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35168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系列讲座第一讲 心理健康辅导员概论第一节 心理学概览1、何谓心理学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门类及流派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团体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航天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公关心理学、军事心理学3、心理学的价值、功能1) 可以探明心理原因及规律2)可以帮助调控心理行为3)可以帮助开发智慧潜能4)可以

2、促进认识自我他人5)可以帮助收获幸福成功6)可以帮助解决烦恼困扰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定义及功用1、何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2、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心理问题增多:自杀死亡全国每年28万,深圳2000,富士康13跳2)成功难度加大:竞争白热化、马太化、畸形化3)人际关系疏离:冷漠、肤浅、功利、复杂、变幻4)社区需要安宁5)家庭需要和睦6)个体需要幸福3、心理辅导的作用与目标 防患于未然,消灾于初始!心

3、理辅导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1)帮助员工学会调适。调适应包括调整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学会适应就是要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调整”处理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学会调整就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2)指导员工寻求发展。要引导员工认清

4、、挖掘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优化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4、心理辅导的展业范围(正常人)1)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辅导(adjustive guidance)2)心理成长发展性心理辅导(development guidance)。第三节 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1、具有助人特质真诚、温暖、共情、关怀自察、弹性、 敏感2、精通专业理论心理学、社会、管理学常识+主要咨询流派的观点、技术、利弊3、涉猎广博知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休闲、娱乐、

5、天文、地理4、掌握辅导技巧接待+谈话+测验+整理资料+判断+沟通+提问+评估5、人格成熟协调6、成长动机强烈至关重要辅导者是最重要的辅导工具!做个3C(confident;competent;congruent)助人者!小贴士:有效治疗者特征a.永不满足的学习者;b.大量地从经验中学习;c.不排斥认知的复杂、混沌;d.敏于并愿意接纳他人情感,注重宁静安乐;e.个人心理健全成熟;f.明了自己的情绪怎样影响工作(元认知);g.杰出的人际关系技能;h.信赖辅导者-当事人的工作同盟;i善于利用自己的各种技能(Jennings,1999)。家庭作业:对照心理辅导员的素质标准,检视自己的优势弱点,想想如何

6、扬长避短。整理好,下次大家分享。第二讲 心理辅导的原则、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心理辅导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助人自助)4、差异性原则(个性化)5、整体性原则(系统观)6、活动性原则7、参与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9、综合性(预防+开发)第二节 心理辅导路径1、开课普及心理健康常识2、日常工作渗透心理关怀3、个别辅导化解心理困扰4、团体活动解决共性问题5、媒体传播营造良好环境6、社区宣导形成温馨气氛第三节 心理辅导理论与模式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

7、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各流派早已、正在处于折中整合中。1、咨客中心法咨客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由罗杰斯(CRRoners)开创。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

8、,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其要点如下: 1)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2)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其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也越正常。 3)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

9、、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2、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所创立。它内容庞杂,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理论、性欲理论及精神防御理论等方面。其理论要点综述如下: 1)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

10、意识(又称无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指人感觉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心理活动。弗格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2)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个人原始、本能的冲动,如食欲、性欲、攻击欲、自我保护被等。它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个人在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事,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依照理想原则行事,是人

11、格的最高层次,也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人欲维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3)人在维护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时,常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种自圆其说或自欺欺人等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自慰。弗洛伊德将这些认识方法称作“心理防卫机制”,通常包括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及理想化等方式。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心理防卫活动多是无意识的,它们对人体的心理健康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 4)为使人们领悟其心理障碍的根源,人们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治疗,通过移情关系的建立来重塑人格。在这当中,心理分析师通常使用解析、自

12、由联想、催眠、释梦等技巧来疏解“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减轻“自我”的压力,更好地面对现实。3、认知行为法行为疗法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它强调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改变人的行为表现。其理论基础包括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主要有如下要点: 1)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中强化对该行为的巩固和消退起决定性作用。强化可采取嘉奖或鼓励(正强化)的方式,也可采取批评或惩罚(负强化)的方式。由此,学习与强化,是改变个人不良行为的关键。 2)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利用强化使来询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特定的学习环境促使来询者改变自我,摈弃不良行为。由此,它

13、很注重心理治疗目标的明确化和具体化,主张对来询者的问题采取就事沦事的处理方法,不必追究个人潜意识和本能欲望对偏差行为的作用。 3)行为疗法的常用疗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练习法”、“模仿学习”、“果敢训练”、“厌恶疗法”、“泛滥疗法”、“代币管制法”等,其核心均在于利用控制环境和实施强化使来询者习得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重塑个人形象。4、认知领悟法认知领悟疗法源于霍姆 (Homne) 关于人的内隐行为是人心理的操作者之观点。而这一疗法是由一系列人共同创立的,其要点包括: 1)它十分强调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动机的支配作用。它主张通过改变来询者的认韧模式,并辅之以行为疗法的技术,来

14、矫正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这祥,随着来询者认知方式的改变,他的憎绪和人格降碍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2)虽然认知顿悟疗法很重视人的认知方式对他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的影响,但它不像精神分析疗法那样,一味追究来询者早年生活经历(主要是指3岁前后)对当前行为的潜意识作用,它主要探讨来询者当前认知方式对他行为表现的影响。 3)认知领悟疗法很强调来询者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非逻辑观念的深刻须悟,并以此来帮助来询者置新认识、评价自我,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干扰。5、理性情绪法理性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艾利斯(AlbertEllis,1913)创立于50年代,其要点如下: 1)人既是

15、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2)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部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凡此种种,都易使人对挫折与精神困扰做出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反应。 3)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 4)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6、交互分析法交互分析疗法由伯尔尼(Eric Berne,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