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0532700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100

2、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的编排要让学生体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利用数可以进行简捷而丰富的信息交流。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之外,根据课程标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等,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数数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三)学生认知情况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本次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对之前知识的拓展。虽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相对来说,学生接触大数的机会并不多。教学时,要以直

3、观为主,将抽象的数形象化,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二、单元目标拟定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同时,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4.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近似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进一步形成数感。5.使学生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在实

4、际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6.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同时,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 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掌握十进制关系。2.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3.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二)教学难点1.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培养学生数感。2. 认识近似数,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 能够正确口算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5、: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应教学内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核心概念,掌握数的意义,真正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核心就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第一利用人数工具,如点子图,小棒,小立方体等,培养学生数感,并在关注学生相关知识获得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等态度方面的发展。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活动一:经历数数过程,认识1000。活动二:认识100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三:100

6、0以内数的读、写。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活动一:结合数轴加深对1000的认识。活动二:认识算盘并掌握使用方法。10000以内数的认识活动一:借助模型认识“万”。活动三:分析万以内数的组成。活动二:通过活动掌握数位和进率。活动一:探究没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10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活动三:探究万以内数的写法。活动二:探究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万以内数的认识活动一: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活动二:位数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近似数活动一:认识近似数。活动二:利用数轴直观感受近似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活动一:探究整千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活动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

7、退位)的算法。活动一: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例题间的关系,优化教材编排结构。2. 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技术单位数数的过程。3.注重借助多种模型,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4. 注重数感的培养。5. 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R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8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数与代数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1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110000以内数的认识110

8、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1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近似数1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1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7.1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目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任务一: 经历数数过程,认识1000。 任务二: 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任务三: 1000以内数的读、写。 1. 感悟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都是源自物体数量的不断变化。 2. 学生直观感知数的组成的同时也巩固了

9、数的组成。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技能7.2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目标:通过数圆点,摆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通过动手拨一拨等活动,加深对算盘的认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任务一: 结合数轴加深对1000的认识。任务二: 认识算盘并掌握使用方法。 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7.310000以内数的认识目标: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图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及数位顺序表。任务一: 借助模型认识“万”。 任务二: 通过活动掌握数位和进率。 任务

10、三: 分析万以内数的组成。 1. 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知识的逐步抽象、概括的过程。2. 自制数位顺序表,同学互动解决问题,3. 利用方块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7.410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目标:能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培养数感。任务一: 探究没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任务二: 探究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任务三: 探究万以内数的写法。 1. 进一步完善数感。2.经历从一般数到特殊数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抽象概括出万以内数的读法。3. 在操作、比较和讨论中探究方法、明确道理,加深对写数的认识,体会写数的本质是写计数单位的个数,7.5100

1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目标: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运用正确的符号表达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任务一: 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任务二: 位数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1. 从多角度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2.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新知。7.6近似数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近似数,理解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含义及区别,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任务一: 认识近似数。 任务二: 利用数轴直观感受近似数。 1. 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含义。2. 利用数轴将“接近”的含义直观展现出来,使学生根据距离判断出一个数的近似数,7.7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目标:任务一:

12、 探究整千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任务二: 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1. 了解不进位的整百、整千数的加法和不退位的整百、整千数的减法的原理,会回到数位中去分析数的意义,从而明白其中的算理。2. 在比较分析中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掌握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任务一: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会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1)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13、。2.学习内容分析: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2.难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单位的比较,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意义;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新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一个一个地数,从80数到100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猜一猜体育管理大约能坐下多少人?预设1:可能有1000人预设2:可能有5000人。预设3:可能是10000人。师:大家猜的结果都比100要多得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了解这些大数。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探究新知任务一:经历数数过程,认识1000。师:下面有多少小方块呢?请你来数一数。我们先来看这一组,你要怎么数?预设: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10个小方块。师:当数较少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所以这些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师:下面这一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