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33570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运筹学》章节测试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运筹学(昆明理工大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运筹学形成一门学科起源于()oA. 二次世界大战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孙子兵法D. 工农业生产答案:二次世界大战2、下面属于运筹学研究工作步骤的有()。A. 明确问题,提出目标B. 建立数学模型C-求解模型D解的分析与检验E. 解的实施答案:明确问题,提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解的分析与检验,解的实施3、运筹学建立的模型一般是()oA. 实体模型B. 概念模型C-数学模型D理论模型答案:数学模型4、运筹学的英文名称为Operation Research,简写为OR,原意为运作研究或作战研究。B. 错答案:对5、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

2、用的科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由一种因素影响的简单问题。A对B. 错答案:错6、运筹学是强调最优决策,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用次优、满意等概念代替最优。A对B. 错答案:对7、在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华罗庚、许国志等教授将运筹学由西方引入我国。A对B.错答案:对8、运筹学不但追求局部最优,也追求系统最优。A对B.错答案:错第二章1、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由()、()及()构成,称为三个要素。A决策变量B.目标函数C-数学表达式D约束条件答案: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2、图解法一般用来求解()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A. 1B. 2C. 3D. 4答案:23、用大M法求目标函数为极大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

3、引入的人工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 为(   ; )oA.MB.-MC.0D.1答案:-M4、当最优解中存在为零的非基变量时,则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A对B. 错答案:错5、若线性规划存在最优解则一定存在基本最优解。A对B.错答案:对6、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A对B.错答案:错7、基本解可能是可行解。A对B.错答案:对第三章1、A对B.错答案:2、若原问题有最优解,那么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反之亦然),且两者最优值()。A. 没有关系B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定不相等答案:B3、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正确的是()。A个问题具有无界解,另一问题无可行解B. 原

4、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C. 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D. 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答案:A4、不是所有的线性规划问题都有一个对偶问题与之对应。A对B.错答案:B5、原问题的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是其本身。A对B.错答案:A第四章1、分支定界法一般每次分支数量为()个。A. 2B. 3C. 4D. 5答案:A2、整数规划问题中,变量的取值可能是()。A. 整数B. 0 或 1C. 大于零的非整数D. 三种都可能答案:D3、整数规划类型包括()。A. 线性规划B. 非线性规划C. 纯整数规划D. 混合整数规划答案:BD4、用分支定界法求解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时,任何一个可

5、行整数解的目标函数值是该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下界。A对B.错答案:A5、用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时,构造的割平面有可能切去一些不属于最优解的整数解。A对B.错答案:B6、用割平面法求解纯整数规划时,要求包括松弛变量在内的全部变量必须取整数值。A对B.错答案:A7、在0-1整数规划中,变量的取值可能是0或1。A对B.错答案:A8、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的基础都是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整数规划。A对B.错答案:A9、在用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时,要求全部变量必须都为整数。A对B.错答案:A第五章1、运输问题是一类线性规划问题,标准运输问题的目标函数一般为求总运费的()。A.最小值B. 最大值C. 平均值答案

6、:A2、确定初始基可行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A. 西北角法B. 闭回路法C. 最小元素法D. 差值法答案:ACD3、一般地,有m个产地和n个销地的运输平衡问题模型具有特征()。A. 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B. 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C. 有mn个变量,m+n-1个约束D. 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答案:AD4、产地数与销地数相等的运输问题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A对B. 错答案:B5、用差值法求得的初始解比用西北角法得到的初始解在一般情况下更靠近最优解,B.错答案:A6、m+n-1个变量构成基变量组的充要条件是它们不包含闭回路。A对B.错答案:A7、用一个

7、常数K加到运价矩阵C的某列的所有元素上,则最优解不变。A对B.错答案:A第八早1、求最小支撑树的方法有()。A. 破圈法B. 标号法C-避圈法D.Ford算法答案:AC2、()就是从给定的网络图中找出一点到各点或任意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一条路。A. 最小值B. 最短路C. 最小树D.最大流答案:B3、图论中的图是主要是为了研究问题中有哪些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它与图几何形状 无关。A对B.错答案:A4、一个图G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A对B.错答案:B5、最小支撑树中任意去掉一条边都会不连通。A对B.错答案:A6、网络的最大流与最小截量相等。A对B.错答案:A第七章1、动态规

8、划问题是研究0的最优化方法。A. 多因素影响的B. 单因素影响的C-多阶段决策D. 单阶段决策答案:C2、美国数学家R.Bellman提出的“最优化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B.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不一定是最优的C-最优策略的后部子过程也是最优的D.最优策略的后部子过程不一定是最优的答案:AC3、动态规划可以用来解决下列()问题,A. 背包B. 资源分配C-设备更新D.整数规划答案:ABC4、一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对于它的初态和终态而言也必是最优的。A对B.错答案:A5、与时间无关的静态规划问题,只要人为地引进时间因素,就可以将它视为多阶段决策 过程。A对B.错

9、答案:A6、动态规划不可以用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和非线性规划问题。A对B.错答案:B第八章1、一个排队系统包括()部分。A. 输入过程B. 输出过程C. 排队规则D. 服务机构答案:ACD2、到达一个加工中心的零件平均为60件/h,该中心的加工能力为平均75件/h。处于稳 定状态时该加工中心的平均输出率为()件/h。A. 63B. 70C. 60D. 75答案:C3、排队分为有限排队和无限排队两类。A对B.错答案:A4、排队系统中,顾客等待时间的分布不受排队服务规则的影响。A对B.错答案:B5、在顾客到达的分布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同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大小有 关,当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越大时,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将越长。A对B.错答案:A6、在排队系统中,一般假定对顾客服务时间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这是因为通过对大量 实际系统的统计研究,这样的假定比较合理。A对B.错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