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3541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训练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B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C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 D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答案】C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1979年中国领导人的频繁出访,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情况,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故选C项;1978、1979年,对外开放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反映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故排除

2、A项;该现象可以反映对外战略的变化,但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不能说明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故排除B项;这一现象是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D项。2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这表明当时A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 B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C 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答案】D 依据材料中“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把仔猪下放给社员

3、寄养”、“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等信息可知,人民日报对经济体制改革持肯定态度,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群众改革措施的态度;B选项中“普遍共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仍存在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C选项错误,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是在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此时期改革开放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民谣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经过淹,经过旱,经过蚂蚱滚成蛋,经过土匪来捣乱,经过鬼子撂炸弹,经过食堂喝稀饭,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这个民谣反映了A中国农

4、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B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 D农民对国家新政策的肯定态度【答案】D 由材料“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可知农民对国家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持肯定态度的,故选D。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只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排除B;改革只是首先在农村展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工作重心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C。4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

5、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答案】B 材料反映的是对户口制度进行了调整,体现了社会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改革,也反映出了社会管理应该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而不是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A错误;户口制度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并不能说明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错误。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

6、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A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完全虚构B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D虽然“文革”结束,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答案】D 1978年初,文革已经结束,材料中“坚决制止”体现出了地方政府不允许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说明当时左倾思想依然存在,故项

7、正确。小说虽然是艺术加工品,但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项错误;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但是不排除农民有这样的独创性,农村改革本身就是从农民自发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底,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6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525台降至200台。同时该企业却了解到许多地方买不到机床。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400台。这表明,当时国家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D.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答案】B 从材料中的“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

8、下一年产量应从525台降至200台”和“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400台”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厂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松动,说明当时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强调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变化,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排除D项。7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出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改革 C经济特区设立 D乡镇企业发展【答案】A 根据图表呈现的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实

9、行国企改革,改革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中共十三大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故A正确。农村经济改革开始于1979年,1982年中央正式下文确定;经济特区设立于1979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都与题目主旨不符,故B、C、D项错误。8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发展工业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

10、强企业活力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 材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反映了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自主经营的政策导向,这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发展工业企业,故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排除。9197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内容有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这些措施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

11、经济基本确立C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答案】C “扩大自主权、企业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措施,有利于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故C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排除D。10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

12、动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 根据材料“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宪法对土地的规定由出租到转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A选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是在1984年之后,B选项排除。现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土地公有制,C选项排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确立的,D选项排除。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城市的改革主要

13、是国有企业改革,它包括: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放权让利、利改税等。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以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C实现城乡一体化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答案】A 从材料中的“承包”“租赁”“股份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以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故答案为A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是在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实现城乡一体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采取措施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排除D项。12有学者指出:“20世

14、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推行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答案】A 材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A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不

15、利于农业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D。13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C 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D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答案】A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从曲线图反映的这一经济增速下滑明显来看,是经济环境影响着经济增速。故答案为A项。曲线图反映的是增速的下滑,不是GDP整体下滑,排除B项;1984年国企改革即全面展开,排除C项;80年代末的趋势不是结构调整的影响,排除D项。14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