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管理的弊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34941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层管理的弊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层管理的弊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层管理的弊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层管理的弊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层管理的弊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层管理的弊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层管理的弊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科层管理的弊端摘要:科层管理是我国小学、中学、高校的主要管理模式,并且在中国长期存在,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科层管理模 式已经有六十几年的历史。在这六十几年的时间里,学校科 层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突出,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是师生 的 工作和学习热情,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起了阻碍作用。针 对这个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学校科层制的弊端。关键词:学校 师生 科层管理 弊端高校的管理体制,就其本质而言,它表达为权力在管理 的各阶层和高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 以及它们相 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这种分配的模式和作用关系,即构成 权力构造。从权力的性质分析,人们通常认为,高校的权力 包括两种类型,即行政权

2、力和学术权力。所谓行政权力,严格地讲,它表现出“科层化特征。 正如韦伯所认为的,“科层化的权力属于法定的权力,它本 来指在经济领域中明确分工,以效率化为行动的追求目标, 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因此又可称为“制度化的权力。高校的行政权力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校、院、系,三 者间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 维持着高校的日常运 作。学术权力,更确地讲,它属于一种权威,权威不同于制 度化的权力,权威意味着自愿的依存,并且是支配者和被支 配者在在目标取向上协调一致。 学校科层管理体制缺乏之处 很多,这主要表现为:由于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 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 学术主要组成人员 教授在决策中

3、的权威作用受到忽略,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因而抑制 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从理论上来讲,高校的各级领导既 应是学术的权威也应是行政的权威。但在实践中,能够 集二者于一身的领导位数却并不多,其中尤其是教育家很 少,他们更多的权威来自于行政而非来自学术。更糟糕的是 由于上一级领导容易相信下一级领导的汇报, 不注重了解基 层教师的心态和要求,缺乏制度上的保障,普通教师又找不 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反映他们愿望的渠道。 所以表现为上级闭 目塞听,盲目地支持下级提出的有时侯是错误的决策。这就 会给“平民阶层造成一种官官相护的印象, 这样也在无形 之中助长了下级的独断专行, 挫伤了广阔教师为学校科研的 开展添砖

4、加瓦的热诚甚至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导致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 种极端反响, 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 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 筋疲力尽型、 狂热型、低挑战型。典型病症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 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国内研究发现职业 倦怠现象在我国教师中也普遍存在。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 “2005 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安康调查 显示, “在 8699 名参加调查的教师中有 86% 的教师有轻微的工作倦 怠, 58.8% 的教师有中度的工作倦

5、怠, 29%的教师有较严 重的工作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安康、学校 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学业和身心都有不可无视的影响。因 此, 关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1. 教师教育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科层组织目标的矛盾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特别是中小学教师, 他 们面对的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 性格多变, 思想 不成熟, 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没有成型, 不管从生理上还是 心理上的可塑性、可变性都很强, 这与一般工厂很不同。 对工厂而言, 产品是容易标准化的, 也容易度量, 流水 线的方式能生产出大批无差异的产品,因此确定一个目标 是容易的,可行的,对员工也公平,

6、但不能把同样的原那 么应用在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目标不应该是确定一 致的,即使确定了目标,也没有一个科学的度量标准,以 考试分数作为标准缺乏科学性, 我们可以说苹果越甜越有 价值, 但不能说考 70 分的孩子比考 60 分的孩子聪明, 更不能以此作为评判教师劳动价值的标准。 “但不幸的是目 前的中学都流行以高考分数为基准的评价标准。 再者, 考核时怎么处理教师的年龄、 职称、 学科的关系? 职称怎 么评定?硬性规定要发表多少论文, 这样的考核标准、 评 价目标合理吗?2. 阶层严明的科层制度使教师受制于行政人员, 降低了 工作满意度科层管理制度讲究上级对下级的领导, 下级对上级的 服从,

7、上下清楚。学校以教师为主要角色,行政人员只应 提供效劳和支持, 但依照科层体制, 教师将受制于行政人 员。目前中小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具有决策权、 指挥权、人事权和财经权, 校长就是一家之长, 校长对 教师有绝对的考核权, 学校中层管理干部是校长的左肩右 膀, 对学校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教务处主管课 程的安排, 总务处负责教学物资的调配, 这些对教师的 教育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然而由于大局部教师处于科层制 度的低层, 在学校的工作事务中根本没有话语权, 处于 极为被动的地位, 学校在评先评优等重要事情上对行政人 员的倾向和照顾打击了一线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他们深感 付出没有合理

8、的回报, 长此以往, 教师不是处心积虑往 上升迁, 就是灰心泄气, 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受制于行 政人员, 这种状况在高校更严重, 高校庞大的行政人员, 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还对一线教师形成压制。 行政 权力和外行思维对学术的干扰, 会压缩教师的治学空间, 影响教师的治学气氛, 束缚教师的治学自由, 导致学术 上的沉伦、腐败和职业上的麻木、倦怠。3. 科层管理制度讲究依法办事, 按章办事的事本主义, 缺乏人本关心中小学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学校按章办事, 局部原因是便于学校管理, 校长意 愿的传达, 但教育工作极富情境性, 所谓此一时, 彼一 时, 过于繁琐的规定, 反而不能灵活

9、应对复杂多变的教 育事件,照章办事,会产生迂腐不化的反效果,增加教学 人员的困扰。规章制度只是管理的工具,过多的规定显然 只能使教师疲于应付,产生倦怠。所以,在学校现行的科层管理严重阻碍学校的正常教 学活动,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学校、社会的开展。现行的学 校科层管理必须进展改革,加以整顿,适应当今社会 XX 化 潮流。逆时代潮流者亡,顺者昌! 苏锦丽 . 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际 M. 台北:五南 图书出版公司, 1997. 彭新强.学校自我评估与组织变革M.XX : XX教育研究所,2005. 录立涛 . 走向对话:促进学校内外部评价的互动与合作J.XX 大学学报, 2021, (8). 叶澜 . 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 M.: 教育科学, 2006. 李超平 , 梁莹 . 谁来为教师减压 N. 中国教育报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