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37059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教师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关键学习其 实质。下面是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 1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 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书籍是教师的第一呼吸,作为教师,既要为自己读书,也要为学生读 书。这个寒假,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走进了我的阅 读生活。这本教师花传书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复地阐述当代教师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 备的专家。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 面。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

2、觉或秘 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 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另外,匠人是通过模仿 与修炼来学习的,而专家则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教师的工作领域是那么复杂多变,构成实践基础的科学理论与技 术又是那么不确定。因此,关键不在于将专业的狭隘的理论与技术应 用于实践,而是在复杂的情境中,以“反思中行动,行为中反思”这 一实践性认识论作为基础,基于经验的智慧与广泛的知见,同复杂难 解的问题展开格斗。所谓“好教师”,不是没有问题的教师,而是敢 于挑战的教师。仅仅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不是教育实践家;仅仅有空 洞理论的教师,不是教育实践家;仅仅靠单打独斗的教师,不是教育 实践家

3、;仅仅靠自上而下的规划或指标的设计,难以造就教育实践家。贯穿全书的一根思想红线是,强调在21 世纪的社会里教师的专 家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拥有“反思性实践者” 的涵养。这是因为,今日学校教育的体制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的 讲授中心的教学体制转型为以儿童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教师的 专业性也伴随着这种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从教学技术中心转型为 以儿童的学习设计与反思为中心,因而教师的角色也应当从“教的专 家”转型为“学的专家”。一、学会倾听作为匠人的教师的性格特质也集中表现在倾听上。一方面倾 听这一被动行为能够触发教师的想象力。通过倾听儿童的言语或缄 默的声音、倾听教材中隐性的声音、

4、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教师得以 探究当前学习展开的潜在可能性正如木匠从每块木料中看到其潜在 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倾听教师能够完完全全接纳儿童接受教 材的课题、接受自己内部的声音形成课堂中对话式的交流提升自身 的工作。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 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 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 音,理解他们的语言,走进他们的情感。我总觉得我的倾听与讲课同 等重要,所以我愿意切实关注学生有声的或是无声的语言,让自己躁 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二、养成“匠人气质”佐藤学教授希望教师在养成匠人气质的过程中能

5、够遵循以下三 种规范:其一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其二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 展性,其三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他指出以上三条中关注其中一条还是容易做到的不过这样的 教师无论作为匠人还是专家都是不够格的。而在日常的实践中同时贯 彻三条规范并非易事它们往往会在现实的教学中产生矛盾甚至相互 冲突。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教师能够不触犯任何一条规范。教师花传书读书心得 2 教师花传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 学教授所著,该书以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为研究脉络,结合教师成长的 具体案例,讲述了专家型教师应有的形象和成长的具体路径。那么何 谓专家型教师呢?这是我在读该书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 我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大家共

6、享!一、专家型教师应是工匠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体这本教师花传书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复地阐述了当代教 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必须要“工匠性”与“专业性” 兼备的专家。确实,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要完成课堂教学, 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熟练的教学技能,深厚的教学知识等等,这都 可以看出教师工作中的匠性;但教师的工作并不仅仅靠匠人的技能就 能完成的,教师的世界是有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 究而构成的,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些都 需要教师复杂的、高度的认知判断才能完成的,这体现出教师的工作 又有专业性的一面。因此,专家型教师应是匠人与专家的综合体。在现实生活中,

7、有些教师只注重匠性而忽略专业性,看到优秀的 教师,就会一味地去吹捧,盲目的模仿其教材、技术和技能,对相关 学科知识、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哲学完全不予理会, 所以,在现实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有些教师听过很多公开课,但依然 上不好一节课,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反思,很多老师 听课时只顾欣赏对方的美好,却没有习惯的反思,当回到自己的“一 亩三分地”之后跃跃试试,却发现上着上着就上不下去了。也有些教 师只注重专业性而忽视匠性,热心研究和学科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育哲学以及学习理论,但其课堂却依然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完成不 受理论的指导,不讲究启发、促进儿童的学习的技法,把理论摆的高

8、 高在上,现实却南辕北辙。因此,仅仅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不是专家 型教师;仅仅有空洞理论的教师,不是专家型教师;仅仅靠单打独斗 的教师,不是专家型教师;仅仅靠自下而上的规划或指标的设计,难 以造就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应是工匠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体。二、专家型教师既是“教”的专家也是“学”的专家 贯穿全书的一根思想红线是强调在21 世纪的社会里教师的专家 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生 活,千万不要用昨天的知识去叫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明天的社会,这 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专家型教师更是无从谈起,教师要想接受日新 月异的社会变化,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师的人生必须是持续r

9、 A 学习的人生,向儿童学习、向教材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区学习、 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正是这种稳健学习的步伐,才构成了教师的人 生。结合目前我国的教育实际,当前基础教育提出了“为核心素养而 教”的口号,逐步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核心素养 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 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 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 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每位教师都应该去认真研究并自觉践行。其次,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考 制度改革,由之前的3+X模式转变为3

10、+3模式,这种高考制度的改革 值得每一位教师结合自身学科来思考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所以,作为 当今时代的教师,没有比现在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言说“自己”,言 说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佐藤学教授在该书中指出:“教师工作的 本质不只是在教学,更是学习。”所以,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应不 仅要是教的专家,还要是学的专家;不仅在于将书教好,更在于活用 最先进的知识和最高的智慧来教书。因此,专家型教师既是“教”的 专家,更是“学”的专家。三、专家型教师应是课堂的倾听者如今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 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做课堂的倾 听者,要从倾听开始学会

11、教育。的确,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P L 学习是与物的对话(创造世界)、与他者的对话(结交伙伴)、与自己 的对话(重塑自我),要实现三种对话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 学生的声音(不只是发言或言语,还包括未能发出的缄默的声音); 倾听教材中所隐含的声音(读出未表之意);倾听自身内在的声音。 只有虚怀若谷、侧耳倾听学生的声音,课堂中师生对话式的交流才会 形成,才能打造灵动的课堂。因此,学会倾听这不仅是专家型教师的 必然要求,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并不鲜见,45 分钟一讲到 底的课堂也比比皆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存在严重的缺失,不少教师 拒绝倾听或者听而不闻,

12、原本可以成为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可以把它 们转化成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细节,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而 杜绝倾听却扼杀了这一切的可能性,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无情的伤 害,对教师而言更无优秀可言。因此,佐藤学教授在该书中指出:我希望教师在养成“匠人气质” 的过程中遵循以下三种规范。其一是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其二是 关注教材的可能性和发展性;其三是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在这三条 规范中,关注其中的一条还是容易做到的。那些无视学生只关注教材 的教师,或者无视教材只关注学生的教师,再或者无视学生和教材一 味的关注自我的教师,这些教师无论作为“匠人”还是作为“专家” 都是不够格的。因此,专家型教师应是课堂的倾听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