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32942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6.4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6.4周今天复习:中国特色建设道路【年高考命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新中国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尤其是在“左”倾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失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四大、十五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主要是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 要明确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成功的探索、出现

2、的重大失误以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注意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在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联系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等内容;注意掌握从沿海到内地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的过程,分析对外开放对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掌握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指导性意义以及十四大、十五大的具体内容,同时联系时政内容进行分析把握。2.要抓住一条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梳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的同时,要注意与必修1、3

3、中的相应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相联系,形成模块之间的知识网络。3.建国以来,在经济领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变,即建国初期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新时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注意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特别是与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新动向、“三农”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特点等联系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4.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及其利弊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苏联和西方在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调整及相互借鉴。明确结合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性。 【年高考考点定位

4、】(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着重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主要经济建设方针,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突出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性作用。(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考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方向和历史意义(影响)。(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

5、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明确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概况。(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针对性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完善过程。我要练习1、(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

6、业发展【答案】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名师点睛】本题材料比较繁琐,先是对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比较,然后提出设问。做这类题目要学会去繁就简,提炼出材料的主干。本题的主干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的实质是”。这也是做选择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建议教师在讲解选择题时多作一些方法的讲解,像关键信息的提取,通过标点符号来划分材料大意等。2、(2016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

7、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名师点睛】中国近代史按照革命的领导阶级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其实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后中共成立,在1923-1927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经常被称为国民革命阶段;1928-1933年经常被称为土地革命阶段,其实也是反围剿阶段;1934-1936年这一阶段是长征阶段。之后就是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阶段。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土地革命阶段的一些历史事件。这段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

8、土地革命。教材中在秋收起义之后着重介绍了土地革命的内容,因此要引起重视。3、(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僭主”政治【名师点睛】“僭主”政治是指古希腊历史上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僭主政治对于肃清古希腊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崇尚法律至上,“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始终不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导致材料反映的最终下场大多较为悲惨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