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35945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一、在预防和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制定精神病患者康复防治工作年度计划,按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工作。二、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根据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和副反应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地治疗,并认真记录在案。三、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卫生及家庭护理知识,自觉接受、配合康复治疗。四、保持与各区市民政局优抚科和街道社会保障科的联系,随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便指导治疗和服务。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

2、定期召开例会。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中心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7、做好重

3、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8、.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服务随访制度1.要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人,至少每_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_%以上。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

4、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6.入户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提前与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干部联系,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的随访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二)_年我院继续加强辖区精神病病人督导管理工作,现将_上半年精神病防治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精神病病人督导管理_上半年全镇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_人,规范管理率_%,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我们除了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外,还定期组织人员到病人家中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病人进行治

5、疗和服药。对病人服药情况的督导管理,我院将病人的督导工作进行了下放,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其所属区域内的精神病病人督导及定期进行随访,由于他们和病人居住场所比较近,服务的对象又主要就是本村居民,因此相对比较熟悉病人的情况,比较容易和病人沟通交流,督导起来也比较便利,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二、对村精神病防治工作检查和指导我们加大了对全镇卫生室卫生防病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加强了对精神病病人的发现和督导情况检查力度。根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每月开展一次对全镇卫生室的日常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评分考核,每次检查和考核都仔细查看精神病登记本,并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大大提高了全镇卫生室精神病防治工作意

6、识对入项病人服药情况管理方面,首先组织对全镇卫生室医生进行督导培训,对辖区的每一例新入项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都带领全镇卫生室医生到病人家中给他们进行现场指导。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二)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尚嫌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三)精神病防治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虽然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无论在宣传手段、对象和宣传的区域上还是太过于单一和局限。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三)一、在预防和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制定精神病患者康复防

7、治工作年度计划,按规定认真_开展工作。二、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根据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和副反应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地治疗,并认真记录在案。三、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卫生及家庭护理知识,自觉接受、配合康复治疗。四、保持与各区市民政局优抚科和街道社会保障科的联系,随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便指导治疗和服务。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

8、中心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7、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8、.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服务随访制度1.要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人,至

9、少每_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_%以上。2.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随访记录。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4.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_的康复活动。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6.入户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提前与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干部

10、联系,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的随访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四)根据响水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年初卫生工作任务,推广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模式,使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早日康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计划。一、任务目标。平时完成精神病患者搜集工作,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在全乡开展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使精神病患者建档率_%,监护率_。二、主要措施。1、成立组织,专人负责。镇成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2、技术指导。防保所专人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接受县严格知识培训后

11、,按时对村级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业务知识培训,建立专业技术队伍。3、进行广泛地精神病防治康复宣传工作。利用广播、传单、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提高居民对精神病的认识,逐步建立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模式。4、为精神病康复者创造回归条件。不歧视精神病患者,对康复的人要同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三、经费。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由政府财政专款、社会筹款、个人或家庭出资等多渠道筹资。四、资料整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归档,以备工作的检查验收。响水镇卫生院_.1.10.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五)

12、根据响水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年初卫生工作任务,推广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模式,使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早日康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计划。一、任务目标。平时完成精神病患者搜集工作,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在全乡开展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使精神病患者建档率_%,监护率_。二、主要措施。1、成立_,专人负责。镇成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2、技术指导。防保所专人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接受县严格知识培训后,按时对村级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业务知识培训,建立专业技术队伍。3、进行广泛地精神病

13、防治康复宣传工作。利用广播、传单、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提高居民对精神病的认识,逐步建立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模式。4、为精神病康复者创造回归条件。不歧视精神病患者,对康复的人要同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三、经费。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由政府财政专款、社会筹款、个人或家庭出资等多渠道筹资。四、资料整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归档,以备工作的检查验收。响水镇卫生院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样本(六)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