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33634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错误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误教学设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错误教学设计教案 一、(课件展示1)导入: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二、(课件展示2)简介作者。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

2、,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三、(课件展示3)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四、整体把握诗意。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

3、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五、研讨新课:学生思考:1、中国闺怨诗一向是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中所出现的意想也是传统的、中国的,请同学们通读全诗,找找看那些是能够唤起你心中亲切联想的中国式的意想?(课件展示4) 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青石的街道向晚。2、这

4、些意向写出了女子的怎样的心绪?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但是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说明了她对心上人的感情执着、专一。3、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

5、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

6、化?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八、讨论1、(课件展示5)问:本诗题为“错误”,这是一个怎样的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明确: (1) 一方面:女子痴痴的深情,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2)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2、(课件展示6)问

7、: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九讨论本诗的特色1、结构美(1)大景到小景再到特写:江南小城街道帷幕窗扉马蹄;(2)倒装 :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倒叙式的结构,使得诗歌诗意盎然 。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

8、”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2、语言美(1)优美的意境、前后情景的逆转,具有高度的戏剧性(2)、古典美: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 故事。传达出了深层的中国传统意识 十(课件展示8)拓展延伸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天 窗郑愁予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自从有了天窗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啊,星子们都美丽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

9、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此文章相关评论:该文章有2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davidluxi

10、ang 发表于: 2004/11/27 02:51pm、(课件展示2)简介作者。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我认为这部分可以省略,因为这是垃圾信息! 顶部yuanling79 发表于: 2004/11/27 06:43pm你说的是,但是这是我刚上班时候上的第一课所准备的教案。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诚恳的借鉴您的建议的!那么您觉得在上新课的时候是否需要跟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呢?给学生说一些这样的事实,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呢。特别是诗歌教学方面,您觉得联系作者本身的情况是否更有利于教学呢?1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