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33813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过关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解释加点的词。碧玉:_ 绿丝绦:_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属于_(动态 静态)描写,后两句属于_(动态 静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中的“急走”“追”的意思是_,表现了儿童的_。3我从_一句中,看出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3. 古诗阅读。上李邕(

2、yn)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风、能、恒、生”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_)(2)“假、调、夫、少”这四个字都有两个读音。(_)(3)“日、九、未、少”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_)(4)“父、斧、爷、爹”这四个字都可以查部首“父”。(_)2“扶摇直上”中“扶摇”的意思是( )A.自下而上的旋风。B.盘旋而上;腾飞。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简要描述一下。_4风停了,大鹏飞下来

3、了,一挥动翅膀就扬起江海里的水。这让你想起了这首诗中的哪两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_4. 课内精彩阅读。雪梅宋卢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降:_骚人:_评章:_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用“_”画出相关诗句。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_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请写出两句来。_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

4、练习。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1“破旧的茅屋”代表_。“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2诗中与“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表达同样内涵的是哪一句?把它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诗句:_。意思:_。6.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分别从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山。2诗人“不识庐山

5、真面目”的原因是“_”,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3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A.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地了解。C.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7. 比较阅读。春雪唐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惊:新奇,惊讶。故:故意。村居清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拂堤杨柳: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1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1)春雪中,选用了_、_这两种景

6、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诗中一个“惊”字,表现了诗人_。(2)村居写诗人_时见到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草、_、_、_、_等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忙趁东风放纸鸢”表现了儿童_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_的热闹场面。(3)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天,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完成表格。比较的内容春雪村居地点庭院_时间_盛春天气_晴天表达的情感_2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出其中两句即可)(1)_(2)_8. 阅读下面的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7、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本诗表达了作者之情。9. 类文阅读。雨中的树林金波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1整体感知:这首儿童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A.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B.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C.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D.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2提取信息

8、:诗中写了哪些动物在活动?请你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A蜘蛛吐丝 B_ C_D_ E_3提取信息:诗中的雨珠、落花、小雨点儿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写下来。A雨珠:_ B落花:_ C小雨点儿:_4分析理解:想一想,小雨点儿真的会变魔术吗?它落在地上真的变成蘑菇了吗?_10. 古诗赏读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补全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3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

9、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11. 诗句赏析。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诗中有两个“风雨来了”,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2. 快乐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描写了_、_、_、_等景物。3第三、四句诗人采用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白银盘”,把_比作“青螺”。4整首诗通过对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13. 古诗对比阅读。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

10、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赠汪伦中,作者用“_,_”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两句诗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2长江上有那么多帆船经过,诗人为什么说“孤帆”呢?下列说法最合理的一项是()A.朋友离去,诗人伫立江边,眼中只看到友人的帆船,而对于江上其他的帆船视而不见,足见诗人对友人的感情之深。B.江上风大,只有一叶小舟在江上行驶。C.友人独自离去,形单影只,倍感寂寞,所以说是“孤帆”。3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不同点:_。14. 课堂回放。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2题西林壁是_朝诗人_观_后的总结,借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