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的可发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37930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邦公司的可发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邦公司的可发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邦公司的可发姆技术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但如果真的有了什么突破的话,就会 给某个幸运的企业带来令人振奋的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有时一项技 术创新似乎势在必行,无可阻挡尼龙的命运便是一例。 1963 年 春,杜邦公司的有关人员为他们开发出一种注定会像尼龙那样获得成 功的产品而欣喜若狂这就是可发姆。他们花了 25 年的时间对可发姆进行技术研究,现在,他们已进 一步制定出详细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做到这些当然不是靠运气。尼龙 的成功,使杜邦公司的经理们相信可发姆值得全力支持,而不是部分 的支持。开发可发姆是为了替代鞋帮上的皮革。和皮革相比,它具有一些 非常明显的优势。当然,它也有一个缺点:不像皮革那样具有

2、伸缩性, 能够适合脚的大小。为了了解公众对这种新产品的接受程度,杜邦公 司把 15000双用可发姆制成的鞋子让消费者试穿。有趣的是,好多人 根本没意识到他们穿的不是皮鞋。的确,大约有8的人认为可发姆 鞋不舒服,但要知道另一方面有3的人抱怨皮鞋不舒服,24的人 感到另一种皮革替代品乙烯基塑料鞋不舒服。杜邦公司的研究者 们因此松了一口气,可发姆的舒适程度看来并不那么令人担心。保持乐观的进一步依据来自长期的经济研究。这项研究预测, 1982 年将有一次严重的皮革短缺。那时,大约有 30的鞋将由其他 代用材料制作。因为大部分皮革替代品主要是乙烯基化合物有一 个严重的缺点:透气性差,因而可发姆所面临的机

3、会是显而易见的。在与杜邦公司销售代表打交道的 36 家制鞋商中,有 30 家表示它们愿 意要可发姆。一、前景1963 年 10 月,可发姆正式在芝加哥全国鞋类展销会上亮相。1964 年 1 月 26 日,在 20 个城市的报纸上,第一次同时刊登了有关可发姆 的全国性消费广告。这些城市都是公司的目标市场。可发姆作为皮革的替代品,具备一些真皮革所没有的优点。广告 对这些优点做了突出的宣传:它透气性好;易于弯曲,且不会走样; 重量只有皮革的 13,而且比皮革穿起来更加舒适;十分耐磨,且 能防水;用不着擦油,只要用一块湿布抹一抹就能恢复光泽。作为一种合成材料,可发姆的均匀性也给鞋子制造商提供了胜过 皮

4、革的一些优点。尽管可发姆的成本较高(当时每平方英尺需要 103 美元1. 35美元,而皮革只需0. 50美元1. 00美元),但这些成 本部分能被其他方面的节约弥补。例如,浪费较小;能比皮革更有效 地被利用。皮革表面常常不平整且形状各异。而可发姆厚度均匀,可 以用机器来切割,这样就避免了费用较高的手工切割。杜邦公司对广告和推销工作不惜工本。1964 年 2 月 23 日,在全 美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里,以“杜邦一周”为专题专门介绍了可发姆。 那一年,杜邦共花费 200 万美元为可发姆做广告。杜邦公司的市场策略主要是:让人们把可发姆看作是时髦和优质 的象征并接受它。公司在体育画报、纽约人、哈珀斯市

5、场、 时装和老爷等传媒上对可发姆作了连篇累牍的宣传。但是, 对批发商却实行严格控制,只把可发姆直接卖给那些生产高档男女皮 鞋的制造商。由于对可发姆的前景预测非常乐观,要吸引这些制造商 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零售商是经过挑选的,它们必须在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它 们的任务就是大力推销可发姆鞋。反之,它们也因大量的、全国性的 广告宣传而获得巨大的销售利润。杜邦公司还派出代表到那些零售点 去帮助展销并训练推销可发姆鞋的人员。这种训练把重点放在如何更 好地使顾客穿着合脚上,这一点对可发姆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这种材料没有像皮革那样好的伸缩性,穿着可发姆鞋不合脚的人会感 到不舒服。凭借时髦的形象和大量

