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336887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上半年本消费场运行情况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上半年本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7月27日)2017年上半年,本市商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全市商业健康有序发展,消费市场回升势头明显,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全市经济作出了贡献。上半年商业经济运行呈现如下特点:一、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的总体形势1、全市商业经济两大核心指标实现“双高”。上半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0.00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7.6%)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4936.44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同期(7.7%)加快4.8个百分点。2、全国直辖市中上海商业经济总

2、量最大。从总量看,上海继续保持消费市场体量最大。上海社零额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3%,分别高于京、渝、津0.3、1.0、1.6个百分点,在直辖市中保持领先。从增速看,上海快于京、津,慢于重庆。上海实现社零额同比增长8.1%,分别比北京、天津高2.5、2.6个百分点,比重庆低3.6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的增幅水平比较,仅上海市呈现上升趋势,比上年增幅高0.5个百分点,其他三个直辖市增幅水平比上年均不同程度降低。直辖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2017年上半年2016年上半年两年增幅差额(%)社零额(亿元)占全国比重(%)同比(%)同比(%)全国.7100.010.410.30.1上海5670.003.38

3、.17.60.5北京5256.993.05.66.1-0.5重庆3914.422.311.712.9-1.2天津2851.031.75.57.0-1.5数据来源:国家及各直辖市统计局注:每列数据的最高、最低值分别用红色、蓝色标注3、商业增加值规模保持全国中心城市第一。上半年上海实现商贸业增加值230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可比增长5.7%,高于同期增速(4.1%)1.6个百分点。从规模看,上海位居中心城市第一位,超过北京929.42亿元,是北京的1.68倍。4、商贸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上海商贸业税收总额实现127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高于全市税收总收入平均增速(7.7%)

4、11.9个百分点。商业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7%,创下历史新高。二、上半年消费市场的结构特点1、从业态看: 网购增速平稳,实体商业业态走势分化明显。在零售业的七大业态中,网络购物等无店铺零售业态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6.7%,增速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9百分点。实体商业业态中,销售增速分化明显,其中便利店、专业专卖店业态呈现正向增长,增速分别为18.7%和13.6%,标准超市和大卖场对整体增速负向拉动,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4.0%、9.1%,降幅与上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扩大; 百货店微增0.5%。大卖场和便利店“一大一小”业态呈现明显的逆向走势,便利店上半年销售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

5、,而大卖场比上年同期则降低了4.0个百分点,百货店业态虽然增幅微弱,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上升了12.3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全市各业态增长情况业态同比增速(%)增速较上年同期变化情况(%)零售业8.10.1无店铺16.71.9专业专卖店13.63.0便利店18.77.2百货0.512.3标准超市-4.0-0.7大卖场-9.1-4.0餐饮业7.94.0数据来源: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2、从商品看:通讯器材类同比增幅最高,服装鞋帽、粮油食品、通讯器材对社零拉动作用最大。上半年,服装鞋帽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以及通讯器材类等三大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1%、19.7%、61.1%,对社零额的正向拉

6、动作用最为明显,三大品类拉动社零增速分别为2.58、2.11和2.0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类下降26.8%,对社零的负向拉动作用最大,拉低社零增速2.02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等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提高55.6、24.3、23.31和16.3个百分点;而家用电器类、汽车类、中西药品类则呈现明显负向走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降低46.3、12.9、12.8个百分点。上海消费市场主要商品大类对社零额增速贡献值(2017年上半年)上海消费市场主要商品大类零售情况表(2017年上半年)类别名称零售总额(亿元)占比(%)贡献值(%)增

7、速(%)与上年同期增速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70.00-8.10.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097.5719.42.614.16.0粮油、食品类673.5411.92.119.716.3通讯器材类287.605.12.161.155.6中西药品类344.086.10.610.2-12.8石油及制品类218.853.90.514.023.3化妆品类250.884.40.510.87.8日用品类309.885.50.58.47.1金银珠宝类183.223.20.39.713.7家具类57.771.00.217.111.6体育、娱乐用品类34.480.60.127.824.3汽车类858

