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34952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经开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092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送审稿)编制单位:经济贸易发展局 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9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概要“十二五”时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现状,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编制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十一五”以来,经开区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以产业发展政策为保障的发展

2、方式,实现了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形成并确立了汽车、电力装备、食品饮料、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和LED、风电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体系;二是内生动力促使汽车、电力装备、食品饮料和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升级;三是超前谋划,率先布局太阳能光伏和LED、风电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对全市工业经济和经开区第三产业拉动有力,并对周边区县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五是自主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经开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尚不平衡,主导产业规模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二是产业链条尚不完善,本地配套率有待提高;三是第

3、三产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十二五”时期,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战略,以产业高端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参与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战略转移;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推进统筹科技资源先行试点;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二、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实现经济总量较2010年翻两番;实现千亿元产业基地2个,过百亿企业集团8家,过50亿元企业集团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10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突破

4、1580亿元、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经开区主导产业实施“448” 产业战略布局:即重点建设四大功能分区、四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和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四大功能分区:中央商务区以承载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政务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泾渭新城主要以承载西安市先进制造业为主;出口加工区主要以引领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功能为主;草滩园区主要以建设西安市生态园林化城市副中心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同时,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品质要求,构建四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未央路综合型服务业聚集带、朱宏路创新型服务业聚集带、泾渭新城综合型服务业聚集带、草滩现代服务业聚集带。按照产业科学

5、布局、集约发展要求,优化产业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结构,打造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八大特色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风电装备产业园、太阳能光伏产业出口中心、专用通用设备制造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 “十二五”期间,经开区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商务服务、新闻出版、创新型服务、服务外包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强度的产业发展目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助推

6、,实现高端化、集群化、新型化、生态化、开放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经开区将着力在招商引资、产业政策、“两化”融合、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突破,在投资环境、品牌建设、融资服务等方面实现提升,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战略,加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点,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全面支撑和保障,实现产业规模与发展水平二次跃升,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一、产业现状与发展基础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三、发展环境第二章 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基本原则第三章 产业布局一、四大功能分区二、四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三、八大特

7、色产业基地第四章 产业发展重点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特色优势产业三、现代服务业第五章 保障措施 编制说明“十二五”时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特编制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8、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112015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十一五”以来,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总体战略思想指导下,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以产业发展政策为保障的发展方式,实现了向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一、产业现状与发展基础(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集群规模迅速扩张“十一五”期间,形成并确立了以汽车、电力装备、食品饮料、新材料为支柱,以太阳能光伏和LED、风电装备制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大主导产业体系。截止2010年,六大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由2005年的35家跃升至70家,

9、产业集群基本形成。2010年,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0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37.7%,总量达到“十五”末年的4.6倍,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到“十一五”末,工业经济发展已基本实现了由企业支撑向产业推动的资源整合与升级,六大主导产业基本代表了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方向和水平,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中将进一步承担“中流砥柱”的重要角色。(二)促进产业内生增长,支柱产业实现升级“十一五”期间,四大支柱产业通过龙头项目引进、产业集群扩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内生动力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汽车产业是经开区工业经济的基石,“十一五”期间,

10、以陕汽集团为龙头,大力实施新产品研发及创新战略,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包含重卡总成、车桥、发动机、车架、空调、油箱、滤清器等产品配套及专用车改装等产业集群架构。产值由2006年的40亿元飙升至2010年的350亿元,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的“翻三番”,陕汽集团综合实力提升至国内同行业第5位。电力装备产业吸纳了包括西门子、ABB、日立、三菱、阿尔斯通、博世力士乐、西电、泰富西玛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以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了产业的内在动力。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35%,2010年,电力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67亿元,产值较“十五”末实现“翻两番”。食品饮料产业形成早,

11、发展稳定,具有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齐全的特点。“十一五”期间,食品饮料产业坚持以开拓市场、扩大产能、完善产业链为发展主线,通过积极追加投资寻求产业内生增长的突破口,依托雨润集团的落户投资,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30%,2010年,食品饮料产业实现总产值50亿元,产值较“十五”末实现“翻两番”。新材料产业是经开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最具特色的新兴产业,主要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依托,逐步聚集了西部超导、西部钛业、天力金属、海镁特、西工大超晶、菲尔特等近15家企业,产业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在超导金属材料、钛钢合金材料、金属滤网材料等多项产品和多个技术领

12、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经开区最具代表性的以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发内生活力的支柱产业,目前处于规模扩张的上升期。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25%,201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25亿元,产值较“十五”末实现“翻一番”。(三)突出产业结构优化重点,率先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抵御经济形势变化能力,经开区抢位发展,率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国家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抢占了先机,发展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太阳能光伏和LED产业从无到有,具有发展迅猛、外向型程度高、生产及检测体系完备等特点,汇聚了以BP普瑞为龙头的光伏组件

13、生产,以香港祺创、天祺太阳能为核心的光伏应用,以碧瑞祥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物流集成,以欧益光电、大普激光、超光电子等为代表的LED照明和光源生产企业。“十一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速达到71%,2010年,太阳能光伏和LED产业实现总产值35亿元,实现出口4.5亿美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具有高端市场占有率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等特点。目前已拥有企业6家,占全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总数的20%,其中金风科技和中钢西重为成套机组制造企业,达产后产能可占到全省风电成套机组生产能力的50%。同时,我省现有3家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捷力电子、永电电气和盾安电器全部汇聚经开区。 2010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总产

14、值4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00%。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在交大博通、世纪互联等企业飞速发展的影响及带动下,中电西安产业园、天胜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一批高水准、大规模项目相继入区建设。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4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90%。(四)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经开区六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经开区房地产、商贸物流及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拉动第三产业增长达到25%。二是已成为拉动西安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点和主要源动力。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

15、重达到23%,较“十五”末提高了8.4个百分点,全年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达到4.6个百分点,跃居全市各区、县、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第一位。三是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省内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例,西安地区为陕汽集团的配套企业现已达到60余家,较“十五”末提高了近一倍;在省内其他地区设立的控股项目总投资达到30亿元,产能达到100亿元;来自山东等地区的配套规模已由“十五”末年的不足3亿元扩大至26亿元。四是辐射带动未央区和高陵县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高陵县已由曾经的农业小县成为综合实力全国百强、陕西省十强县。(五)构建企业协作服务平台,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

16、”期间,先后组建了“电力装备产业联盟”和“新材料产业联盟”,从统一收集、定向发布企业供求信息、协调区内企业间协作配套等方面入手,积极促进企业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区内企业纵向与横向配套合作桥梁,提升了产业凝聚力。“十一五期间,经历了产业格局形成、规模急速扩张、金融危机洗礼等一系列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以政策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创建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共取得中国驰名商标3件(利君、陕汽和西玛),占全市总数的25%,取得省著名商标38件、市著名商标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