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37048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战国后期出现的()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A论语B孟子C学记D春秋2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A4年B6年C5年D9年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

2、质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6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倍尔7课外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B学生C少先队组织D学校管理人员8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9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A知识与能力B智力与能力C体力与智力D体力与能力10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

3、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12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3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14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15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拉伯雷C卢梭D裴斯泰洛齐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

4、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B以政府为主体的社区教育C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教育D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2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层级负责B地方负责C分级管理D一统制3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4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5根据

5、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可享有哪些基本权利()。A平等权利B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权利D言论自由权利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_、_和_等方面。2_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全面安排”的原则。4学校德育是指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_性。5课外活动总结的一般表现形式是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1终身教育2学科课程标准3学科活动4调查法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2简述教学的意义。3教学包含哪些方面?4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包

6、括哪些方面?5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战国时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2B【解析】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小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3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此题干是说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

7、4C【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5C【解析】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6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7B【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8A【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德评价法。9C【解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0B【解析】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和个体幼年时的模仿行为,像孩童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教育。11C【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12C【解析】略。13C【解

8、析】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14B【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15A【解析】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二、多项选择题1AB【解析】我国社区教育主要有:以学校为主的社区教育和以政府为主的社区教育。2BC【解析】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BCDE【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4ABCDE【解析】略。5ABCD【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可

9、享有以下权利:(1)平等权利;(2)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3)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言论自由权利;(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三、填空题1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2良好的师生关系3以教学为主4社会5写出总结报告四、名词解释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问的有机联系。2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

10、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学科活动: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4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一般指普通中小学教育,它是一个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答案要点】

11、(1)教学担负着传递人类知识成果,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使命。(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3【答案要点】教学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4【答案要点】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基本情况。第二,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第三,本学期的主要活动与安排。5【答案要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12、。(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规律。整个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社会生产、社会政治发展进步使然。(1) 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否适合 生产过程的需要。教育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水平。(2)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13、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不但包括对抗资本主义对工人后代的 摧残,而且也包括改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灭旧分工以及旧的传统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 的需要。(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亦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生产实际的能力。2【答案要点】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