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37582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职高教育教学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职高德育教育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现代管理学原理和德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质量是发挥德育管理效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校教师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班主任队伍中青年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抓好青年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成了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实现办学目标的关键。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职高生 德育教育 方法 研究前言:在农村地区,高中学校的布局向县城、城镇集中是其共同趋势。据我们了解,人口规模较小的县一般只有1所高中,较大规模的县一般有高中学校5所左右,这些高中

2、学校都位于县城的城区和人口密集的大镇。现有高中学校布局的形成基本上是校际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在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学校几乎都是“县中”、重点中学、“巨型中学”或标准化中学,政府对高中学校的布局无规划、无定点,统筹、干预能力脆弱,其干预仅限于下达学校的导向性指标上。一些县区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城区有23所普通高中而在乡镇地区、边缘山区几乎没有普通高中的布点。高中学校分布分散,不等距分布,辐射半径有限,给边缘山区的学生读书带来局限性。一职高生现状分析面对高校扩招,普高扩招,就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素质也越来越差,职校招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正面临学生难管,教学难

3、抓的困境。分析学生现状,找出教育对策正是我们的紧迫任务,基于上述的原因,在此谈谈我对我校现状的认识及对策思考。二德育教育21德育处任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社会意识和社会道德向个体转化的过程,就任务的具体性而言,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这一过程的核心是教人做人,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因此,教人做人,应该是德育的基本任务。目前,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种种表现,是令人担忧的。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正处在过渡时期,各种外部的环境因

4、素都会随时随地对他们内部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不可低估的冲击,尤其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更易接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早恋、赌博、传阅黄色书刊,参与群架、超前消费,赶时髦、爱打扮,怕艰苦,不愿参加劳动;还有的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给我们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增大了难度。但不管怎样,我们只要抓住矛盾的本质,既要看到负面因素,也要看到正面的有利因素。以科学的态度,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发展、形成时期,这一过程是通过各种教育逐步形成的。我们要深入学生之中,了

5、解他们、研究他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特别是问题较严重的后进生、双差生,要善于开发他们的积极因素,善于启发他们认识自己,指导他们在道德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疏导,帮助他们学会在错杂纷繁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中分清良莠,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22德育处工作:优选精培班主任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双向选择,聘好班主任。我们严格坚持选聘标准,坚持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原则,实行自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遵照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梯队,对不称职者及时予以更换。我们通过双向选择,每学年临近结束之时由教师自愿申报担任下学年哪个

6、层次班主任工作;所有的申报者经政教处、年级组严格考察,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将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熟悉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丰富、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深受学生爱戴、在教师中有较高威望的教师选聘为班主任,因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 规范制度,管好班主任。为了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狠抓班主任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并鼓励班主任不断提升学历水平,使之具备立足21世纪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综合素质能力。3 不断创新,提高班主任。要求全体班主任要着重提高四个方面的工作能力:一是提高“施爱能力”,即培养爱生感情、丰富爱生内容,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爱真

7、切而具体、深沉而含蓄;二是提高“协调能力”,即服从学校安排,团结任课教师,主动融入社会,并与家庭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育人网络;三是提高“个别教育能力”,即制定优等生、中等生、困难生不同的施教措施,锻炼提高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水平,提倡“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四是提高“激励能力”,即提倡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探讨班主任表扬学生的艺术,建立完善班级学生激励制度。4 奖惩分明,激励班主任。开展以优秀班主任、省市县校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文明班级、平安班级、纪律卫生红旗班级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评先树优系列活动。5 制度规范,考核班主任。建设强有力的班主任管理队伍,不仅有利于做好基层教学

8、班的管理工作,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创建和优良班风的形成,促使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获得健康、长足的发展,而且能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3学生德育教育新形势对中职德育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偏颇,德育工作必须改革,要明确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德育的效率。进入我职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弱于考入普高的学生,但职校学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己发展的动因和潜能,如果这些动因和潜能能被激发出来,他们完全可能成为今后社会竞争中的强者。面对生源不断下降,社会德育环境的缺失等不利因素,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开展工作,克服巨大

9、困难,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不容易的。但是总结以往的工作,我们也同样看到我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偏颇和误区,它们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事倍而功半,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1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偏重于关注学生“社会人”的属性,而忽视了学生“自然人”的属性。我们的德育根据社会的需求,根据教师头脑中今后社会的发展状况,根据学校的管理需要,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必须做到什么,不许做什么,这些要求成为考核评价一名学生“优”、“劣”的标准,但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少考虑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会有自己发展的需要,有些需求从表面上看可能和各种“严格规定”有一定的抵触,但却是每

10、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制订各种规定时更实际一些,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会更受学生的理解和欢迎。2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偏重差生的转化,忽视全面德育的开展。由于生源的变化,问题学生的数量增加,我们德育工作中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份量大大增加,德育工作的重心被迫转向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间一长,德育工作下意识地变成以转化差生为主(甚至就是转化差生)。由于上述原因,反思前阶段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就是:在这个德育怪圈中,差生越搞越多,转化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少,领导、老师、家长、学生都处于焦虑之中,德育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我们应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准入手,让学

11、生先学会做人,同时学习生存发展的技能,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校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我校教育的发展要靠德育,要调整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三班主任工作 面对年轻的新生代,传统教育方法已不适应,即使勉强去做也收效甚微,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改进我们的方法,把硬性的说教、灌输、训斥转化成理解、引导、帮助。31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塑造”成一模一样的产品,我们的工作是为了通过努力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帮助他们形成德育目标中所期望的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只有诱发内因的变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

1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德育的前提。1 尝试了解自己的学生。如果一名学生在教师工作过程中仅是点名时的一个学号和坐在教室里的一个“人”,教师不知道他家庭如况如何?他有哪些朋友?他养不养小动物?他最喜欢什么?他最想干什么?那么教师根本无从与学生交流,也根本谈不上交朋友。在一切工作之前,总是尝试了解自己的学生,哪怕是生活琐事,逐步和学生产生共鸣,最终赢得学生的心,那么他的德育工作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花时间多和学生交流。我们有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愿望,还必须花时间和学生打交道,赢得他们的信任。要找出时间和学生一对一的相处,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如果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关系密切,觉得被人合理对待并且是学

13、校的一份子,那么他的行为偏差便会少很多。3 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我们与学生交流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体验学生的心情,了解导致问题发生的因素,并且将自己设身处地思考后的体验与学生交流沟通,还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处理意见和方法是否尽善尽美,这往往会使你有新的发现。32对不同家庭子女分门别类、科学指导。学校把与家长的联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师把与家长的结合作为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所有学生的家庭分门别类,指导其家庭教育。对文化程度较高处于工薪阶层的家庭定时互通情况;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最好建议学校照顾一点,学校从助学金中解决一点,也要求学生家长或个人通过勤劳致富解决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当家庭经济状况高于适中水平时,提醒家长在为其子女提供生活条件方面给予必要的节制,同时为之创设必要的锻炼、劳动和自我服务的机会。提出理智的要求。对非常家庭的子女,学校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引起障碍的原因,用教师的爱弥补家庭的爱的不足。无论遇到哪种情况的学生和家长,教师都要创设各种条件,使学生的身心最大可能地得到健康发展。四结语我校德育实效性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在分析德育低效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德育生活回归的理念并提出一些实现教育回归生活的方法和手段,以期提高德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