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3364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20 分)某企业拟新建一工业产品生产线,采用同等生产规模的标准化设计资料,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该项目生产线设备购置费为720 万元,当地已建同类同等生产规模生产线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费用、其他辅助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占生产线设备购置费的比重分别为70%,20%,15%。根据市场调查,现行生产线设备购置费较已建项目有10%的下降,建筑工程费用、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费用较已建项目有20%的上涨,其他辅助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无变化。拟建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为500 万元(含预备费)。2.项目建设期1 年

2、,运营期10 年,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开成固定资产。固资产使用年限为10 年,残值率为5%,折线法折旧。3.项目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200 万元。4.项目运营期达产年份不含税销售收入为1200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增值税附加按增值税的10%计取。项目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760 万元(含进项税60 万元)。5.运营期第1 年达到产能的80%,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含进项税)均按达产年份的80%计。第2 年及以后年份为达产年份。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8%。问题: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2200 万元(包

3、含可抵扣进项税200 万元),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均衡投入。(1)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的应纳增值税颖(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的调整所得税(3)进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第14 年)的编制,并填入答题卡表1.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4)假定计算期第4 年(运营期第3 年)为正常生产年份,计算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并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1.拟建项目设备购置费为720.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设备购置费=720/(1-10%)=800.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80070%=560.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设备安装工程费用=8

4、0020%=160.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其他辅助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80015%=120.00(万元);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及设备安装工程费=(560+160)(1+20%)=864.00(万元);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720+864+120+500=2204.00(万元)2.(1)运营期第1 年应纳增值税额=120016%80%-6080%-200=-94.40(万元)运营期第2 年应纳增值税额=120016%-60-94.40=37.60(万元)(2)折旧费=(2200-200)(1-5%)/10=190.00(万元)运营期第1 年调整所得税=120080%-(760-60)80%-0

5、-19025%=52.50(万元)运营期第2 年调整所得税=1200-(760-60)-37.6010%-19025%=76.56(万元)(3)(4)运营期第3 年应纳增值税=120016%-60=132.00(万元)运营期第3 年调整所得税=1200-(760-60)-(120016%-60)10%-19025%=74.20(万元)运营期第3 年息税前利润=1200-(760-60)-13.20-190=296.8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296.80/(2200+200)=12.37%总投资收益率为12.37%,大于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8%,所以项目可行。试题二(20 分)某设计院承担了长约1

6、.8 公里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为控制工程成本,拟对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专家组选取了四个主要功能项目,7 名专家进行了功能项目评价,其打分结果见表2.1。表2.1 功能项目评价得分表经测算,该四个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见表2.2,其目标总成本拟限定在18700 万元。表2.2 各功能项目目前成本表单位:万元问题:1.根据价值工程基本原理,简述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2.计算该设计方案中各功能项目得分,将计算结果填写在答题卡表2.1 中。3.计算该设计方案中各功能项目的价值指数、目标成本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将计算结果填写在答题卡表2.2 中。4.确定功能改进的前两项功能项目。(计算

7、过程保留四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答案】1.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包括:(1)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2)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效果或效用,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3)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4)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5)在产品功能暗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2. 表2.13.表2.24.成本降低额从大到小排序为路基及路面工程、石质隧道挖掘工程、通风照明监控工程、钢筋混凝土内衬工程。所以功能改进的前两项分别为路基及路面

8、工程、石质隧道挖掘工程。试题三(20 分)某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国有资产建设投资项目,釆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施工招标,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文件部分规定或内容如下:(1)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时开始计算(2)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招标人将在开标后公布可接受的项目最低投报价或最低投标报价测算方法。(3)投标人应当对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4)招标工程量清单中给出的“计日工表(局部)”,见表3.1.表3.1 计日工表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由于某分项工程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定额及造价信息均无该材料消耗和价格的信息。编制人员按照理