6、的促销手段,以及制造商和经销商的热 情,可发姆看来正一路顺风。1964 年 8 月,杜邦公司单单为了扩大 可发姆材料的销售而在田纳西州的旧希科里开办了一家新工厂。接着 的 1966 年,合成鞋市场像被注射了一针强兴奋剂。由于 1965 年大规 模的皮革出口,美国市场正面临皮革短缺和皮革价格上涨的情况,从 而对可发姆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杜邦公司的供给能力,杜邦公司的研究 人员和经理人员继续像谈论尼龙那样谈论可发姆。二、背景杜邦公司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30 年前,该公司通过收购 其他企业而进人了许多不同的市场,从而获得发展。而从那以后,公 司的发展则主要来自内部的革新,利用技术研究来发现易于推销

7、的新 产品。这些新产品在受到专利的保护下,为杜邦公司牢固地占领新开 发的市场,公司也因此而获得比那些缺乏创造性的公司高得多的投资 回报。在这样一种策略下,杜邦公司的销售额从1964年的 649亿 美元增加到 1965年的 30 亿美元。这个阶段,大约有40亿美元被投 到厂房、设备上,还有 30 多亿美元作为红利分给了股东,而且公司 没有长期债务。有些产品,诸如合成橡胶中最早的氯丁橡胶,和所有合成纤维中 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尼龙,都是来自于杜邦公司研究机构的创新。 尽管这种研究的成本很高,每年超过 1 亿美元,并且很多投资还不能 一下子取得回报,甚至有些产品还不能马上具有商业用途,但几个突 出的

8、成功例子就足以说明这种研究工作是合算的。早在本世纪 30 年代末,杜邦公司就首次开始了对多孔聚合薄膜 的基础研究。但直到 50 年代,当纤维织物和抛光剂部门开始认真地 关注鞋帮市场时,才开始利用这一成果。一种特殊的透气人造革 底层棉网、顶层表皮带孔的双层材料就是为此目的而开发的,并 取名为可发姆。在对可发姆的市场潜力进行评估时,采用了一项比较新的数学构 模技术风险分析。这个模型中输入的数据包括下面几项:制鞋业 和皮革业的历史数据;对小规模试验工厂运行成本进行测试后得出的 试验数据,在批发商和消费者方面对可发姆的耐用性和实用价值进行 市场调查后得出的数据,以及制鞋和化工行业专家的判断。这个数学

9、模型预测:由于可发姆是一种公众从未知晓的高质量产品,因而将会 产生巨大的需求。模型还预测,在未来至多 20 年后,皮革将供不应 求。如果输人这个模型中的假设都是正确的,那么前途看上去很光明。 为解决开裂、软化及硬化的问题,杜邦公司在公司范围内对可发姆鞋 进行了测试。在杜邦公司的严格监督下,最高水准的制鞋商与公司签 订合同进行小批量生产。然后,把这些鞋子分发给公司职员试穿,以 发现材料是否有缺点。在解决了耐用性方面的问题后(开裂、软化和 硬化),又把 15000 双鞋子发给消费者试穿。现在,可发姆市场进人 谁备已经就绪了。三、问题当然,人们能够预计到皮革行业将试图反击可发姆的入侵,毕竟 它是被直

10、接用来替代皮革的。皮革行业的同业公会美国皮革工业 联合会(LIA),在可发姆打人市场后,把皮革的广告数量翻了一番, 使用的广告语包括诸如“当然,你喜欢用皮革,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 要仿制的原因。”这些话的用意很清楚:皮革行业想把可发姆描绘成 皮革的一种廉价替代品。1965 年,旧希科里工厂开始与此进行斗争。专家们在技术上进 行改进以使可发姆更趋完善,并使销售量达到了 1000 万平方英尺。 但是,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引起的困难导致了低产出和高成本。尽管如 此,质量控制程序仍被十分严格地执行,低于标准的材料被毁掉,而 不是被出售。这样,到该年年底,生产上的问题才开始缓和。1966 年,可发姆的生产量达

11、到约 2000 万平方英尺。由于亏损与 1965 年相比明显减少,公司形势非常乐观。生产成本在降低,而市 场需求仍然保持旺盛的势头。但是,市场上开始需要品种更为多样且同样更具魅力的面料。所 以,成本的增加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测。而且,皮革市场价格一直在 波动。因此,制鞋商对替代材料的态度也是忽冷忽热。可发姆还受到其他方面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涉及消费者对这种 材料的接受能力。与早期调查的显示相比较,有关舒适程度的问题被 更经常地提到。尽管杜邦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再声明可发姆比皮革有更 多的出气孔和更容易透气,但许多顾客仍嫌这种鞋子闷。而且,因为 这种材料不像皮革那样具有持久的伸展性,所以尽管它的寿命很

