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33456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发展价值及途径作者:陆士桢 徐选国 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理。所谓社会管理,从狭义上是指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其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李伟程,2005)。广义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郑杭生,2006

2、)。何增科(2007)综合分析了不同学者的定义,将社会管理定义为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胡锦涛(2011)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班上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做了精辟的论断,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

3、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所谓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2009)。一、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的战略意义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与实施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和履行使命的重要平台,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

4、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战略进程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选择。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同于政府组织的强制性和刚性特征,它具有典型的自愿性和柔性特征,是连结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缓和党群关系的“柔和剂”,对于当前急剧变迁的社会,以及随之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方面承担起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的艰巨责任,另一方面为社会工作专业有效发挥社会功能与优势提供了空间。四川地震灾后,大量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积极介入灾区,与当地政府达成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对解决当地社会

5、问题,加强社会稳定,恢复和推进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探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是完善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直接目的在于,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试等个性化、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公正等。民办社会工作

6、机构的根本目的与社会管理创新目的具有一致性,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领域与内容构成了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是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增强政府基层服务力量,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作用明显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丰富了社会工作实践,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内涵和要求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执行和实施社会管理任务,政府通过向民办社会工

7、作机构购买社会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模式,扩充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有效满足了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时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进一步发展,实现其作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主体地位,是提升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二、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特征伴随着社会转型急剧加速,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育已是一种必然。那么,我国目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到底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呢?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工作在社会整体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社会工作的根本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综合分析,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具有下述特征。第

8、一,社会需求巨大,政府推动显著,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加速转型,原有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提供严重不足,政府和市场力量难以回应社会的巨大需求,社会对社会力量功能的发挥存在着巨大的需求,部分地区较早地将社会工作纳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并积极组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如上海、深圳等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建设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这一切都为社会工作,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在社会强烈需求和

9、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全国该类组织登记注册者已达六百余家。第二,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力量交互整合。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格局,在产生背景方面,有政府倡导建立起来的,也有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还有高校专业力量合作组建的;在机构运行格局方面,既有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组织运行的,也有民间自主筹资,自主运行的,还有政府与民间各种力量之间良性合作的;在持续发展方面,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资助的,呈现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专业力量与行政系统有机结合的特点。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