9、论计算法计算了材料净用量,并以此净用量乘以向材料生产厂家询价确认的材料出厂价格,得到该分项工程综合单价中新型材料的材料费。在投标和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投标人A 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凊单中某分项工程特征描述和图纸不符。事件2:投标人B 的投标文件中,有一工程量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项目未填写单价与合价。问题:1.分别指出招标文件中(1)(4)项的规定或内容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2.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编制人员确定综合单价中新型材料费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针对事件1,投标人A 应如何处理?4 针对事件2,评标委员会是否可否决投标人B 的投标,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10、1)“投标有效期自投标递交投标文件时开始计算”不妥。理由: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之日起算。(2)“招标人将在开标后公布可接受的项目最低投标报价或最低投标报价测算方法”不妥。理由:招标人设有最高投标限价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最高投标限价或者最高投标限价的计算方法,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3)“投标人应当对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妥当。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的大小是投标报价最直接的依据。复核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将影响承包商的经营行为。(4)计日工表格中综合单价由招标人填写,不妥。理由:计曰工表的项目名称、暂定数量由招标人填写,编制招标控制价

11、时单价是由招标人按有关计价规定确定,但是,投标时,单价由投标人自主报价。本题是招标工程量清单,不是招标控制价的編制,所以不应该由招标人填写。2.编制人员采用理论计算法确定材料的净用量是正确的,但用净用量乘以询价不正确,应该用材料消耗量乘以材料单价确定材料费,所以还应该确定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加上材料损耗量得到材料消耗量,用材料消耗量乘以材料单价得到材料费。冋材料生产厂家询价确认的材料岀厂价格还应该确定其运杂费、运输损耗及釆购保管费得到材料单价。3.事件1: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当岀现招标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时,投标人A 可以以招标工程量凊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为准,确定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

12、投标人A 可以向招标人书面提出质疑,要求招标人澄清。4.事件2:评标委员会不可直接确定投标人B 为无效标,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方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意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补正,但是澄清、说明或补正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试题四(20 分)某工程项目,发包人和承包人按工程量凊单计价方式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180 天。合同约定: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25%计取;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6%,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管理费与利润之和的13%。开工前,承包人编制并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

13、网络进度计划如图4-1 所示:_图4-1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单位:天)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基坑开挖(A 工作)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发现基坑开挖部位有一处地勘资料中未标岀的地下砖砌废井构筑物,经发包人与有关单位确认,该井内没有任何杂物,已经废弃。发包人、承包人和监理单位共同确认,废井外围尺寸为:长宽深=3m2.1m12m,井壁厚度为0.49m,无底、无盖,井口简易覆盖(不计覆盖物工程量)。该构筑物位于基底标高以上部位,拆除不会对地基构成影响,三方签署了现场签证单。基坑开挖工期延长5 天。事件2:发包人负责釆购的部分装配式混疑土构件提前一个月运抵合同约定的施工现场,承包人会同监理单位共同清

14、点验收后存放施工现场。为了节约施工场地,承包人将上述构件集中堆放,由于堆放层数过多,致使下层部分构件产生裂缝。两个月后,发包人在承包人准备安装该批构件时知悉此事,遂要求承包人对构件进行检测并赔偿构件损坏的损失。承包人提岀,部分构件损坏是由于发包人提前运抵现场占用施工场地所致,不同意进行检测和承担损失,而要求发包人额外增加支付两个月的构件保管费用。发包人仅同意额外增加支付一个月的保管费用。事件3:原设计J 工作分项估算工程量为400m3,由于发包人提出新的使用功能要求,进行了设计变更。该变更增加了该分项工程量200m3。已知J 工作人料机费用为360 元/m3,合同约定超过原估算工程量15%上部

15、分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变更前后J 工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效率保持不变。1.事件1 中,若基坑开挖土方的综合单价为28 元/m3,砖砌废井拆除人材机单价169 元/m3(包括拆除,控制现场扬尘、凊理、弃渣场内外运输),其他计价原则按原合同约定执行。计算承包人可向发包人主张的工程索赔。2.事件2 中,分别指出承包人不同意进行检测和承担损失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发包人仅同意额外增加支付一个月的构件保管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事件3 中,计算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程款为多少元。4.承包人可以得到的工期索赔合计为多少天(写出分析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1.因废井减少开挖土方体积=32.112=75.6(m3)废井拆除体积=75.6-(3-0.492)(2.1-0.492)12=48.45(m3)工程索赔=16948.45(1+16%)(1+13%)-2875.6(1+13%)(1+25%)=7742.92(元)。2.(1)承包人不同意进行检测和承担损失的做法不正确。因为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