 宥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 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从调查数据也显示,对于无偿献

8、血,有 58.63%的同学积极 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 10.06%的同学 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会去献血。三、大学生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 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 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法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 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自觉遵守相关法 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一是大学生对 法学理论知识较欠缺,据调查,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 2.8%, 了解一些的占64%,还有近25%的人

9、称不了解。在被问及是否知道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时,能答出 6 项以上的只有12.2%。常言道,知法才能守法,大学生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 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自己的合法 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合法权 益的机会。二是大学生对涉法问题的认知较模糊,比如对 抓住小偷后围打”,仅16%的同学认为打人不对,84%的同学认为 小偷作恶人 人可以打之工而对于个别学生因盗窃同学财物而被处罚,大部 分学生又选择了放过他们”。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涉法事件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的案 例往往未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仅仅根据事件的表象情绪 化地发表极端评论,

10、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法律认知的不成熟性。三是大学生遵纪守法意志较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 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 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 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四、大学生环保意识方面的表现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

11、, 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 有87.05%的同学会 找到垃圾箱后再丢 工有6.22%的人选择 随 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 找个角落再丢 屋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能 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大学生做 得还远不够,即不能 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 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 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 14.06%的人干脆不 理。究其原因,当今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 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 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时尽量 逃避。21世纪需要的是 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 净。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 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如何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 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是大学生 应思考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