8、.3315.10.10.9-12.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28.560.50.16.7-13.9文化办公用品类200.823.5-0.1-3.4-2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89.135.1-2.0-26.8-46.3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注:本表按“贡献值”指标降序排序3、从商圈看:重点商圈增速超社零,市级商圈增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上半年,全市52个重点商圈同比增长11.8%,增速比全市社零额增速高3.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9个百分点。分商圈地域来看,市级商圈同比增长9.4%,比去年增幅(-1.1%)提高了10.5个百分点,扭转了市级商圈近几年以来增速低迷的局面。14个市级商

9、圈中,实现增长的商圈为11个,增长面达到近八成。其中:大宁、南京西路、小陆家嘴-张杨路和淮海中路商圈同比分别增长19.2%、13.9%、13.6%、13.0%,增幅分别较比去年提高了29.3、14.4、19.7和10.7个百分点。区级商圈同比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5.9%,比上年同期(9.3%)上升了6.6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部分重点商圈同比增长情况商圈名称同比(%)与上年同期比较(%)商圈名称同比(%)与上年同期比较(%)市级商圈合计9.410.5区级商圈15.96.6大宁商圈19.229.3苏河湾商圈34.3-69.1南京西路商圈13.914.4御桥

10、商圈46.915.8小陆家嘴-张杨路商圈13.619.7世博商圈15.5-0.4淮海中路商圈13.010.7曹家渡商圈19.123.9新虹桥-天山商圈13.0-4.5北中环商圈31.6-0.1中环(真北)商圈8.7-7.2打浦桥商圈-4.2-8.3中山公园商圈7.511.1南方商城商圈-6.21.8五角场商圈6.59.4七宝商圈60.165.7四川北路商圈5.73.2松江新城南区商圈7.1-17.6南京东路商圈4.75.1赵巷商圈6.65.84、从行政区看:郊区增速基本高于中心区,但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68.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16个区的零售总额均实

11、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100%,其中:实现两位数增长仅静安区(20.8%)和金山区(10.2%)。除去静安区,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心区增速低于郊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郊区增速明显放缓,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2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上海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序号行政区名社零总额同比增速%上年增速%一、浦东新区1049.118.37.8二、中心区小计1930.25 6.8 3.8 1黄浦区401.21 1.8 -1.8 2徐汇区318.17 2.0 6.9 3长宁区153.18 4.8 8.2 4静安区366.53 20.8 6.2 5普陀区302.27 6.2 3.8 6虹

12、口区149.25 3.3 3.6 7杨浦区239.647.34.7三、郊区小计2389.25 5.310.51闵行区465.43 4.1 12.7 2宝山区321.67 4.4 8.9 3嘉定区497.57 2.5 12.2 4金山区226.65 10.2 11.4 5松江区281.05 8.1 8.4 6青浦区273.19 2.6 7.8 7奉贤区264.74 9.5 10.3 8崇明区58.95 9.0 10.4 5、从大型商业企业看:销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增速水平远高于社零。今年上半年,全市零售规模排名前50强的企业共计实现零售额约1777亿元,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为31.3%,比

13、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个百分点,销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50强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7.0%,比社零增速高8.9个百分点,对全市社零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了61%。其中:28家企业增幅高于社零增幅,占比达到56%;仅9家企业销售同比下降,占比为18%。三、上半年影响消费运行的有利因素1、全市经济运行平稳,趋势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可比增长6.9%,比2016年同期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2%、18.7%,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2.6和19.1个百分点。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除“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同比下降外,其余指标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各项指标趋势向好。全市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市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商品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外资实际到位金额全市税收收入数值(亿元)139081601369329905493656701553380.55(亿美元)79702017年增幅(%)6.98.20.66.412.58.118.7-7.17.72016年增幅(%)6.7-4.42.77.97.77.6-0.41.414.2两年差额(%0.2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