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34149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完善撤县设市的政策建议【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 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 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撤县设市是完善城镇体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 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撤 县设市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 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镇体系、促 进产城融合、制定差异化标准、完善法 律规制四项政策建议。中国论文网121一、我国撤县设市的背景我国撤县设市最早可追溯到 1983年,为扭转城乡长期分割的局面, 充分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 用,中央提出了改革地区体制的要求, 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同时,

2、把新兴工矿区或镇改为市(即切块设 市),管辖一部分农村。当年,全国有 31个县改为市,并新设了 7个县级市。1986年,民政部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 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 对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进行了调 整,并进一步提出为适应我国目前的城 乡状况,不仅应该把达到标准的镇改为 市,而且还应该把符合条件的县撤县改 市(即整县改市)。自此,县改市工作在 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统计显示,从1986 年至1997年十余年间,平均每年撤县设 市数量达30多个,截至1998年,我国 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 县改市。县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风, 些县的经济结构还主要以农业为主,但 为了改

3、市,不惜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造成了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 例严重失调,出现城镇化“虚热”。有数 据显示,通过撤县设市一些地方的城镇 化率从25%一下提高到了 41%,严重扭 曲了城镇化的方向和目的。鉴于此,国 务院1997年暂停实施撤县改市政策,此 后近20年间,只有少数县成功改市。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 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中 小城市,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 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 市,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 中小城市。这意味着将重启暂停20年的 “撤县设市”政策,撤县设市、撤镇设市 将迎来一股新浪潮,目前

4、已有百余县申 请撤县设市,2017年4月,连续4天国 务院同意批复了 6个县撤县设市(表1)。二、撤县设市“热度不减”的原 因改革开放以来,撤县设市之所 以“热度不减,主要是因为不论是地方 层面、因域层而,还是国家层面,都有 内在的需求。(一)地方层面:撤县设市是 提高城市发展等级的重要举措县与市只有一字之差,且撤县 设市后行政级别、管辖面积和人口大都 -#百度文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保持不变,为何地方政府对撤县设市有 如此大的热情?究其原因,市比县在城 镇层级、发展待遇和优惠政策等方面要 高出许多。一是在城市发展定位上,县一 般以农业为主,市则以工商服务业等非 农产业为主。二是在税收来源和财

5、税分 成上,城市更有利于发展房地产市场, 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 入。城市有更多的税收来源,比县可保 留更多的财税资金和上级政府的转移支 付,而且可以征收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 费。对这些资金的安排使用,城市也拥 有更大的灵活处置权。如,专项资金, 市可以用于城市相关领域,县一般只能 用于农业相关领域。三是在政府部门设 置和编制安排上,市比县可以多设置一 些城市管理部门机构和职务人员。四是 在城镇等级上,县由地级市直接管辖, 县级市则由省直管,地级市只是代管, 隶属层次不一样,行政管理权限要大一 点。五是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建设的 相关标准会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一般会 有一定的增加,撤

6、县设市后,一些大型 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服务设施的投资 都会相应增加,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都 得到显著提高。六是在城市发展方 面,撤县设市能够提高城市形象,对开 展招商引资有促进作用,而县在招商引 资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七是撤县设市能 够有效解决中心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市 刮县”等市管县体制带来的弊端。(二)区域层面:撤县设市是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制度、政策的 “二元化”,导致城乡发展“二元化”现象 严重,不仅存在结构“二元化”,发展的 空间状态也呈现“二元化”,农村建设远 远落后于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远远落 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三农”问题十分 突出。党的十八大将城乡发展

7、一体化作 为解决城乡发展“二元化”和“三农”问题 的根本途径,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在 于必须扩大城市对广大乡村地区的辐射 和带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 系。这客观上要求建成一批经济基础好、 要素集聚效率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小 城市或县级市,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城乡规划、基 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发 展,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统一,让广大农民 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 荣。(三)国家层面:撤县设市是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 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

8、020年),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到2020 年要努力解决1亿左右已进城农业转移 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落户问题,使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2016年,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亿人,城镇化率为。 按照我国2000年以来平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计算,年均人口增长约720万人, 到2020年末我国总人口将达到亿人(表 2),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标,届 时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亿人,即再增加 约6000万人,需要新建以100万人口为 聚集规模的大、中城市60座,或我国 334个地级市平均新增人口 20万人(2016年数据)。如果按照2030年城镇 化率70%计算,城镇常住人口需达到亿 左右,

9、即需再增加亿人左右,以目前地 级市数量计算,平均每个地级市要新增 人口 80多万人,且尚未计算已经进城居 住但尚未真正实现市民化待遇的2亿左 右农民工,大量人口涌向一二线大城市, 对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很 大挑战,会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将 逐渐凸显。“撤县设市”是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今一二线城市人 口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一线 城市而言已经趋于饱和,而此时,一些 中小城市还没发展起来,这是城镇体系 发展的不平衡。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 的城镇化,就必须坚持中、小城镇化的 方向,优化城镇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 体形态,有序、合理推

