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36693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年代】战国【作者】孟子【体裁】散文【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hco)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 (y 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 e n食也。数(c 罟(g不入洿(w口池,鱼鳖不可胜(sh e r)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she r)用也。谷与鱼鳖

2、不可胜(she ng食,材木不可胜(she ng用,是使民养生丧(s a 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帛矣。鸡豚狗彘(zh)之畜(x ,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 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 不王(w eng)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pi a)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 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遇到饥

3、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 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 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允许我用打战来做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如果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 ”惠王说: 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 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

4、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 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老百姓能够赡养活 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而不感到有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五亩住宅的场地,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畜养鸡、狗、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它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 顶着东西了(年轻人见到会帮忙代劳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 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在丰年)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官府)去卩不收敛;(在荒年)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所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 却说 这人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