12、长, 但顾客仍抱怨这种鞋子太紧。作为一个解决方法,杜邦公司建议消费 者买稍微大一点的尺寸。但是,这一想法正好遇上了这样上种荒唐的 心理:几乎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有一双大脚。其他一些影响也在起作用,美国进口的鞋子数量日益增多。欧洲 的鞋,尤其是女鞋,由于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款式新颖,因而深 受欢迎。由于材料和生产成本很低,这种外国制造的皮鞋售价低于可 发姆鞋。乙烯基纤维作为一种鞋帮材料也有了惊人的发展。这些可塑材料 由于外表很像皮革,所以在汽车和办公室装演上己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可发姆投放市场前,每年大约有 3000 万双这种材料制成的鞋子出 售。乙烯基纤维的生产商能提供各种不同的颜色、装饰花样

13、和其他的 罩面剂,并且零售价大约只是可发姆的一半。到 1967 年初,这种鞋 每年卖到1 亿多双,而且销售量还在不断增长。1967年,佐治亚邦 迪纤维公司、阿姆斯特朗科克公司、塞拉尼斯公司和 3M 公司都进 入了合成材料市场,可发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尽管可发姆在美国取得了最初的成功,但在把它推向欧洲市场时 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一开始,由于产量有限,美国的巨大需求还不 能得到满足,因此销售限制在国内市场上。1967年 12 月,杜邦公司 宣布采取一致行动开发欧洲市场。但是,在欧洲,高档鞋仅占整个市 场的很小一部分,并且,杜邦公司无法说服外国制鞋商不向市场提供 最高价格的可发姆鞋,因而,销售潜

14、力十分有限。当可发姆准备进人 欧洲市场时,两种与之竞争的材料克拉里诺和奥蒂克斯已经用于低档 鞋了。此外,出口可发姆还得支付各种关税(举个例子,在英国要缴 纳 222的关税)。欧洲的消费者又一向喜欢柔软的质地,而不喜 欢硬质的可发姆鞋。四、再谈前景1966 年和 1967年整整两年时间里,杜邦公司作了很大努力去提 高生产效率,扩大原有工厂的生产能力,以期形成足够的经济规模。 皮革价格开始稳定,可发姆的价格虽然没有较大的下降,但是订单还 是在增加。不过,生产可发姆的工厂为努力满足需求,在生产上也遇 到了不少困难,直到 1967年末,仍未能达到设计的生产水平。在 1967 年,大约装运了 2400

15、万平方英尺的材料,到该年年底,未交付而积 压的订货总数超过 1000 万平方英尺。然而,由于为把工厂的产量调 整到更高方面花费了过多的钱,使得当年的亏损额超过了1966 年。 1968 年,前景似乎更为辉煌。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生产上的问 题也已经得到解决。所以,积压起来的订单不需要拖延太久就可以交 货了,生产成本在降低,这一切都使人产生了已经摆脱困境的印象。 1968 年的销售量达3500 万平方英尺,价格也降到平均每平方英尺不 到 80 美分。尽管经营记录上仍没有出现利润,但亏损显著减少了。 然而,好景不长。事实上 1968 年是产量和销量最高的一年,以后, 需求就开始摇摆不定。而且,出

16、现了一些明显的不利因素。首先,皮 革业回击了可发姆对它们的挑战,大量生产和推销着一种十分柔软的 皮革,它很适合当时正在流行的便装。皮革的价格开始下降,因而可 发姆的价格劣势显得更为突出。进口鞋继续增加,乙烯基鞋的市场占 有率正在回升。结果,1969 年可发姆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差不多下降 了 25 。1970 年 10月,杜邦公司推出了可发姆的第二代产品,比第一代 产品成本更低,某些特性也作了改进。这种价格更具竞争力!因此公 司期望市场能够恢复对可发姆的需求。但是,这种结果没有出现。合成材料市场出现停滞。日本也已经以廉价优质的材料打人了这 个市场,给美国制造商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更糟的是,乙烯基正 以低于合成材料1 / 5 1 / 3的价格被推向市场。并且,人们认为乙 烯基材料更时髦,因此它成了许多消费者的理想选择。!五、放弃1971 年 4 月 14 日,在经过 7 年大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