10、进撤县设市,促 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 互补、协同发展。 三、撤县设市 热的冷思考撤县设市尽管在推进新型城镇 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小城市承载 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操 作过程中,有些不良的倾向需要引起足 够的警惕。(一)警惕撤县设市过程中“假 城市化”问题目前我国多采取整县改市的方 式进行撤并,很多撤改的县原本市区面 积不大,农村人口偏多,撤县设市后, 原属于县城的大量农村地区也成为城市 的一部分,造成了市区农村人口比重偏 大,城郊比例失调的现象,只是形式上 扩大了城市的人口和规模,偏离了城镇 化的本质目的,造成虚假城市化。比如 20世纪90年代初,东部省份某县通过

11、撤县设市,使本地区城镇化率在2年内 从32%戏剧化上升为45%,严重违背了 城镇化规律。(二)警惕撤县设市过程中的 “土地财政”问题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撤县设 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撤县设 市后有利于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 府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训攵入。一 些县撤县设市之后,开展大规模的造城 运动,“空城”、“鬼城,“死城”现象严重, 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开发建设,一 些新设立的市甚至连基本的公共服务体 系也没有建立起来,严重违背了撤县设 市的初衷。(三)警惕撤县设市标准滞后 的问题我国撤县设市标准出台过三 次,最初是1983年提出、内部掌握执行 的设市标准,后两次是1986年国

12、务院批 复的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 县条件的报告和1993年国务院批复民 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无论哪 一个标准,均只包含了人口、GDP、财 政收入等几个经济指标,对科技创新实 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公共产品供给 能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标等社会可持 续发展指标没有涉及,严重滞后于新时 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理 念。(四)警惕撤县设市审批程序 不规范的问题我国关于撤县设市审批程序的 主要法律依据是民政部关于行政区划 调整变更审批程序和纪律的规定,该法 规只规定了撤县设市的程序步骤,对审 核标准并没有详细规定,没有对提案、 论证、过程审批做出专门规范。且该规 定仅为部门性规范文

13、件,撤县设市的审 批审查程序基本上处于一个“无法可依” 的状态,撤县设市的法治程度大打折扣。 撤县设市实质上成为行政内部程序,行 政裁量随意性过大,现实中逾越法律操 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以往撤县设市缺 乏公开的听证过程和专业的论证过程, 使得撤县设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不到 保障。四、政策建议撤县设市是城镇化发展到新阶 段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是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新举措。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是 完善撤县设市的基本要求。针对撤县设 市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 予以完善:口(一)Oc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不断完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撤县设市对完善城镇 体系、优化区域

14、城镇格局的作用,按照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一些经济 社会发展程度高、集聚人口多、要素配 置能力强的经济强县撤县设市,引导公 共资源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培育一批 中小城市,不断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 镇空间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 发展,解决日益突出的“大城市病”和中 小城市缺失的问题。按照“研发在中心城 市、制造在周边区域,孵化在中心城市、 转化在周边区域”的分工思路,充分发挥 小城市空间资源优势,加强和邻近大城 市的对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新设立 的县级市要依据国家和省、自治区主体 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 乡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空间性规 划相衔接,积极开展“多规合一”

15、试点, 坚持“先布棋盘、后落棋子”的原则,优 化空间布局,划定“三区三线,强化空 间用途管制,保障生态安全,提高政府 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中小城 市健康发展。(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产 城融合竭力避免“土地财政”带来的造 城运动和房地产业的无序发展,避免盲 目城市化导致城市空心化,前瞻性做好 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发展优势特色产 业,实现城镇化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互 动。把吸纳就业作为城镇发展的着力点,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亲,“清”的 营商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 足本地优势资源,科学定位特色产业, 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开展农业 转移人口的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农业转 移人口

16、劳动技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在 城镇就业谋生的能力,引导农业人口有 序转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将向常住人口 提供住房保障、就业服务、教育、医疗、 养老、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能 力纳入考核范围,引导拟设市地方实现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城镇、 产业、人口协调发展。(三)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建 立指标标准撤县设市的标准不能一成不 变,也不能过于简单唯GDP是从,撤县 设市标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 化不断完善,需要与时俱进地设定新的 门槛和标准,进一步细化、多元化标准, 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将已经具备条件的 县或镇撤并改市,对尚未达标的县或乡 镇严控在设市行列之外,防止地方政府 在撤县设市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一方面 要多元化撤县设市标准。一般而言,撤 县设市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一是经济发展程度,主要衡量指标是 GDP和财政收入;二是产业结构以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